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balt174
發表於 2018-6-14 03:14
其實A41可以拆尾,40分鐘一班去廣黃,40分鐘一班去水泉澳
嫌疏?一個鐘一班嘅A線大把:lol
AVW28
發表於 2018-6-14 07:48
arfung 發表於 2018-6-13 16:30
都係。
不過近年公司開線,都鍾意收足fare scale上限。
話雖如此,縱使A車收費唔能夠同E車比較,但站在乘客角度,如果A車的收費相較E車貴接近一倍,
而時間亦相差不遠(定義:最少20分鐘),
A車的吸引力將會大減。
就A42的case而言,如果真係收A41P價($27.7),
相信除左水泉澳、顯田和美田美松的乘客外,
其他沿線屋邨都係搭返E42算,尤其是乙明,
呢條邨行去博康總站唔算太遠。
始終搭得E42既,除左去東涌和後勤區外,
就係一班真心想搭平車的乘客。
arfung
發表於 2018-6-14 08:52
AVW28 發表於 2018-6-14 07:48
話雖如此,縱使A車收費唔能夠同E車比較,但站在乘客角度,如果A車的收費相較E車貴接近一倍,
而時間亦相 ...
其實好同意師兄的說法。
綜合多區的情況,其實A線快到20分鐘以上,價格與E線是合理差距,客量都算幾好。
荃葵、沙田都比較理想。
當然玩獨市區或陰乾E線就另計。
就算新界區收費較高的A線,例如A47X/A36/A37,客量都慢有上升,綜合都有獨市位/客倉直出等優勢。
係A33系相對遜色;或許其他各區A線表現是公司編定A42行車路線和收費的參考好指標。
A42邊個位要繞經,邊度做尾站直出,究竟$22.3還是$27.7…好好的戰略議題。
AVW28
發表於 2018-6-14 09:05
arfung 發表於 2018-6-14 08:52
其實好同意師兄的說法。
綜合多區的情況,其實A線快到20分鐘以上,價格與E線是合理差距,客量都算幾好。 ...
所以大圍A線我係傾向開兩條做,以城門河做分界,
一條夾水泉澳+顯田,一條夾火炭+四美。
不過咁,如果資源不容許開兩條A線既話,
水泉澳+顯田+六美都無可避免。
不用旨意龍運開E線,E線需要用既資源更多,
收費低,回本慢,所以巴士公司先咁「重A輕E」(兩巴都係咁咋)。
JC8385
發表於 2018-6-14 11:20
AVW28 發表於 2018-6-14 09:05
所以大圍A線我係傾向開兩條做,以城門河做分界,
一條夾水泉澳+顯田,一條夾火炭+四美。
不過咁,如果資 ...
坦白講今時今日而言
E綫嘅底線係不減班不兜東涌北
守得住呢兩件事已經叫好好啦
kingprowm
發表於 2018-6-14 11:33
開新線應該要落下年 RPP ?
JX9097
發表於 2018-6-14 12:31
kingprowm 發表於 2018-6-14 11:33
開新線應該要落下年 RPP ?
開新線唔一定要放落RPP以往都有唔少例子係開線而冇放入去RPP
eric278
發表於 2018-6-14 12:34
JX9097 發表於 2018-6-14 12:31
開新線唔一定要放落RPP以往都有唔少例子係開線而冇放入去RPP
城巴A29P及E22C就是不經BRPP文件而開線的兩個例子。
arfung
發表於 2018-6-14 12:52
JC8385 發表於 2018-6-14 11:20
坦白講今時今日而言
E綫嘅底線係不減班不兜東涌北
守得住呢兩件事已經叫好好啦 ...
呢個又岩。
不過加經東涌北好似得城記會這樣處理,暫時龍運都未有改去到機場E線的動作。
減班,無明目張膽,但收車開不足就日日發生。
係得E33P呢類定點班次先開得比較足。
好似元朗形點尾站,都經常上映E34B趣唔曬焗改搭A36的情況。
E42美林/E41廣福留後都聽過唔少,得E33叫做密車D做得曬。
遲D港珠澳開左,隨時派車班次又另一番景象。
JC8385
發表於 2018-6-14 13:27
arfung 發表於 2018-6-14 12:52
呢個又岩。
不過加經東涌北好似得城記會這樣處理,暫時龍運都未有改去到機場E線的動作。
當年E32想咁做過
不過好彩拉倒咗
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