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newlife 於 2020-10-9 04:10 編輯
即管當成本高,但回報更高 (銀灣及歌連臣角填海大幅增加賣地收益,港鐵亦獲可觀嘅車站上蓋賣樓收入),更同時紓緩香港極其嚴峻嘅土地短缺與房屋不足困局 (未必完全解決,但一定可紓緩輪候公屋長長人龍並減少住劏房或其他不適切住房人數),何樂而不為?嗰啲不斷盲目反對,卻又提不出任何有用建議嘅人係咪天真認為單靠明日大嶼就可徹底解決住房土地問題?對得住大批居住環境惡劣欠佳或上唔到樓嘅苦主嗎?要知道填海肯定係容易同快過收地發展,要收集現有私人土地所有或大部份業權同意發展知唔知有幾困難同冗長?仲要先拆卸樓宇或經過複雜改劃程序。哦,根據某啲反對派所言,原來要政府落實咗喇先有討論空間,咁討論仲有咩意義呢?只允許某種聲音 (不發展) 存在,卻無法容納非常實用有建設性嘅發展建議,甚至人多恰人少 (我相信支持發展肯定唔止我一個,只係尚未發言而已),造成接近一言堂效果,原來就係某些人口中嘅高質素討論......
|
|
|
|
|
有咗鐵路,重組巴士線在所難免,但應該只會cut同地鐵較重覆嘅路線...
|
|
|
|
|
鐵路上蓋物業是為工程提供資金的方法, 紓緩住屋問題是一個附帶的得益,但本身定位根本就不是用以幫助解決土地問題的。做一下資料搜集,就不難發現鐵路上蓋物業絕大部份是私樓 (如有錯漏祈望指正),起南港島線時甚至是將公屋地交比港鐵發展私樓 (即是現在的黃竹坑項目, 前身是黃竹坑村),再者鐵路工程亦非必然有上蓋物業資助的,例如西港島線就是由政府用現金方式支付大部份建造費用 (2009時批出了約122億), 所以樓主將小西灣線問題歸咎有人反對發展, 我覺得是十分不解的.
摒開成本問題, 小西灣線唔可行的最大原因, 其實係地區人口根本唔足夠支持港島線延伸. 小西灣在2016年人口普查時的居住人口數是約57,00人, 將一個單向運力有每小時85,000人的系統延伸入去, 成本效益自然成疑. 港鐵以商業原則經營, 不可能不考慮成本效益, 呢一刻推小西灣線, 如果變成第二個高鐵被人挑戰是否物有所值, 我想樓主應該都會感到不值的. |
|
|
|
|
newlife 發表於 2020-10-9 03:28
即管當成本高,但回報更高 (銀灣及歌連臣角填海大幅增加賣地收益,港鐵亦獲可觀嘅車站上蓋賣樓收入),更同 ...
乜原來唔同意你嘅意見就要俾counter-proposal?
你個所謂「計劃」只係建基於你嘅猜想加認知錯誤而產生,目的只在於推廣你個銀灣填海大計 |
|
|
|
|
eternalflame 發表於 2020-10-9 13:13
乜原來唔同意你嘅意見就要俾counter-proposal?
你個所謂「計劃」只係建基於你嘅猜想加認知錯誤而產生, ...
咁你嘅認知錯誤就更嚴重甚至坐以待斃!誤以為唔做任何發展,香港嘅嚴厲住房土地問題就會無端端解決消失! |
|
|
|
|
newlife 發表於 2020-10-9 14:58
咁你嘅認知錯誤就更嚴重甚至坐以待斃!誤以為唔做任何發展,香港嘅嚴厲住房土地問題就會無端端解決消失! ...
即係香港無左條小西灣延線,銀灣唔填海黎實現你嘅「夢想」就會坐以待斃?我拭目以待呀 |
|
|
|
|
講話以容許港鐵小西灣站上蓋嚟增加房屋供應從而減少輪候公屋條龍為理由,完全係錯晒概念,睇嚟樓主只係在學人士吧,這些基本通識都未搞清。
另一個 point 佢話以興建鐵路站作為誘因在該區起公屋,印象中有鐵路站後才起公屋群,最明顯應該只有愛秩序灣邨,東涌各邨(俾埋富東邨都計),碩門邨,俾盡海麗海盈計埋落荔枝角度,其他都不是已有相對的公屋居屋才有鐵路站?我諗香港唔似強國或獅國,起完個站樣十年廿年草去等新市鎮發展,咁樣燒錢最後只俾藉口港鐵去加車費。 |
|
|
|
|
cky 發表於 2020-10-10 21:49
講話以容許港鐵小西灣站上蓋嚟增加房屋供應從而減少輪候公屋條龍為理由,完全係錯晒概念,睇嚟樓主只係在學 ...
你唔好刻意扭曲人哋意思好嗎,人哋邊度講過車站上蓋係起公屋架,你連最基本嘅common sense都……仲有,人哋幾時講過先通站才起樓?富東邨係早過東涌站通車時入伙架! |
|
|
|
|
買港鐵樓會係排公屋的人嗎?係你話車站上蓋發展讓港鐵有可觀收入,從而舒緩輪候公屋的時間,係你上文引伸的論述,呢樣嘢係唔會發生,係你唔認引用錯誤。
仲有我視富東入伙同東涌線差唔多時間入伙,所以都當鐵路係先建成才發展公營房屋,你都認咗佢要計前咁仲好,即係又少一個例子說明先有鐵路站而後發展的謬誤。
|
|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