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刊新聞]
運輸署塞責:欠實時資訊 乘車易App落後
[複製鏈接]
|
可惜運輸署係無牙老虎
連新城嶼巴死都要等埋新專營權先肯出到站預報
|
|
|
|
|
同意,689 如要令創科局為人接受,這可以是個很好的機會。
|
|
19 大坑道↔筲箕灣 $4.2
|
|
|
Well,兩元票價優惠初期都無將小巴納入個scheme入面,一樣做得到不過我同意如果由創科局帶頭可以幫政府挽回一點點民望
|
|
|
|
|
而家係係後台暗地裡UPLOAD,
實時APPS係要實事公開比全世界睇,
差好遠
|
|
|
|
|
山手線咁密又有時間表 Y-TRANSIT 都夾到時間
點解渡輪唔得呢?
咁南Y島長州係唔係唔洗搭車?
八仔機初頭都入唔到小巴車箱
點解全部綠小甚至部份紅小都 SET 晒八仔機呢?
要政府做嘢,點解唔係由私人公司自主研發,由得佢地自由發揮呢?
因為網絡廿三條,連関係到公眾利益既開車 DATA 都有專利?
|
|
|
|
|
本帖最後由 kei_hk 於 2015-12-15 15:35 編輯
主要係講先後緩急問題
南Y島長州真係唔洗搭車的 (要坐車一係搬貨﹐一係緊急服務)
渡輪﹐正常天氣情況﹐其實係大部份都係跟到時間表的﹐所以唔需要急於整。既然已經有時間表﹐而且係公開列明時間﹐乘客已經知道幾點有船﹐船期又可以講係準時﹐只係上落客/貨的延誤﹐沒有急切性去做。
(PS. 相信只有天星小輪才沒有明確的時間表﹐但你在入閘時都清晰知道下班船開幾點﹐班次又密﹐需要APPS都唔係好迫切)
小巴方面﹐主要係要睇成套野成本要幾多﹐又有幾多人需要用(真正會用)﹐小巴商是否有能力應付系統運作。
如果政府(或指定的公司)係用一個月費方式﹐可以提供到成套方案﹐價錢又係營辦商能力之內﹐做預報又有何難。
某小巴公司幾年前已經用GPS去睇其下車輛位置﹐調派車輛﹐GPS本身應用係可以好多元化﹐只係有無誘因去急於做。
小巴要強行去做﹐睇怕都要等專利巴士做完﹐政府檢討一下有無需要小巴都要強迫性去做。
如果係覺得有需要強迫性去做﹐便要考慮系統支援性問題﹐一切可行才會再相關的營運權renew時加入條款﹐強迫加入提供GPS資料及班次預報。
有些野﹐急唔來。
最重要係是否已經成熟﹐大家是否視為「基本」條件。
正如八達通﹐慢慢打入小巴﹐主因係八達通公司放寬了使用範圍﹐唔再係4大公司﹐其後更放寬去到非交通層面。
小巴商自己都知道 "散紙" 係一大問題﹐處理大量硬幣係一個問題﹐加上八達通的普及﹐自然係一個很好的解決方案﹐自然會慢慢引入。
當引入一段時間﹐市民都開始有個共識﹐八達通係坐車的「基本」條件﹐政府亦在續牌照時﹐一律加入八達通為必須條件﹐所以所有綠van都有八達通提供。
而紅van方面﹐唔少紅VAN線的運作模式都有不同﹐成為綠van形式﹐會自己組成一條線及組織起來﹐所以又集體裝機。
說穿了﹐都係八達通的普及﹐以及 "散紙"找續問題﹐所以他們都會使用八達通。
|
|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