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GW4866 於 2017-10-11 23:52 編輯
91無咁多客所以廢事搞而唔用12米住?
2D/208改行大車可以係AVC ja 方便調動 |
|
我本人 明白什麼都總有限期
|
|
|
未換12.8果d字軌有可能要做其他線柯打喎,所以唔落得住
就算70部唔夠用,都可以再加單買ja
斷估你所講果堆線唔會一次過批得行12.8同換得哂...
|
|
我本人 明白什麼都總有限期
|
|
|
本帖最後由 PC2625 於 2017-10-12 00:25 編輯
Thanks! 你的理據冇錯, 但正如你說 60M 開始有12米車已經是 1999 年, 大欖隧道已啟用, 有了新的替代路線, 而我所說的是 80 年代中九巴的官方解釋, 雙層空調車尚未引入的全熱狗年代, 天水圍未發展的年代, 當年荃灣<>屯門段的青山公路大部份是每邊單線行車, 頗多急灣, 68X 只短暫試用了 3N24 及 3N25 便調走了, 很快便引入 ME, 大派用場! 至於吐露港一段大埔公路, 如無記錯, 現時鹿茵山莊一段, 屋苑內有一條已封閉的馬路, 早年地上隱約有退色的雙白線, 應是原本的一段大埔公路, 後來興建山莊後, 開闢了現在較直的路段取代舊有的, 直至 1986 年, 74A 成為該路段首條用 11 米三軸車的巴士線!
|
|
|
|
|
本帖最後由 s3n370 於 2017-10-12 00:57 編輯
小弟認知係當年公眾除佐雞車,平治、冷馬、熱狗,甚至可能單憑感覺判斷新舊
唔會點理會巴士公司派乜車
如果這是九巴的官方答案,
九巴為何要向公眾交待用11米車而不用12米車?
又係從乜途徑發表?
仲有,青山公路彎較多的路段,正正係小弟提及,
2001年尾才動工擴闊的嘉龍村至荃灣一段
即使欖隧通車,一來唔係全段屯門公路都有替代道路
二來實際上只有E33先會改用欖隧
其他路線都係繼續陪塞...
同埋,如果替代道路說法成立,
九巴換入12米車行48並改行獅隧
即係沙田至呈祥道之間的大埔道唔適宜行12米?
如果大埔道行唔到12米車的話,又為何獅隧可以行12米車?
|
|
也許一片海 會重返大洋 也許一片港 會再得芳香 風吹過 堅守這個
|
|
|
呢度有個愚問
277x以前行過好多年3AD
入創紀室内站頭都要就住
行12.8MMC雖然中軸
但會唔會扭唔到埋站?
3AD同12.8前軸同後面轉向中心距離又有幾大分別?
|
|
請給我一個良好討論環境
|
|
|
套野行油壓的
|
|
半隱退
|
|
|
053h4 發表於 2017-10-12 07:57
RAS好處一般來講係減低磨損,港島灣多路窄有幫助。九龍新界路重闊過港島,部份禁令可能係安全問題。萬一突 ...
RAS好處比你相像中多
三叉戟系列包埋E500
落雨空載時非常推頭上尤其是短陣
相反有左RAS之後變得相當咬地 |
|
|
|
|
[搭單一問] 九巴暫時除咗AMNF1-20外, 仲有無加訂雙層man? |
|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