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0B家陣只係開緊30分鐘一班,270D得一班
當然未來有皇后山/粉嶺北加持,但短期內直接一拆三未免太進取
暫時都係傾向先一拆二,多客再一拆三
至於東九線,跟你個方向一拆三係可以
|
|
|
|
|
本帖最後由 KR7607 於 2019-1-1 15:12 編輯
上水開出如果唔特別兜清河 270A 278X 出公路既行法係快過673 走法出公路
當673客量麻麻 73B 載空 據講連270C 270D 其實早上都坐唔滿 其實現階段未有皇后山前無咩誘因係叫九巴再開路軌以北對外既全日線
至於277系再拆 有機會做成673 同978 既番版
南邊人口較密集果條勁密,北邊果條會勁疏
再加上南北分界咁聯和墟同華明要收返$15.5 到時一定比議員同居民反對
另一問題 清河/上水一定成頭站快變慢又趕走一班客
吐露港越黎越塞,沙中今年年中通到鑽石山令新界東去東九龍時間上會加快些許 近鐵路既上水市仲要變頭站
肯定一班人走頭
|
|
|
|
|
司機有啲站位未記熟
另外對頭都見到架都有40-50人
SN9601@270B
1400 奧運站總站 +3
1401 富貴街
1402 櫸樹街
1403 旺角道
1405 弼街
1408 太子站
1409 黃竹街 +1
1412 北河街 -2 +22
1417 怡閣苑
1420 長沙灣遊樂場 +7
1423 長沙灣徑
1424 長荔街 +1
1425 饒宗頤文化館
1430 青沙公路轉車站
1452 花都廣場 -7
1452 欣盛苑 -7 +4
1454 蓬瀛仙館 -2
1455 基新中學
1455 嘉盛苑 +2
1458 華慧園 -1 +1
1501 清河邨 -2
1502 曾梅千禧學校
1503 北區醫院
1504 上水官立中學 -2
1509 上水站
1509 上水總站 -18
|
|
|
|
|
週末我間中都會搭73/73A去大埔,
下午呢兩條線華明圈+成條大窩西支路客量可以令一架12米金豬上下層坐滿時,
去到大埔見到前面架73B未去到大埔舊墟公園上層客量唔夠十個人,
(而我果班73A上層客量仍有30人)
就知道上水果邊大部分客都已經用腳投票坐東鐵/紅小往來上水至大埔,
73B客量有排都未追得上73/73A, 要全日恐怕相當困難
|
|
|
|
|
KR7607 發表於 2019-1-1 15:04
上水開出如果唔特別兜清河 270A 278X 出公路既行法係快過673 走法出公路
當673客量麻麻 73B 載空 據講連27 ...
673 半個鐘一班都可以企人已經算好好
再者最重要有得揀
市區綫分南北軌開
聯和墟開上水火車站尾站已經吸唔少客
太平經清河去華明
清河既有密啲嘅頭站車坐到尾
亦都可以坐270B/A 去火車站搭疏啲嘅尾站車
人口分佈根本唔係問題
最大問題係妄想一條兜全區而全部人都買帳
勉強無幸福
聯和墟上水自己一條疏少少嘅綫
喺有ETA 嘅年代就可以有自己客源而唔使塞㗎車去所謂客倉而要一定數量嘅乘客suffer
|
|
|
|
|
本帖最後由 KR7607 於 2019-1-1 15:41 編輯
上水聯和墟既乘車模式一向偏重於鐵路 當然實有人衝出黎話
九巴重南輕北緊係要搭鐵 不過978 同673 既表現睇得出 大家其實都睇得出
兩個地方對於巴士呢種交通工具既心目中定位好唔同
其實同運輸署早係90年代既保鐵政策有關
當東鐵出現係呢個世上一段時間後 上水後期先大力發展並以鐵路為主既方針一直落去
巴士係要到有粉嶺南大力發展先開始慢慢極慢地發進步
所以因為不少巴士都因粉嶺南而生而導自呢一個8萬多人口既小區既居民
一直以巴士出入為主,直至2013 年既重組後先較為多新既巴士線陸續出現
再加上東鐵特平票價既優勢 係呢199x-201x其間呢20幾年好多人已養成左以鐵出入既乘車模式
而北區巴士正因為早年既保鐵政策其實正正落後左其他區近20年
|
|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