如果買車有困難或者要特登訂做巴士黎行上山頂
不如叫政府補貼買貴左車既錢
反正每十五年先一次換車
一係視乎有無辦法提升33XX既排放標準,然後按車輛狀況例如底盤損耗決定續唔續牌 |
|
合理行為不容無理干涉,後果自負
|
|
|
原帖由 藍田武 於 2015-7-12 19:27 發表 
街頭行乞
人地問你點樣唔搭15一樣可以去到山頂
唔係問你點樣賺錢搭上山
九唔搭八 |
|
以上回應,是否可行?是否合適?
|
|
|
原帖由 GA6072 於 2015-7-11 01:42 PM 發表 
其實地下管道
挖深少少重舗路面唔難做
係背後D文件野
或者減低工程其間對周圍既影響至難做
以我記憶﹐關於這段路都曾經上過議會 (我估區議會的機會係最高)﹐當時政府相關部門已經做了功課﹐有一個結論﹐便是工程技術難以做到。
不過﹐我都google過﹐都係搵唔到相關資料﹐邊一年的新聞﹐我真係答唔到。
而我最記得一點﹐都想掘深條路這個方案﹐不過掘深的同時﹐要做到符合現今標準的安全高度﹐係會影響2邊石牆的結構﹐而橋的承托便是2邊的牆﹐所以會令到條橋出問題﹐有倒塌的問題。
結果﹐我再無聽過關於這一段路要求政府改善問題的新聞。
我自己睇﹐現今工程技術有提升﹐有機會已經可以唔影響石牆及橋的結構安全﹐同一時間都可掘深條路。但係﹐如何確保工程期間的交通暢通﹐便是一個大難題﹐隨時連最基本的單線雙程行車都做唔到。
印象中﹐好似話加建新路兜過去﹐都好似當時都話有技術問題而否決了。
估計都係工程本身所花的費用好高﹐處理山坡問題要動用好大資源﹐新路又可能要兜好遠之類。
[ 本帖最後由 kei_hk 於 2015-7-12 22:07 編輯 ] |
|
|
|
|
原帖由 kmb71k 於 2015-7-12 20:22 發表 
人地問你點樣唔搭15一樣可以去到山頂
唔係問你點樣賺錢搭上山
九唔搭八
可以係順風車咁解

食環署有定期免費班次入康城添 |
|
|
|
|
原帖由 kei_hk 於 2015-7-12 22:03 發表 
以我記憶﹐關於這段路都曾經上過議會 (我估區議會的機會係最高)﹐當時政府相關部門已經做了功課﹐有一個結論﹐便是工程技術難以做到。
不過﹐我都google過﹐都係搵唔到相關資料﹐邊一年的新聞﹐我真係答唔到。
而我最記得一點﹐都 ...
如果有[size=15.9999914169312px]地下喉管係入面,都可以90%肯定
[size=15.9999914169312px]就算挖深兩米對橋結構都無影響
[size=15.9999914169312px][size=15.9999914169312px]地下喉管離地面至少深一米
[size=15.9999914169312px]造地下[size=15.9999914169312px]喉管果時都要挖[size=15.9999914169312px]深一米至開工
[size=15.9999914169312px][size=15.9999914169312px]或者係難係封路,或者排水,又或者係工程其間行緊車果條線既路面結構[size=15.9999914169312px][size=15.9999914169312px]
[size=15.9999914169312px][size=15.9999914169312px]相反,如果無[size=15.9999914169312px]地下喉管係入面,可以証明到[size=15.9999914169312px]挖[size=15.9999914169312px]深既機會真係窄D
[ 本帖最後由 GA6072 於 2015-7-13 07:57 編輯 ] |
|
|
|
|
起Google街景睇, 加烈山道天橋下既山頂道附近係有水渠蓋, 所以應該有地底喉管
但個蓋放到幾中間, 所以有機會係只可挖深中間 挖深兩邊近牆路面怕對橋結構有影響
我又咁諗
既然橋底下既山頂道咁窄 不如搬上山方向行車線去隔離果條山頂道(上山方向左邊果條)
橋下得番一個方向行車 將條行車線移去中間 同時中間偷低半米 咁就行到4.5米高車
兩邊仲可以整番條行人路添
但代價係要移走棵疑似古樹及部分石牆做上山條Ramp 整走依兩樣野已相當難 (特別係棵樹...)
再加上施工期間要改單線雙程行車起隔離條山頂道
不過以現時乜都投訴同少做少錯風氣下
都幾難成事 |
|
|
|
|
原帖由 89B 於 2015-7-11 18:32 發表
以山頂交通流量開條隧道都穿山繞過都應該
山頂道既規格成百年未更新,换在台日兩地呢d路早已廢道
重建到貨櫃車都行到既規格
山頂道係從山腳去山頂,而唔係一邊山腳去另一邊山腳
所以無論點都要向上爬升四百米,隧道根本幫唔到你
(講起廢道重建,其實假假地都算發生咗一次,如果唔係大家仲靠緊舊山頂道上落 )
原帖由 S315E 於 2015-7-12 01:55 發表 
如果要開新路,應該點開法?
起迄點又點樣定?
大澳都想咁做,而且人地爆棚程度重緊要過山頂
一個環評阻你十年八載
其實唔關環評事
技術上都有好大困難
你要條路直接,就要夠短夠直
但要直接落山,就會好似山頂纜車條軌咁斜,到時隨時連私家車都行唔到
所以大家都係繼續承受馬己仙峽道+山頂道既組合啦
如果考慮埋環評因素就更加啦
隨便一個識生物既人都知山頂附近生態價值係極高
係同大部分以灌叢植皮為主既山嶺完全唔同level
政府都知
所以成個plan根本唔work |
|
|
|
|
原帖由 castanopsis 於 2015-7-13 01:53 發表 
山頂道係從山腳去山頂,而唔係一邊山腳去另一邊山腳
所以無論點都要向上爬升四百米,隧道根本幫唔到你
(講起廢道重建,其實假假地都算發生咗一次,如果唔係大家仲靠緊舊山頂道上落 )
其實唔關環評事
技術上都有好大困難 ...
如果環評價值高
中半山都唔應該起樓
瘋狂起行車天橋,或者起多連髮夾彎
一定有辦法做到
重點係佔用到貴價地皮 |
|
|
|
|
原帖由 GA6072 於 2015-7-13 08:25 AM 發表 
如果環評價值高
中半山都唔應該起樓
瘋狂起行車天橋,或者起多連髮夾彎
一定有辦法做到
重點係佔用到貴價地皮
最重要的考慮因素 : $$$$$$$
除了標準高度的雙層唔可以通過外﹐似乎無其他車過唔到﹐是否真係值得花唔知幾多億去處理這個問題?
以我認知﹐這處理的交通又未達到飽和﹐只係要用特別高度的巴士﹐沒有處理問題的必要。
如果我認知無錯﹐我真係唔知這個工程點上馬﹐邊個官會批錢出來進行工程﹐如果要上立法會申請撥款﹐我又睇下有幾多議員會贊成出錢去進行。 |
|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