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ising 發表於 2014-3-20 23:46

原帖由 dannywong 於 2014-3-20 23:26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恐怕就算北區也無大誘因經北環線和錦上路以南往市區,走新界東面的第二條鐵路走廊會較可取
當年區域快線的石硤尾-紅磡剛好就是一條能貼近九龍心臟地區而又少建築物阻擋的路線,而且定線足夠接近南北線,分流效果應該會比較明顯
建議這定線可設三站:石硤尾、旺角東(洗衣街)、尖東(漆咸道南)
石硤尾:可以趁重建大坑西邨改成比九龍塘方便的轉車站,引導部分乘客往新路線,南北線留給過海客及舊站更方便的乘客
旺角東:搬走洗衣街水務署及食環署兩座建築,新線在地底設站
尖東:漆咸道南,現尖東站行人隧道以北地底,工程相對簡單,但對路面交通影響大
至於往西九龍的方案,除非南北線將來的乘客中不少是來往西九龍,否則分流效果應該不明顯


古蹟黎可唔可以再諗:@

ArnoldC 發表於 2014-3-21 01:21

突發奇想:一次過解決各種奇難雜症的方案

錦上路:連接東西線/北環線,並與其中一條直通運轉,與另外一條跨月台轉乘
石崗:在錦田公路、林錦公路、荃錦公路、錦上路交界一帶
(林村隧道+大埔頭隧道)
太和:在現有車站地底。大規模改建現有車站,似乎不可行
大埔墟:在現有車站地底。大規模改建現有車站,似乎不可行
(草山隧道+第三條筆架山隧道)
[東面方案]
九龍塘:在東鐵線地底,比觀塘線為深
馬頭圍:與東西線跨月台轉乘
黃埔:十字相交
[/東面方案]
[西面方案]
白田:嘉頓附近一段大埔道地底,設有行人隧道連接深水埗及石硤尾
旺角東:在前旺角貨場,或現有車站地底
紅磡
[/西面方案]
炮台山:在現有月台之下。將現有車站改建為跨月台轉乘,是否可行?
天后:與港島線/將軍澳線跨月台轉乘
大球場:加路連山道/大球場徑交界地底
跑馬地:黃泥涌道近香港仔隧道出口地底

[ 本帖最後由 ArnoldC 於 2014-3-21 03:46 編輯 ]

straysheep123 發表於 2014-3-21 08:58

其實香港鐵路道路網設計本身就存在嚴重困難

1. 九龍半島呈狹長型,而港島為一字排開: 這本身就令過海造成嚴重樽頸,鐵路線排得太密就令站位太密亦影響太多樓宇地基,現在彌敦道沿線成嚴重樽頸,東涌線和將軍澳線過海就嚴重飽和,而港島線就相對有剩餘運載力

2. 新界呈中空: 中間大部分為山地和郊野公園,不能隨便開發,這令新界東西向的交通繞大圈而不夠快捷,而北區的朋友亦會令東西鐵的尾站難以上車 (東線有馬鐵解決,西線除非屯荃上馬.....但成本效應極低)

個人認為,北環線應考慮重走當年區域快線設計,向新界東北走: 粉嶺北,上水,古洞/落馬洲 (區間),錦上路,荃灣,直達西九站(如有需要可過海)

就算北環線起好,我覺得屯元天仍然會選小巴同B1去落馬洲站,而不會搭需轉車的西鐵轉北環線,而且東鐵過境線一向貴過巴士小巴

[ 本帖最後由 straysheep123 於 2014-3-21 09:07 編輯 ]

aaron 發表於 2014-3-21 09:21

原帖由 hoising 於 2014-3-20 23:46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古蹟黎可唔可以再諗:@

1. 洗衣街水務署唔係古蹟,請自行查冊
2. 旺角水務署的搬遷大計拖拉近十年,一直被轟浪費了估值逾三十億元的黃金地皮。旺角水務署現址樓高六層,佔地約四千六百平方米,政府早年建議搬遷旺角洗衣街水務署及食物環境衞生署辦公室大樓連同附近公眾停車場,將上址重建成為商業大廈及交通交匯處,惟因未能覓得適合安置地方故一直未能成事。
From: http://the-sun.on.cc/cnt/news/20131029/00407_051.html
係政府自己講咗好耐要搬走水務署同食環署,唔係我哋FF想佢走

Sita1004-1017 發表於 2014-3-21 23:28

北港島綫用換線方案最好,讓超過400萬觀塘,將軍澳,新界西,青衣,荃灣,東涌居民受惠

dannywong 發表於 2014-3-28 22:36

原帖由 ArnoldC 於 21-3-2014 01:21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突發奇想:一次過解決各種奇難雜症的方案

錦上路:連接東西線/北環線,並與其中一條直通運轉,與另外一條跨月台轉乘
石崗:在錦田公路、林錦公路、荃錦公路、錦上路交界一帶
(林村隧道+大埔頭隧道)
太和:在現有車站地底。大規 ...
新界段如果在沙田區也有車站比較好
東面方案感覺比較繞道,而且穿過不少樓宇地底,走線可能和地基衝突,西面方案會較直接和能分流往旺角的乘客(接近我前面寫的方案:handshake)
港島段炮台山和天后站不知能不能向山側擴建,天后站最少還能暫用維園一角和興發街施工
大球場和跑馬地兩站一來需求應該不大,二來附近居民未必希望設站
原帖由 straysheep123 於 21-3-2014 08:58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其實香港鐵路道路網設計本身就存在嚴重困難

1. 九龍半島呈狹長型,而港島為一字排開: 這本身就令過海造成嚴重樽頸,鐵路線排得太密就令站位太密亦影響太多樓宇地基,現在彌敦道沿線成嚴重樽頸,東涌線和將軍澳線過海就嚴重 ...
第一點要是當年縮減 1967 年 MTS 方案時沒有取消荃觀兩線平行過海的安排已經很不同

[ 本帖最後由 dannywong 於 2014-3-28 22:39 編輯 ]

ArnoldC 發表於 2014-3-29 04:22

原帖由 dannywong 於 2014-3-28 22:36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新界段如果在沙田區也有車站比較好
東面方案感覺比較繞道,而且穿過不少樓宇地底,走線可能和地基衝突,西面方案會較直接和能分流往旺角的乘客(接近我前面寫的方案:handshake)
港島段炮台山和天后站不知能不能向山側擴建,天后站最少還能暫用維園一角和興發街施工
大球場和跑馬地兩站一來需求應該不大,二來附近居民未必希望設站

取道草山隧道,縮短行車時間,才能吸引屯門元朗/大埔上水乘客,為東西鐵分流。再說,沙田將有兩條鐵路直達九龍。
跑馬地平日客流確實不足以支持兩個車站,但應可支持一個車站,而且重鐵車站可疏導舉行大型活動時的人流。但以跑馬地馬場和大球場的距離,一個車站很難同時服務兩地。「跑馬地支線」平時或可以黃埔支線模式運作,一半班次以天后為總站,舉行大型活動時才全數以跑馬地為總站。
原帖由 dannywong 於 2014-3-28 22:36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第一點要是當年縮減 1967 年 MTS 方案時沒有取消荃觀兩線平行過海的安排已經很不同
[幻想]
東隧鐵路在興建將軍澳線時才出現
尖東在興建東西線時才出現
不會出現南北線
如果港島方面改用長Y形走線(荃灣線:尖沙咀、金鐘、灣仔、銅鑼灣;觀塘線:尖沙咀、金鐘、中環、上環),連北港島線也不會出現
[/幻想]

[ 本帖最後由 ArnoldC 於 2014-3-29 04:23 編輯 ]

dannywong 發表於 2014-3-29 09:54

原帖由 ArnoldC 於 29-3-2014 04:22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取道草山隧道,縮短行車時間,才能吸引屯門元朗/大埔上水乘客,為東西鐵分流。再說,沙田將有兩條鐵路直達九龍。
跑馬地平日客流確實不足以支持兩個車站,但應可支持一個車站,而且重鐵車站可疏導舉行大型活動時的人流。但以跑馬地馬場和大球場的距離,一個車站很難同時服務兩地。「跑馬地支線」平時或可以黃埔支線模式運作,一半班次以天后為總站,舉行大型活動時才全數以跑馬地為總站。
其實也是為了屯元天埔的乘客能更快到達沙田才建議加站
馬場和大球場兩者的距離是有點尷尬,很難一個站同時服務兩處
而且跑馬地居民日常往返的地方恐怕都不在此路線覆蓋的範圍
原帖由 ArnoldC 於 29-3-2014 04:22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幻想]
東隧鐵路在興建將軍澳線時才出現
尖東在興建東西線時才出現
不會出現南北線
如果港島方面改用長Y形走線(荃灣線:尖沙咀、金鐘、灣仔、銅鑼灣;觀塘線:尖沙咀、金鐘、中環、上環),連北港島線也不會出現
[/幻想]
九龍塘仍然會是轉乘樽頸,所以仍然有需要興建尖東站

4437 發表於 2014-4-1 03:25

返返去將軍澳綫、北港島綫同東涌綫銜接既話題上面。大家既思路一直放咗喺「換線」同「交匯」二選其一之中,我心目中有第三個處理手法:

收購並重建永安中心,大規模擴建上環站為三綫轉乘站,重用林士站月台。
東涌綫:加建獨立過海隧道,由九龍站開出後,用新隧道接駁林士站月台,改以上環做總站。
將軍澳綫:取代東涌綫用香港站3、4號月台,然後新建隧道到干諾道中地底,同現有港島綫月台平行。
上環站:將重建永安中心既地庫改建成E出口大堂既延伸,處理龐大轉乘人流。(林士站近排起條樓梯可以拆返覓地再起)

其實大家睇地圖會發覺到,假如東涌綫由九龍站出站後,隧道一路保持直線,上岸點咁啱就會係林士街。

呢個建議既好處有:
1、東涌綫有獨立既過海隧道,代表東涌綫青衣至香港一段完全獨立於機場快綫,班次密度可以大幅提昇。
2、乘客唔需要行長轉乘通道,減少極大部份乘客車程(只有原東涌綫去香港站會增加)。
3、北港島綫保持完整,東九將軍澳乘客前往中環以西,都唔會佔用港島綫運載量。

自己寫完都好有天馬行空既感覺,唔知版友又點睇?:lol

[ 本帖最後由 4437 於 2014-4-1 03:29 編輯 ]

mak5052 發表於 2014-4-9 16:33

今日星島,疑似荃屯線擱置?另外,大家認為此田北辰版西部外走廊,是否可行(在嶼東副都心實現之下)?https://fbcdn-photos-e-a.akamaihd.net/hphotos-ak-ash3/t1.0-0/10177935_683460578378036_3497445155648940116_n.jpg

[ 本帖最後由 mak5052 於 2014-4-9 16:36 編輯 ]
頁: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查看完整版本: 【討論】我們未來的鐵路 (#371附《鐵路發展策略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