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靚又正嘅川崎車反而早退役, 肯定又引起日系愛好者反感, 新一輪筆伐要開始了. |   
 
 
 
 |  
| 
 | 
 
 
| 
 | 
 
| 
 | 
 
 
 
原帖由 tonyng 於 2015-8-27 12:21 AM 發表   
 
 
 
 
此其一,因翻新車廂所需的造價與購買新車相差不遠。 
一期車翻新後故障率比翻新前提高了,詳情容後再談。 
由於一期車和二期車有很多部件已停產(大部分可以共用), 
購買新車廂而把二期車退役可為一期車提供大量零件。 ...   
隨著時代唔同﹐中國這個世界工廠漸強大﹐科技發展令成本漸漸下降﹐可能日後唔會再有車做翻新﹐直接換新車處理。 
 
 
如果2者成本相約﹐某程度上我真係會選擇換新車﹐最少有部份舊有問題難以透過翻新去改善﹐一些核心零件根本無得換但又面對停產供應﹐換新車可以解決此難處。 
 
至於新車是否合乎大家期望﹐下回分解。 |   
 
 
 
 |  
| 
   
 | 
 
 
| 
 | 
 
| 
 | 
 
 
 
原帖由 tonyng 於 2015-8-27 00:21 發表   
 
 
 
 
此其一,因翻新車廂所需的造價與購買新車相差不遠。 
一期車翻新後故障率比翻新前提高了,詳情容後再談。 
由於一期車和二期車有很多部件已停產(大部分可以共用), 
購買新車廂而把二期車退役可為一期車提供大量零件。 ...   
一、二期車o既腳同機電野應該大致相同,不過龜仔自己應該計錯數,無諗過機電野可靠性急轉直下。 
計正續命要搵零件應該廢一期車,翻新二期車廂先正路。 
 
川崎做二期車有幫九鐵執過車體強度,無一期車咁弱 
 
[ 本帖最後由 rickywk 於 2015-8-27 10:54 編輯 ] |   
 
 
 
 |  
| 
 | 
 
 
| 
 | 
 
| 
 | 
 
 
 
| 
當新車投入服務後,新輕鐵編號將來係順著落定沿用舊編號? |   
 
 
 
 |  
| 
 | 
 
 
| 
 | 
 
| 
 | 
 
 
 
原帖由 tonyng 於 2015-8-27 00:21 發表   
 
 
 
 
此其一,因翻新車廂所需的造價與購買新車相差不遠。 
一期車翻新後故障率比翻新前提高了,詳情容後再談。 
由於一期車和二期車有很多部件已停產(大部分可以共用), 
購買新車廂而把二期車退役可為一期車提供大量零件。 ...   那些部件是否與列車動力有關? |   
 
 
 
 |  
| 
 에이핑크 대박! 
 | 
 
 
| 
 | 
 
| 
 | 
 
 
 
廢二期車都不失係折衷方法 
可以拆件比水魚翻新一期車換. 否則, 二期車行多兩行又死埋, 一期車問題多多.  
到時二期車退硬, 批翻新冇耐嘅一期車真係退好定唔退好? 
 
老實講, 我都覺得輕鐵車要退係正路 
反而翻新先戇居. 根本輕軌車唔似重軌車咁預咁多年壽命 
同期班老友eg Manchester Metrolink都已經換走晒批90年代初一期車. 
Sydney 97年車, 都換車了. 
 
[ 本帖最後由 cn2661_2d32 於 2015-8-27 13:40 編輯 ] |   
 
 
 
 |  
| 
 拆樓捉貓隊之珠寶成色鑒定員. 
 | 
 
 
| 
 | 
 
| 
 | 
 
 
 
回復 23# 的帖子
架車係當年九鐵自己要求要做薄,而且架車再做太厚會太重 
當年一期車COMENG係俾KCR同班Consultant玩到死咁濟, 
仲要強硬蝕住嘔多兩憶先夠填依張單嘅數 
本來傾好曬所有野準備好Production,但再Meeting時又話要改 
COMENG預知架車係改過之後已經有問題,但kcr搵來巴利時佬做consultant不特止 
仲要搵個係唔識鐵路又唔識設計的外人來做Project Engineer 去睇住COMENG.... 
依架車可以係1988年8月8日前一日Deliver完成已經係世界奇蹟 
 
[ 本帖最後由 aaa839 於 2015-8-28 18:37 編輯 ] |   
 
 
 
 |  
| 
 | 
 
 
| 
 | 
 
| 
 | 
 
 
 
劣幣驅逐良幣 
連MTR都咁抗日 
真係冇眼睇  |   
 
 
 
 |  
| 
 | 
 
 
| 
 | 
 
| 
 | 
 
 
 
原帖由 kei_hk 於 27/8/2015 09:49 發表   
 
隨著時代唔同﹐中國這個世界工廠漸強大﹐科技發展令成本漸漸下降﹐可能日後唔會再有車做翻新﹐直接換新車處理。  
 
講真,朕唔信,問題唔係資金成本,而係資源成本。咁玩法地球啲礦好快掘清光。 |   
 
 
 
 |  
| 
 推文或跟推文者帖,一律舉報,不作通知 
 | 
 
 
| 
 | 
 
| 
 | 
 
 
 
原帖由 aaa839 於 2015-8-27 16:36 發表   
架車係當年九鐵自己要求要做薄,而且架車再做太厚會太重 
當年一期車COMENG係俾KCR同班Consultant玩到死咁濟, 
仲要強硬蝕住嘔多兩憶先夠填依張單嘅數 
本來傾好曬所有野準備好Production,但再Meeting時又話要改 
COMENG預知架車係改過之後已經有問題,但kcr搵來幫巴利時佬仲要搵個外人來監督COMENG.... 
依架車可以係1988年8月8日前一日Deliver完成已經係世界奇蹟  
 
請問當年KCR同顧問公司點樣玩Comeng? 
KCR臨尾叫Comeng改咩?改左出現咩問題? 
 
黃頭當年都係偷薄來做,唔知係咪KCR「習俗」? |   
 
 
 
 |  
| 
 | 
 
 
|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