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巴VS城巴, 九巴VS運輸處保小巴政策) 火藥北區區議會記錄
[複製鏈接]
|
要用公帑補貼,必須要界定嘅係乜野線能夠歸納為你所講嘅對象。
同時,呢一類別補貼得嘅,其他類別又可唔可以?
而且,如果換轉係同樣處境但其他交通工具如綠van,個政策又係咪能夠一線同仁?
|
|
|
|
|
本帖最後由 da93 於 2022-12-28 04:22 編輯
睇過個關於955嘅post,其實我睇完成個post唯一一個感受係,其實呢d線夾硬要專營巴士去做,係咪真係一個正確決定。
如果係一條邨巴線,會唔會仲好d?
當然,邨巴背後涉及嘅野好唔同係事實,但你政府點樣去平衡咁多種持份者?
|
|
|
|
|
本帖最後由 JF1261 於 2022-12-28 08:58 編輯
咁小巴角色就係拎來做呢啲短途駁腳, 講真, 例如北區區內線70K推埋比小巴做都唔過份, 巴士用到單層20分都唔係太夠客
小巴可能5-10分鐘就一班
反而長途線就真係效益低
例如44系列浪費左幾多資源, 沙頭角55K 又係中途站上唔到車, 但巴士同小巴並行又變左巴士唔夠客
政府要做最多係用政策推小巴用低地台
|
|
|
|
|
新區發展運吉唔想同舊區夾
但955 呢啲其實可能夾個寶田/ 建生行青田路上公路已經夠客
又好似79X, 其實轉左行埋聯和墟都夠客
咩270C, 270D 得一兩班車, 九巴收檔啦, 最多換279A 拉上皇后山補數
運吉太注重食邑, 最後乘客輸晒
|
|
|
|
|
本帖最後由 12Lane 於 2022-12-28 11:42 編輯
da93 發表於 2022-12-28 02:44
睇過個關於955嘅post,其實我睇完成個post唯一一個感受係,其實呢d線夾硬要專營巴士去做,係咪真係一個正 ...
係咪955我就唔敢講,但上面有版友都提到,好多地方明明需求support唔到都用大巴模式營運就唔太理想。大巴就係高運量去做低票價,小巴就用低運量高票價去做密集班次,村巴模式我諗係介乎兩者中間。
講真,小巴政策已經某程度保護左專利巴士,人地買部中巴番黎做低地台,又唔比人裝19個人以上,完全under designed capacity,計埋車價,仲有邊個會買黎行?小巴根本有能力用中型車營運郊區線,提升載客量+滿足低地台要求,甚至安全情況下批準企位。(反正唔見得嶼巴行嶼南企位有幾安全)
就算做果個唔係小巴公司,係巴士公司,我都唔覺得有問題,咪整個中型巴士收費等級去滿足呢方面需求囉,不思求變果個好明顯係有關當局。
|
|
|
|
|
小巴果種沿途上落的模式
19座已經係極限
對其他道路便用者阻礙已經很大`
再多就應該用指定上落客點的巴士模式營運
|
|
常備TCU 出行唔洗怕
|
|
|
阻路呢樣野係可以從政策甚至從路政層面處理,同整體交通格局關係唔算太大。繁忙路段咪劃死雙黃甚至加強執法打擊禁區落客。
|
|
|
|
|
本帖最後由 cz9328 於 2022-12-28 12:39 編輯
1. 277A 行觀塘道估計有搵其它路線調整班次籌配額。呢方面黃公司比較輸蝕。
2. 78K 難上車嘅話, 若咁啱有277A 而係以聯和墟邊皮為目的地, 持$2 一程 "開心卡" 嘅乘客不妨長線短搭。唔知 "安樂村" 站 及 " 粉嶺樂和街" 站有冇提供回水機??
|
|
|
|
|
唔想同舊區夾唔緊要,但好似955果d咁長途,去到東區果d,客唔係特別多時,本身你用架60座隨時好過要專利巴士放架雙層。
|
|
|
|
|
小巴用低地台之所以失敗,係車價貴數量少,而且低地台小巴嘅設計接近專營巴士嘅車種設計,但小巴公司往往難以好似專營巴士咁容易投放資金去做培訓。
|
|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