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cetastic 發表於 2014-3-11 13:08

原帖由 tonyng 於 2014-3-11 09:20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三個項目均列為優先,最快完工日期如下:
SIL(W): 2022
NOL: 2023
NIL: 2024-2025 想不到SIL(W)竟然是最優先最快建好,不過始終得幾個站仍要分段興建有何意義,爭議較少?還主要是客量少,用較少錢建,然後利潤可以最大。感覺上港大至華富會被永久押後。

eternalflame 發表於 2014-3-11 13:11

原帖由 tonyng 於 2014-3-11 09:20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三個項目均列為優先,最快完工日期如下:
SIL(W): 2022
NOL: 2023
NIL: 2024-2025 睇黎沙中線過海段個堆地盤可以繼續開工起NIL

Ricetastic 發表於 2014-3-11 13:12

原帖由 eternalflame 於 2014-3-11 13:08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當年九鐵沙中線計劃係設站於擺花街一帶,名為中環西站
但探土之後發現不能建站,所以改站位去港中醫院附近成為中環南站 那堅道/SOHO一帶/動植物公園呢?探土沒有?

eternalflame 發表於 2014-3-11 13:16

原帖由 Ricetastic 於 2014-3-11 13:12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那堅道/SOHO一帶/動植物公園呢?探土沒有? 唔肯定探左土未,但由九鐵改做中環南站起到合併後的計劃都無再改動過車站選址,睇黎應該無大問題。
況且宜家金鐘站擴建部分有做定預留位去中環南。

hkaiw 發表於 2014-3-11 13:25

原帖由 tonyng 於 2014-3-5 19:32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班次問題並非主因,如果採用換線方案,其實仍可加開添馬至柴灣的短途班次(於香港站和添馬站之間的側線掉頭),以彌補班次不足。
反而,沿線改造工程(例如:列車與隧道寬度的配合、列車與月台幕門的配合),工程的技術難度、開支、需 ...
看來唯一要解決的是鰂魚涌站至東隧之間一段了。

hkaiw 發表於 2014-3-11 13:28

原帖由 tonyng 於 2014-3-6 09:37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對,推出東九龍線及北港島線換線方案時是1997年,也有理由相信他們早已知道技術問題的存在。
但列車、信號系統、月台幕門、隧道界限等技術問題,都是能夠(以金錢及時間)解決的問題。
若最終決定不採用換線方案,只是龜龜取 ...
難道將來會考慮在北港島線通車前換走現有的12列西班牙製東涌線列車?

[ 本帖最後由 hkaiw 於 2014-3-11 13:31 編輯 ]

hoising 發表於 2014-3-11 21:13

原帖由 hkaiw 於 2014-3-11 13:28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難道將來會考慮在北港島線通車前換走現有的12列西班牙製東涌線列車?
「翻新」新可以了

D201 發表於 2014-3-11 23:41

原帖由 s3n370 於 2014-3-10 01:02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現有LAR/TCL-K 列車KE入到URL 用URL max speed 入站唔會foul KE,
小弟無講過會,亦唔肯定會唔會架。唔會固然可以用番現有列車。
但一路都係講緊新車用港島線限界但有東涌線性能。咁何來有第三個標準呢?

dual mode sacem BE loco我估師兄係咪講緊東涌線/市區線都行到0既機車。
但講到載客列車,有無預過東涌線列車調去其他市區線行?小弟所指0既“自成一家”其實係講呢樣野。
換線方案如果做得成,點解要強求東涌<->柴灣線新車同其他線兼容?


由頭到尾,小弟認為港鐵傾向交匯而唔做換線,係工程造價以至工程期間風險。
根本唔係如西港島線封上環54個鐘咁少,而係重複4次(將軍澳線及北港島線接入港島線兩個方向隧道共4個接口)。
工程期間有乜冬瓜豆腐,直頭係整條港島北岸命脈被腰斬。

相比之下,現有列車兼容性的問題,唔似得咁大鑊囉。
我用例子答你, 而家係一個直徑9米的圓形係咪可以畀一個邊長8米的正方形塞入去先?而家正方形邊長細過圓形都係塞唔入, 因為KE range 係不規則。

同埋架車如果要做TCL converted trains for AWE event , 請問門距同車長用URL 定LAR KE/ design standard?

[ 本帖最後由 D201 於 2014-3-11 23:45 編輯 ]

WHYB630 發表於 2014-3-12 14:07

原帖由 jimmy_lam 於 2014-3-10 23:43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感覺似三線計劃既紅磡站, 如果係咁轉車又唔算太麻煩~ 不過站前站後有大型立交就在所難免
不過仍係想問一句:粉嶺南錦上路呢一段路起黎有咩意義?:L ...
方便轉西鐵,唔使兜上上水掛:L

WHYB630 發表於 2014-3-13 05:39

原帖由 hoising 於 2014-3-11 21:13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翻新」新可以了
「翻新」可唔可以改短先
如果係就值得做
頁: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查看完整版本: 【討論】我們未來的鐵路 (#371附《鐵路發展策略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