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ronaldlau 於 2021-11-16 08:04 編輯
其實講咁多都嘥氣啦2018年到今日最大嘅分別係人都知咩事
邊個最唔想有地鐵站起自己樓下
成個中環填海工程講咗成差唔多30年
設計上根本預晒佢響龍和道下面起
唔通佢而家先來驚當年添馬艦下面有問題咩
完
如果淨係去到會展
真係睇唔到佢起嚟做乜
倒不如真係直通運行好過
|
|
|
|
|
本帖最後由 s3n370 於 2021-11-16 00:09 編輯
原有交匯方案入面,需要响添馬站旁興建東涌線同將軍澳線的調頭隧道。
有調頭隧道,就可以維持將軍澳線班次
小弟早前話可以起少兩個月台,同起少原東涌線的調頭隧道/軌道就係咁解。
(我無話可以慳將軍澳線果條)
|
|
也許一片海 會重返大洋 也許一片港 會再得芳香 風吹過 堅守這個
|
|
|
反正TKL調頭隧道到去到天后,直接加兩個月台比人行去銅鑼灣算啦 |
|
|
|
|
同東九龍綫一樣
唔想起咪直接講囉
反正依家都無人會嘈佢
係要整啲九唔搭八方案出嚟嘥大家時間 |
|
|
|
|
LAK2 發表於 2021-11-16 09:21
同東九龍綫一樣
唔想起咪直接講囉
反正依家都無人會嘈佢
出得呢啲「修正方案」
其實係MTR同政府想話比大家聽「嗱,我哋有Progress㗎,唔係乜嘢都冇做架」
但係其實就暗中想拖泥帶水多幾十年
讓出條路起咗北部嗰堆綫先
之後去到咁上下就話又要修訂走線,最後起都唔起 |
|
|
|
|
鴨咀帽 發表於 2021-11-16 02:20
反而覺得最大敗北係添馬站做唔到同層轉乘
好似係因為AEL要起掉頭隧道?
個站幅員唔夠闊
北面有繞道
南面有唔入得嘅政總地底
西面有HKEOT
東面同荃灣線同東鐵線交叉
最後個樣限制左做唔到站後調頭 |
|
|
|
|
LAK2 發表於 2021-11-16 09:21
同東九龍綫一樣
唔想起咪直接講囉
反正依家都無人會嘈佢
樓主有提到
港鐵係想起full scheme
但政府話有interface問題要港鐵reduce scope |
|
|
|
|
但值得留意的是,由於替代方案的吸引力較低及分流效果不顯著之外,更會令一部分從將軍澳綫前往金鐘一帶的乘客在會展站轉乘屬於九廣鐵路網絡(KCR Network)的東鐵綫,間接導致地下鐵路網絡(MTR Network)的收益比率下降,故2018年北港島綫建議方案仍然是目前港鐵首選推展的方案。
說好的「一個團隊」?
咁緊張收益,不如拆咗東鐵過海段
|
|
|
|
|
本帖最後由 epsilon 於 2021-11-16 12:25 編輯
與其只係將軍澳線拉長到會展又冇中途站,
倒不如調轉只係東涌線拉長到會展算,
起碼東涌線沿途去灣仔北轉少兩次車,
又吸到部分原西鐵線去紅磡轉東鐵線過海客。
東涌線東延嘅建造難度應該低過將線西延灣北。
將軍澳線反而應延長至灣仔南(律敦治醫院),
中途停維園(信德街對面足球場)。
|
|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