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lvin15190
發表於 2022-3-28 13:08
如果還不明白,可參考這幅圖
DIH
發表於 2022-3-28 15:06
本帖最後由 DIH 於 2022-3-28 16:05 編輯
Kelvin15190 發表於 2022-3-28 13:08
如果還不明白,可參考這幅圖
我咁睇:
即使東將直通,都需要在會展/添馬以西有調頭隧道供將軍澳綫調頭,因為東隧所需班次比東涌綫為多。
根據呢個ppt的計劃起好之後,若不建添馬站,原添馬站位置就可作為東涌綫爬升及與調頭隧道交接的空間,將軍澳綫交叉軌可改於較東位置,整個結構可維持在同一框架內,與機鐵隧道無衝突,預先起好一段將軍澳綫調頭隧道亦唔會浪費。
Kelvin15190
發表於 2022-3-28 16:51
DIH 發表於 2022-3-28 15:06
我咁睇:
即使東將直通,都需要在會展/添馬以西有調頭隧道供將軍澳綫調頭,因為東隧所需班次比東涌綫為多 ...
基本上東將直通方案都會安排在添馬附近設壞車側綫,設計類似西鐵天水圍站附近的側綫,一來停拍壞車,二來讓要掉頭列車可在此等候,等候回到會展站重新載客。
而我引用的ppt其實是使用交匯方案時,這延展段的路軌位置圖,這是預留有添馬站時的設計。如果最後采取直通或換綫方案時,路軌設計會與ppt的有所不同。我使用那圖的目的是想説明一件事,就是不可能設計能讓東涌綫在很短的距離爬升到北港島綫越位隧道的水平,同時滿足日後想交匯或直通的需求
s3n370
發表於 2022-3-28 19:17
Kelvin15190 發表於 2022-3-28 05:03
太子旺角的隧道能處理不代表這個延展段可設計能滿足n+1個方案的圖則,太子旺角的隧道只涉及兩條綫,而且 ...
其實你圖內綠色管道,
絕對可以造預留向香港站落斜(換線/直通),
或水平(交匯)兩個不同方案嘅駁口。
Ricky403
發表於 2022-3-28 19:31
s3n370 發表於 2022-3-28 19:17
其實你圖內綠色管道,
絕對可以造預留向香港站落斜(換線/直通),
或水平(交匯)兩個不同方案嘅駁口。 ...
問題係掉頭隧道部份同AREOT共構
一起就要一次過起哂去
s3n370
發表於 2022-3-28 19:57
本帖最後由 s3n370 於 2022-3-28 12:48 編輯
Ricky403 發表於 2022-3-28 11:31
問題係掉頭隧道部份同AREOT共構
一起就要一次過起哂去
一次過起,同預留駁口改建並無矛盾。
LH797
發表於 2022-3-28 20:43
s3n370 發表於 2022-3-28 19:17
其實你圖內綠色管道,
絕對可以造預留向香港站落斜(換線/直通),
或水平(交匯)兩個不同方案嘅駁口。 ...
就算工程上起到, LAR Q-train性能不允許爬咁斜嘅坡:L
marcowong1011
發表於 2022-3-28 20:44
s3n370 發表於 2022-3-28 19:57
共構同預留駁口並無矛盾。
綠色係AEL, 關NIL 咩事?
s3n370
發表於 2022-3-28 20:46
marcowong1011 發表於 2022-3-28 12:44
綠色係AEL, 關NIL 咩事?
綠色隧道管道,唔係綠色虛線。
s3n370
發表於 2022-3-28 20:47
LH797 發表於 2022-3-28 12:43
就算工程上起到, LAR Q-train性能不允許爬咁斜嘅坡
爬唔到的話,換線或直通就完全唔可能做到。
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