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kitalk.net 香港交通資訊網

 找回密碼
 會員申請加入


(B0)香港巴士車務及車廂設備 (B1)香港巴士廣告消息/廣告車行踪 (B2)香港巴士討論 [熱門] [精華] (B3)巴士攝影作品貼圖區 [熱門] [精華] (B3i)即拍即貼 -手機相&翻拍Mon相 (B4)兩岸三地巴士討論 [精華] (B5)外地巴士討論 [精華]

Advertisement


(B6)旅遊巴士及過境巴士 [精華] (B7)巴士特別所見 (B11)巴士精華區 (B22)巴士迷吹水區   (V)私家車,商用車,政府及特種車輛 [精華]
(A6)相片及短片分享/攝影技術 (A10)香港地方討論 [精華] (A11)消費著數及飲食資訊 (A16)建築物機電裝置及設備 (A19)問路專區 (N)其他討論題目  
(F1)交通路線建議 (C2)航空 [精華] (C3)海上交通及船隻 [精華] (D1)公共交通有關商品 [精華]   (Y)hkitalk.net會員福利部 (Z)站務資源中心
(R1)香港鐵路 [精華] (R2)香港電車 [精華] (R3)港外鐵路 [精華]   (O1)omsi討論區 (O2)omsi下載區 (O3)omsi教學及求助區
(M1)小型巴士綜合討論 (M2)小型巴士多媒體分享區 (M3)香港小型巴士字軌表        
 

Advertisement

 

hkitalk.net 香港交通資訊網»論壇 (R) Railway 鐵路討論區 香港鐵路 (R1) 如果當年機鐵咁樣搞,會唔會更好?
開啟左側

如果當年機鐵咁樣搞,會唔會更好?

  [複製鏈接]
sq285 發表於 2017-4-5 12:01 | 顯示全部樓層

                                    Advertisement



qazwsaedx 發表於 2017-4-4 19:36
普通列車要待避,每站均要(東涌東也要)

係追到,要過車先要避啫
為拉慢條通勤線,強行加長行車時間
成條東涌線真係多得你唔少


成田機場講緊慢車日中三十至四十分鐘一班
香港條東涌線係做緊六分鐘一班
一到假日個欣澳站多人到
如果加埋機場客就真係恭喜你,成功製造東涌線暴動

唔好發夢喇,得閒去考察下先啦
康城、啟德、皇后、屯門,冇一個唔係錯誤
admin91 發表於 2017-4-5 12:06 | 顯示全部樓層
站友qazwsaedx請注意:
-本文原本在R3分板發布,屬於錯板,本人已轉移至R1分板。
-原有頭兩篇貼文於短時間內發出,內容相似,篇幅亦短,本人已將兩篇合而為一。

請站友以後發文前留意討論區分板,並善用編輯功能,避免短時間內連續發布相似貼文,多謝合作。

admin91
R1/R3分板板主
K.C.R2007 發表於 2017-4-5 14:11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K.C.R2007 於 2017-4-5 14:34 編輯
hokachung 發表於 2017-4-5 01:10
機場客根本無可能同通勤客擺埋一齊,桃園捷運一通車就已經畀台灣人鬧
機場客見車就上,架車未去到東涌已經 ...

機場屬於航空關口,羅湖/落馬洲這些是屬於陸路關口,性質還是不太一樣,前者不會像後者那樣繁忙
可以效仿東鐵線,將機場站與羅湖站和落馬洲站看齊,視爲邊境車站,在機場站入/出閘需要收兩倍車資
這樣一來車費比機場快線便宜,而且既可以控制客量,順帶收取過境稅,也可以防止非航空過境乘客濫用機場站造成擁擠,對東涌一帶居民造成不便

其實現實中機場快線也不是想象中那麼擠迫,最繁忙時段載客量也不過五成至六成左右
只會在博覽館不定期舉辦活動的時候,客量才會有不定期的增加,就算如此也只是剛剛好坐滿的程度

仲有,我只係話“暫時”唔好分開東涌線同機場快線,要視乎北大嶼山和青衣沿線發展狀況而定
等到將來東涌西、東涌東、大/小蠔灣及欣澳填海區和青衣西一帶落成並發展後
就可以再新增東涌西站、東涌東站、大蠔灣站、小蠔灣站、欣澳東站,甚至馬灣站和青衣西站,再去到港島的添馬站
這樣北大嶼山鐵路的車站密度就會與市區線看齊,如此一來才有把北大嶼山鐵路一分爲二/三,開行各停普通列車(北嶼線普通,全普通等,可進一步接通將來的北港島線)、快速列車(北嶼線快速,半普通等半頭等,只去到香港站)和特急列車(機場快線,全頭等,同樣只去到香港站)的價值
在此之前,北大嶼山鐵路應該維持類近東鐵線的運作模式(機場站收兩倍車資、半普通等半頭等列車配置),直到以上這些區域都發展起來爲止
當然前提是博覽館到香港段必須全線四軌化,這就是爲什麼我在前面說過,規劃一開始就應該全線(博覽館到香港段)四軌的原因


lwb701 發表於 2017-4-5 14:31 | 顯示全部樓層

                                    Advertisement



本帖最後由 lwb701 於 2017-4-5 14:32 編輯

聽上一輩人講成個機場計劃原本就係設計4線行車鐵路,
後來因為中國政府怕影響97後香港政府財政先有各種改動,包括部份路段改為共用路軌。

老實講呢家機鐵同開頭果陣比已經好客左好多,間唔中都仲要企住入機場,
而且價錢定位同東涌綫有明顯差別,M$R真係彩你都傻。

Btw,係Twitter 成日見到一位居港日本人抱怨「成田機場鐵路交通比起香港機場唔方便」,
包括「skyliner班次唔夠密」、「急行又唔似得香港坐東涌綫轉S1又平又快」
不過我個人覺得以「東京/上野<>成田」同「赤鱲角<>九龍/香港」比就唔係太公道囉,
兩個機場同都心嘅距離差咁遠。平時飛成田話就話係飛東京(成田)je,但事實上NRT已經係老遠嘅千葉県成田市。

italk亞氏保加症討論者通病:魚蛋論、離地
K.C.R2007 發表於 2017-4-5 15:59 | 顯示全部樓層
lwb701 發表於 2017-4-5 14:31
聽上一輩人講成個機場計劃原本就係設計4線行車鐵路,
後來因為中國政府怕影響97後香港政府財政先有各種改動 ...

其實宜家想再次將北大嶼山鐵路四線化不是沒有可能
小蠔灣到欣澳一帶仲有大把位可以鋪設多兩條軌
想鋪就要快,早啲鋪好就有利將來東涌東、大/小蠔灣同欣澳填海區一帶的社區發展

只不過欣澳到青衣一段的馬灣高架橋、汲水門大橋和青馬大橋一段需要單獨再起一條平行鐵路橋塞入兩條軌
九龍至香港一段則需要再起多條過海鐵路隧道,成爲香港第五/第六條過海鐵路



hokachung 發表於 2017-4-6 00:28 | 顯示全部樓層
K.C.R2007 發表於 2017-4-5 14:11
機場屬於航空關口,羅湖/落馬洲這些是屬於陸路關口,性質還是不太一樣,前者不會像後者那樣繁忙
可以效仿 ...

雖然機場的確無陸路關口咁繁忙,但係考慮到香港機場係出曬名特別繁忙嘅機場,而且機場旅客帶嘅行李都比較大件,對鐵路系統造成嘅壓力都唔細下
單獨睇機場快綫當然無問題,但係東涌綫做埋機場嗰份就到其他通勤乘客出事
「也可以防止非航空過境乘客濫用機場站造成擁擠」其實係調轉左,對東涌一帶居民造成不便嘅人正正就係搭東涌綫嘅航空過境乘客
宜家有唔少旅客識得東涌綫+S1出入機場,東涌綫直入機場只會令更多機場旅客流向東涌綫
而且,機場同市區各站共用月台定分開月台都係一個大問題


MMMMM 發表於 2017-4-6 09:45 | 顯示全部樓層

                                    Advertisement



不如話好似THAMESLINK 咁 用CLASS 700, 把路軌 改成 160KM/H以上 經埋港珠澳大橋過澳門。
DIH 發表於 2017-4-6 10:43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DIH 於 2017-4-6 10:45 編輯

現時機場快線就係用較高定價篩走cheap客,留返較寧靜舒適的空間給畀得起錢的貴客。
$100單程與其他發達國家比較仍然算平,有埋市區預辦登機服務,對外國遊客非常吸引,亦係港鐵財源。

如果係去博覽館,八達通即日來回即使香港站拉勻都係$36一程,青衣更只係每程$21,搭東涌線鋼凳都抵啦。
我唔查都唔知,第時如果去博覽館睇show我都可能走去搭鐵。

機鐵貴係平民的問題但不是營運問題,而家只係東涌線唔夠載,
首要係加電站加車,將機鐵同東涌線合埋一齊會係物流噩夢。
cruisesnet 發表於 2017-4-6 11:22 | 顯示全部樓層
K.C.R2007 發表於 2017-4-5 15:59
其實宜家想再次將北大嶼山鐵路四線化不是沒有可能
小蠔灣到欣澳一帶仲有大把位可以鋪設多兩條軌
想鋪就要 ...

你自己都識講, 要全線4線化就要起多條青衣馬灣高架橋、汲水門大橋、青馬大橋和過海鐵路隧道,
工程費何其既大, 吾做既話小蠔灣到欣澳一帶4線化係無意思.

所以基建最忌係短視, 新機場計劃有中方政治因素無野好講,
但係黃埔;寶林單線月台; 康城吾駁觀塘線真係一大敗筆
YY487 發表於 2017-4-6 22:52 | 顯示全部樓層

                                    Advertisement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簽名被屏蔽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會員申請加入

本版積分規則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站規|清理本站Cookies|hkitalk.net 香港交通資訊網

GMT+8, 2024-4-25 18:3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