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壽轉車站】:城門隧道轉車站銀禧紀念
本帖最後由 TYChow 於 2016-5-26 19:54 編輯差D唔記得,原來今日(2016年5月26日)係城門隧道轉車站25歲生日,祝你生日快樂。
城隧由1989年開通,減少了往來荃灣及沙田的距離,但1989至1991年間一直被指巴士繞路浪費時間。結果最後以轉車站模式,加設「分段收費」,開創轉車計劃先河。
而城隧線還有另外特色:
是所有路線也沒有經過冷熱混合線的時期,因為涉及轉乘補費問題,故一條路線的所有路線須同日全冷,而全冷工作亦須盡快完成,九巴在2000年9月至2001年6月按次序把73X、43X、48X、40X、46X、49X、47X全冷。
此外,城隧線由沙田去到荃灣,其實荃灣眾安街也是轉車站,因為此站是由沙田往來屯門的主要轉車站,以往無263,屯門各屋村往來沙田,便只有此途徑。
其實我有時又感到,水泉澳的城隧線,其實去荃灣比去葵涌好,因為荃灣可以轉駁去屯門及青衣。
其實新界人口增加,各城隧線在未來的日子,應如何改良服務,擴闊轉車站是否就能解決問題?大家對城隧線又點睇呢?大家對城隧線又點睇呢?
依家城隧有263亦有幾飛去荃灣,288亦有提供轉乘優惠轉48X/49X/263,水泉澳架47X特車係唔係去荃灣真係唔重要,當然有就更好
城隧有成5條線落荃灣(43/48/49/73/278)使唔使又要塞多條落去呀:L
相反落葵涌得40/46/47,同埋比起水泉澳我覺得火炭更加需要一條城隧線
最好另一邊係入埋無城隧線既上葵
另外城隧係1990年通車 GW4866 發表於 2016-5-26 21:22
城隧有成5條線落荃灣(43/48/49/73/278)使唔使又要塞多條落去呀
相反落葵涌得40/46/47,同埋比起水泉澳我覺 ...
火炭已經有AMS提供服務 本帖最後由 ky927 於 2016-5-26 22:32 編輯
我反而覺得應該拆263/269D/868行青沙+249X全日,而49X就縮去荃灣。當然建基於青沙轉車網有全日嘅大埔/北區/馬鞍山線。
目的其實都係將屯門/天元客,透過分流到青沙,將呢批客過比286C/272X/270B等嘅全日線,一來減輕城隧線負荷,二來提高返長沙灣線及青沙線嘅使用率。
咁當然,行車里數係相對高左。
但問心,城隧個網我覺得cover得算幾全面,而且轉車價合理。
反而打後成立嘅轉車網,我覺得cover得唔夠大。
ky927 發表於 2016-5-26 22:26
我反而覺得應該拆263/269D/868行青沙+249X全日,而49X就縮去荃灣。當然建基於青沙轉車網有全日嘅大埔/北區/ ...
城隧落腳位好,啲出口又方便
雙反青沙得過海同深水埗,而且好多出口都兜大圈先出倒目的地
alex_yu1992 發表於 2016-5-26 22:40
城隧落腳位好,啲出口又方便
雙反青沙得過海同深水埗,而且好多出口都兜大圈先出倒目的地
同感,所以轉車路線唔向西北發展就真係無乜用
ky927 發表於 2016-5-26 22:41
同感,所以轉車路線唔向西北發展就真係無乜用
但行青沙去西北路程長好多(淨係計隧道同昂船洲大橋都已經同行城隧差唔多,行城隧仲快過行青沙
GW4866 發表於 2016-5-26 21:22
城隧有成5條線落荃灣(43/48/49/73/278)使唔使又要塞多條落去呀
相反落葵涌得40/46/47,同埋比起水泉澳我覺 ...
因為城隧線去到荃灣,能轉駁屯門區M線,
而M線同城隧線在屯門及沙田都能做到入村,
所以在發展潛力來說,去荃灣好過去葵涌。
但城隧線往來葵涌,繁忙時間較多人,拆線分流亦應該。
KG1428 發表於 2016-5-26 21:56
火炭已經有AMS提供服務
享用唔到城隧口BBI,有鬼用咩?: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