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調整]
九巴/新巴985開辦和305取消消息
[複製鏈接]
|
原帖由 ky927 於 2015-8-22 19:05 發表 
因為河西唔夠客。一來禾輋瀝源人口老化,二來禾輋瀝源行去火車站其實只需10分鐘兼有有蓋天橋直達。市中心個帶就更加唔駛講。 河西似係堆客落曬東鐵多過唔夠客喎
自從982X開左同373A(978)全日左之後
其實新界東對西隧中上環特快個需求係不斷增長緊
982X開之前其實區議員都無特別要求話要有西隧特快
但係982X既成功例子的確係做起左呢個市場
似乎新城繼678,682系支線之後,下一步一定係想食市中心呢舊大肥肉
不論係中上環定港島東
新城一定係想增加市中心個市佔率
至於點解無聲氣?
你係九巴都唔會想比條直達線打殘條280X其中一個客倉雅翔道啦
1日280X仲要靠雅翔道既西隧轉乘客撐住
河西中上環特快都會繼續胎死腹中 |
|
|
|
|
原帖由 ky927 於 2015-8-22 19:05 發表 
因為河西唔夠客。一來禾輋瀝源人口老化,二來禾輋瀝源行去火車站其實只需10分鐘兼有有蓋天橋直達。市中心個帶就更加唔駛講。 如果要比較既話
河東仲有大大條馬鐵坐陣其實
反而河西人流就算唔計沙中
都多過河東其實
當然只計通勤需求點都冇河東咁多 |
|
某巴士公司疑似謊稱區議會重組方案經區議會通過
|
|
|
原帖由 S3BL100 於 2015-8-22 10:33 發表 
如果 113 掟去西隧,大道東、中環往返何文田仲有 109,往返黃大仙仲有條更快的 111,中九龍一帶往返灣仔仲有 103,
差唔多全部地方有都有替代品。
不過 113 個 case 同 182 唔同,逆走改行西隧可以食埋西營盤,而唔會太倚重中上環,
而且灣仔本身有替代品,唔見得會慢好多,113 本身都唔係好客,
無鐵路地區乘客都要搭返 103 109 111,最多只係左手交右手
但 182 唔同,灣仔的另一替代品係東鐵轉隧巴,甚至全程東鐵
113係九龍區有3成路段係獨市,絕對唔係你所謂既「差唔多全部地方有都有替代品」
太子道西/界限街至九龍寨城公園一帶有何替代? 照你既說法,113可以完全取消,因為有其他替代,與其他路線重疊
113改行西隧,要改付高昂既隧道費
我只諗起一條班次疏客量差既914
係西港島線已通車既氛圍下,捨灣仔取西營盤係咪明智? |
|
|
|
|
原帖由 Snowbb 於 2015-8-22 09:48 發表 
叫新巴將 682B 、 682C 加班 ,
大圍就免了 , 東鐵轉 102 / 112 / 106 / 116 好過 .
682B都幾兜喎,仲要唔到新城市 |
|
|
|
|
原帖由 ADS@81K 於 2015-8-23 01:41 發表 
新城一定係想增加市中心個市佔率
至於點解無聲氣?
你係九巴都唔會想比條直達線打殘條280X其中一個客倉雅翔道啦
1日280X仲要靠雅翔道既西隧轉乘客撐住
河西中上環特快都會繼續胎死腹中
我諗問題唔係 280X,因為 280X 係九巴獨營,同兩條西隧馬鞍山特快未上 RDP 就被拉倒的情況唔同,
最多咪新城提出,九巴可以照跟,要求加入一齊玩。
反而我覺得問題係:
1. 巿中心西隧過海線唔能夠用現有資源去做,一定要新增額外資源
2. 更大問題係呢條會係全新線。根據運吉定義,當日 182P/982X 都仲係 182 的「特別班次」或「支線」,
682A/B/C 都係 682 的「特別班次」,當做一條線計,但城河西過海服務在現有網絡同框架下,好難 justify 到作為現有路線的「特別班次」,
而開新線的難度係好高。 |
|
fb.com/scientisthk2usa/
|
|
|
原帖由 GL3789 於 2015-8-23 08:35 發表 
113係九龍區有3成路段係獨市,絕對唔係你所謂既「差唔多全部地方有都有替代品」
太子道西/界限街至九龍寨城公園一帶有何替代? 照你既說法,113可以完全取消,因為有其他替代,與其他路線重疊
113改行西隧,要改付高昂既隧道費
我只諗起一條班次疏客量差既914
係西港島線已通車既氛圍下,捨灣仔取西營盤係咪明智?.
113 取消又過唔過到區議會先?淨係話縮西區段都已經搞到滿城風雨,而家都未縮得成。
當日重組方案的確係建議取消,結果黃大仙有咩反應?
西隧隧道費係好貴,但講到尾咪又係新增客量(同埋車費可能增加)抵唔抵銷到隧道費增加。
況且行車時間減少係事實,亦可以節省成本。
而家大部份過海線都因為時段分配問題,搞到常規要吉車私去對岸,浪費資源,私架車過去都要幾百蚊。
但是但一方唔肯放棄黃金時段就改唔到時段分配,重組路線正好提供一個撥亂反正的機會。
而 113 亦係眾過海線當中,踢車私對站情況最嚴重的其中幾條之一,本身亦係虧蝕甚多。
914 客量係差,但你又會唔會因為 606 客量差,而話東隧過海線無前途? |
|
fb.com/scientisthk2usa/
|
|
|
原帖由 LF6277 於 2015-8-22 05:22 發表 
我諗係窩打老道上西隧
但係113關尖咀咩事
......
用得暢運道理大果個站做循環點難免要先經尖沙咀。
同埋唔順便在尖沙咀撈行街客點樣令果條所謂201、210、213......夠客?
況且可以順便補番1號仔冇去到既尖東。
[ 本帖最後由 paul2357paul 於 2015-8-23 11:48 編輯 ] |
|
|
|
|
原帖由 S3BL100 於 2015-8-23 11:23 發表 
113 取消又過唔過到區議會先?淨係話縮西區段都已經搞到滿城風雨,而家都未縮得成。
當日重組方案的確係建議取消,結果黃大仙有咩反應?
西隧隧道費係好貴,但講到尾咪又係新增客量(同埋車費可能增加)抵唔抵銷到隧道費增加。
況且行車時間減少係事實,亦可以節省成本。
而家大部份過海線都因為時段分配問題,搞到常規要吉車私去對岸,浪費資源,私架車過去都要幾百蚊。
但是但一方唔肯放棄黃金時段就改唔到時段分配,重組路線正好提供一個撥亂反正的機會。
而 113 亦係眾過海線當中,踢車私對站情況最嚴重的其中幾條之一,本身亦係虧蝕甚多。
914 客量係差,但你又會唔會因為 606 客量差,而話東隧過海線無前途?
只怪當年113冇被選中改行西隧? |
|
|
|
|
原帖由 Snoopy@FB8617 於 2015-8-23 01:57 發表 
如果要比較既話
河東仲有大大條馬鐵坐陣其實
反而河西人流就算唔計沙中
都多過河東其實
當然只計通勤需求點都冇河東咁多
淨係第一城都52座,成個城東由禾輋到偉華先有55座。請問你指嘅人流係用邊方面比較?
又或者掉轉諗,不如從交通時間去解釋城東開唔到過海線。
由禾輋行天橋到火車站,基本上全程有蓋,行15內一定到火車站;而且係東鐵線,要九龍塘轉又得,又紅磡轉隧巴又得;全程45分左右其實可以係灣仔警署落,去中環其實都係60分鐘搞掂;正如樓上講,識轉,去中上環一定係搭280x轉西隧線,45分鐘理應搞掂(回程免問);
其實睇返河西嘅做得起嘅巴士線,主要都係東鐵線以外,又者要轉幾次嘅地方;莫講話南下,北上都一樣;
所以我覺得樓上講得都岩,280x係西隧轉係一個方便,要城西去中上環,都係諗下將來會唔會有978CDPSX,係九巴獨營嘅,將個轉車站搬到去青沙,咁河西就可以有中環路線;一係就等火炭個巴士廠遺址個屋苑起好,睇下會唔會有新發展。
不過前幾頁有師兄講將170搬西隧上薄扶林,呢個我反而覺得可以諗下,因為西環出去沙田,同地鐵轉三次去沙田,相對地有競爭力。不過,首先要係青沙要有個起碼有2條全日過海線,而個轉乘唔係個啲單向兼平$5嘅所謂優惠囉。 |
|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