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反而有興趣知西段通車後,往金鐘方向會唔會兩邊車門全開,定係只係會開往華富月台的車門而荒廢舊有閘門。
如果兩邊車門全開,由金鐘落車乘客變相就可以趁對面列車到站穿過列車到華富方向月台,變相都做到跨月台轉乘。 ...
如果龜鐵(&前九鐵)肯的話,火炭和大埔墟站停中間線的短棍車早就做了
龜鐵一直擔心乘客上錯車同方便管理月台人流而不願意做兩邊車門同時開
依家黃竹坑站停中線的車只是停幾十秒龜鐵更加不願意這麼做,
因為乘客來不及穿過中線車而搭錯方向的機會更大
不過我一直認為龜鐵(&前九鐵)迫乘客經過大堂轉車的最重要理由是確保大堂人流令大堂收費區內店鋪鋪租有叫價力
[ 本帖最後由 thomash 於 2014-3-8 12:21 編輯 ] 原帖由 mak5052 於 2014-3-7 23:10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錯,六十年代之沙田線,沙田區預定路線與今日89在沙田行法好似,當年計劃如下:
鑽石山站向北,在慈雲山中心附近設慈雲山站,過獅子山,仁安附近上架空橋到隆亨設紅梅谷站,之後在曾大屋前設山下圍站,跨城門河,在新城市設沙田中站,直去 ...
67年紅梅谷站明顯在角度上會與現時的方案有更大的差異
http://upload.lsforum.net/users/public/v16651AAAf146.png
再者,在70年打算興建的沙田綫計劃上已經是跨月台
拿70年代已被否決的60年代初稿已非採納的方案參考
還不算荒謬?
原帖由 ArnoldC 於 2014-3-8 02:25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中環何來有兩線總站?
直接來往上環荃灣的乘客,當然不多,但來往上環與油尖旺、九龍東、新界東呢?一定比黃埔<>中環方向為多。
荔景站何以不受聯合聲明影響?不過當年規劃的荔景社區會堂.....
請自行google
今天西港島綫是第3期
同時中環是CBD
本來就是系統目的地
中國政府不反對第三條過海隧道
反對的只是機鐵
荔景站不是機鐵站
沒有被抽出來 原帖由 hoising 於 2014-3-8 13:29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請自行google
今天西港島綫是第3期
同時中環是CBD
本來就是系統目的地
由首份集體運輸研究報告,直至中環站落成,中環站都只是一線總站。1986年上環站開通前,港島線是以金鐘為總站,不是中環,而且原因是上環站施工延誤,不是什麼期數之分。彌敦道四軌行車的建議中,荃灣線是以金鐘(時稱海軍船塢)為總站。港島線不包括西端的計劃,一律以上環(或稱上環街市)為總站。東九龍線則以林士(上環站東翼)為總站。
CBD又如何?金鐘都是中環CBD的一部分。市內集體運輸設計中,基本上沒有「系統目的地」的概念。目的地與否,和跨月台轉乘與否,又有什麼關係? 再說,你已經一再承認,有其他事比跨月台轉乘更加重要。
原帖由 hoising 於 2014-3-8 13:29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中國政府不反對第三條過海隧道
反對的只是機鐵
荔景站不是機鐵站
沒有被抽出來
完全解釋不到,在你口中認為跨月台轉車如此重要的英國人,為何沒有在東涌線和荃灣線/港島線之間提供跨月台轉乘。 原帖由 tonyng 於 2014-3-6 14:31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如果添馬站能設計到兩層轉乘就沒大問題。例如:
(2) 東涌線落客專用 <> (3) 往寶琳/康城
---------------------
(1) 往東涌 <> (4) 將軍澳線落客專用 ...
相信現實中唔會係咁,只會係上下層轉乘方式。 我反而想知北環綫會否再伸延至粉嶺東北新發展區
而現在上繁上水已經迫爆,日後東北新發展區落成,人口大增一半,東鐵綫將難而負荷,北區打後唔使上車
唔伸既話,肯定變大白象:lol
伸既話,都可以減輕東鐵壓力 原帖由 andy950320 於 2014-3-8 21:51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我反而想知北環綫會否再伸延至粉嶺東北新發展區
而現在上繁上水已經迫爆,日後東北新發展區落成,人口大增一半,東鐵綫將難而負荷,北區打後唔使上車
唔伸既話,肯定變大白象:lol
伸既話,都可以減輕東鐵壓力 ... 但係北環綫最多只可以推人去搭西鐵
而家嘅西鐵繁時仲塞得入幾多人心照啦
回復 143# 的帖子
香港的地鐵建設本來就是設計予有需求的地區長久以來往來中環的交通就是最有需求
基本上所有地鐵公司的項目都是來往中區
這一點相信眾多版友更明白
不考慮需求而想建就建
正是某地人的特殊做法
另外一提:在四環九約中,中環包括中環及金鐘;而今日的地總香港地圖分區,金鐘仍是中環的一部份
再說東涌綫與機鐵共用路軌
其香港站也有服務北移的商業區的考慮
東區海底隧道也因為十字向才只可以在北角才可以有轉乘
這也是地鐵明白跨月台的重要性而容後補上的措施
由此可見,當初沒有跨月台的轉車站也要做補救滿足需要
新建的車站不儘量考慮跨月台轉車
屬短視的表現
當然可以減少轉乘次數就更好
[ 本帖最後由 hoising 於 2014-3-9 02:08 編輯 ] 原帖由 andy950320 於 2014-3-8 21:51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我反而想知北環綫會否再伸延至粉嶺東北新發展區
而現在上繁上水已經迫爆,日後東北新發展區落成,人口大增一半,東鐵綫將難而負荷,北區打後唔使上車
唔伸既話,肯定變大白象:lol
伸既話,都可以減輕東鐵壓力 ...
當年的區域快線(西線), 經過大量改動, 變成現今西鐵綫及高鐵, 及擬建的北環綫
但眾所周知, 北環綫即使建成, 按現時土地發展其需求不足以營運一條中重型鐵路 (B1 多客, 不代表北環線有適量的需求)
如果北環綫擔當東北新發展區的鐵路骨幹, 卻又令西鐵超負荷...
簡單來講, 政府尚欠市民 區域快線(東線)
區域快線(東線)途經新建的粉嶺南站(和東鐵交匯),再接駁羅湖或新的邊境口岸。
新的邊境口岸不一定是落馬洲口岸, 或可以是在新界東北邊境的新口岸 (例如蓮塘) 原帖由 JC8385 於 2014-3-8 22:45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但係北環綫最多只可以推人去搭西鐵
而家嘅西鐵繁時仲塞得入幾多人心照啦
西鐵遲下加左卡仲有好多運載力,,反而有冇北區人會搭西鐵係問題... 原帖由 鴨咀帽 於 2014-3-9 13:37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西鐵遲下加左卡仲有好多運載力,,反而有冇北區人會搭西鐵係問題... 東北人口會大幅增展既同時,其實西北人口都有大幅增長
係可預見既將來會有洪水橋、橫州、元朗南、錦上路、八鄉等等既新發展區
對日後係咪能夠承擔新界東北既客流我係有疑問的
而且,西鐵廷長成東西線會有額外吸引力,想當年九龍南線通後西鐵多左三十萬人次
當年大家口中既大白象變成左早繁99%擠迫既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