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kitalk.net 香港交通資訊網

 找回密碼
 會員申請加入
搜索


(B0)香港巴士車務及車廂設備 (B1)香港巴士廣告消息/廣告車行踪 (B2)香港巴士討論 [熱門] [精華] (B3)巴士攝影作品貼圖區 [熱門] [精華] (B3i)即拍即貼 -手機相&翻拍Mon相 (B4)兩岸三地巴士討論 [精華] (B5)外地巴士討論 [精華]

Advertisement


(B6)旅遊巴士及過境巴士 [精華] (B7)巴士特別所見 (B11)巴士精華區 (B22)巴士迷吹水區   (V)私家車,商用車,政府及特種車輛 [精華]
(A6)相片及短片分享/攝影技術 (A10)香港地方討論 [精華] (A11)消費著數及飲食資訊 (A16)建築物機電裝置及設備 (A19)問路專區 (N)其他討論題目  
(F1)交通路線集思建議區 (C2)航空 [精華] (C3)海上交通及船隻 [精華] (D1)公共交通有關商品 [精華]   (Y)hkitalk.net會員福利部 (Z)站務資源中心
(R1)香港鐵路 [精華] (R2)香港電車 [精華] (R3)港外鐵路 [精華]   (O1)omsi討論區 (O2)omsi下載區 (O3)omsi教學及求助區
(M1)小型巴士綜合討論 (M2)小型巴士多媒體分享區 (M3)香港小型巴士字軌表        
 

Advertisement

 

hkitalk.net 香港交通資訊網»論壇 (B) Bus 巴士討論區 香港巴士討論 (B2) 外國經驗對香港巴士網絡有無參考價值? ...
開啟左側

[問題] 外國經驗對香港巴士網絡有無參考價值?

  [複製鏈接]
s3n370 發表於 2023-5-31 07:12 來自手機 | 顯示全部樓層

                                    Advertisement



castanopsis 發表於 2023-5-29 19:19
1. 東隧
民康街前按你個方法畫巴士專線
本身三線二線,都可以入東隧,變成得返三線入到東隧

1. 東廊

你自己可以用感覺、個人極有限嘅觀察去論證。但別人就要實數,雙重標準得很。

數字無論運輸署定係有做開研究嘅實有,亦有定期做。
不過點都好,除非响太古城出口離開東區走廊嘅車係零,
現時畫法一樣可以做到同樣嘅效果:
若果二線嘅交通太繁忙,過東隧入口後,二線嘅車有部分過第三線,
咁騰出空間俾慢線嘅車出第二線。亦仍然有足夠距離咁做,
因為距離遠比公路入口長。

而你夾硬將二線夾埋一齊,佐我提嘅問題之外,
更重要係段路得三線闊,你夾硬二三併做1線,俾空間慢線1分2果陣,
只能夠同一個位發生。無論1開2或2合1果邊,都只能處理1線嘅車。
咁呢段路effectively得番每邊兩線。容量即時得番三分之二

2. 西隧vs將隧

請留意以下幾點:三隧分流收費唔會一舖過改,
估算亦未考慮到分繁忙及非繁忙時間收費。
最壞情況亦只會早上繁忙時間出現。

以前將隧塞車無論早晚繁週末都會出現,嚴重情況不能同日而語。

天空之神 發表於 2023-5-31 07:19 來自手機 | 顯示全部樓層
castanopsis 發表於 2023-5-24 20:52
外國短途貴過香港好多,但長途其實唔係差咁遠
香港問題係跟里數收費,但成本係跟行車時間上升,結果市區 ...

外國長途一樣有分段收費
我講緊用城市巴士唔係coach 果d

但人地下下幾個站都已經講緊十幾蚊港紙
講班次少人地更少更無人搭
去到 51 果種甚至嶼巴 4 號既比比皆是

你加到人地果種水平同埋疏少少車都比人剷到飛起啦
20-25? sorly 呢個近郊係基本
郊區 60 甚至更疏都好正常
.
s3n370 發表於 2023-5-31 07:30 來自手機 | 顯示全部樓層
castanopsis 發表於 2023-5-30 13:52
同意完善咗之後既區議會
唔見得會營運到啲乜嘢出來
但如果按區議會本來個種架構,你俾筆錢佢搞交通,未必 ...

巴士公司私營咪一樣efficiency行頭,
唔見得議會揸莊用同一個objective可以有乜分別。
更何況美麗新香港下嘅議會,實際係邊個打骰呢?

至於舊區問題,好多巴迷只會覺得巴士線衰落係largely due to巴士公司頹做,
其他更決定性嘅因素反而唔見得重視,諸如有其他服務(唔單止係鐵路,巴士公司自己都有越來越多直達線)、
人口結構改變(市區人口大勢係遷入新界,甚至跨界)

搭客習慣改變(唔係指揀巴士、小巴定地鐵,而係對票價、時間、便利程度等揀交通工具嘅習慣)、
以及因為工商業區擴展,市區入新市鎮及新市鎮之間嘅通勤越益發達。
呢D都令市區線越來越少客。
12Lane 發表於 2023-5-31 07:39 | 顯示全部樓層

                                    Advertisement



本帖最後由 12Lane 於 2023-5-31 07:40 編輯
天空之神 發表於 2023-5-31 07:19
外國長途一樣有分段收費
我講緊用城市巴士唔係coach 果d

大家心入面個「外國」都唔同,唔知點解可以得出咁多主觀結論。
「外國」好多城市巴士咪仲慢過香港,但人地真係收得貴,日本果D直頭係短又貴長又貴啦。
FBI2 發表於 2023-5-31 07:42 | 顯示全部樓層
外國分ZONE模式,比較難應用於香港,因為外國多數短貴長平. 好似我係溫哥華,本身住RAILWAY AVENUE附近,坐406去RICHMOND CENTRE都係10分鐘,但已經收我2個幾加幣,如果係香港,坐九巴11收2個幾加幣,應該大把政棍出來嘈.

屎巴特色: 亂PLAN線,燒銀紙,趕乘客,保冗員,乞政府,屈特工
s3n370 發表於 2023-5-31 07:50 來自手機 | 顯示全部樓層
12Lane 發表於 2023-5-30 23:39
大家心入面個「外國」都唔同,唔知點解可以得出咁多主觀結論。
「外國」好多城市巴士咪仲慢過香港,但人 ...

發達地區十幾廿公里長嘅普通線,正價收緊城巴機場快線價係等閒事
sunhoo 發表於 2023-5-31 08:41 來自手機 | 顯示全部樓層

                                    Advertisement



本帖最後由 sunhoo 於 2023-5-31 08:42 編輯
castanopsis 發表於 2023-5-30 22:04
係,incentive決定一切

香港同外國城市唔同既係

有得構造激勵機制就去構造,無解嘅就唯有以行政命令指示營運商履行最低限度社會責任。舊區來講,incentive可以係將收費等級表加至同新界線睇齊(我就覺得收費等級表唔應該再分港九新界);獨市區來講,設立評核標準更直接(直接睇可達性)嘅kpi,效果好過以民意作為kpi來間接評核。當然,設立評核機制係有好多嘢要考慮左先嘅。是否同時評核全港所有地區?會否誇大左單一營運商對該地區需承擔嘅義務?
 樓主| castanopsis 發表於 2023-5-31 10:07 | 顯示全部樓層
s3n370 發表於 2023-5-31 07:12
1. 東廊

你自己可以用感覺、個人極有限嘅觀察去論證。但別人就要實數,雙重標準得很。

1. 東廊

無雙重標準,大家都係無實數,按自己認知去推論

其實相關路段係有足夠空間開到四線
至少四線可以維持足夠既長度,俾去太古既車走,同俾民康街既車匯入

擴闊下面紅色highlight既一段做民康街slip road
而由於民康街上來條三線唔使再做快線,就可以全段限速50
俾巴士安全入橙色highlight既巴士插隊位

去太古城既車,跟藍色,一線出slip road
去東區既車,跟綠色,一線二線直行

四線.jpg

咁做
一來做到一個真正effective既東隧插隊位
二來東廊去東區既車,唔需要一線cut二線,二線cut三線,變相安全咗

2. 西隧

西隧本身朝早已經慢車
再額外塞七分鐘,點睇都係頗為significant既影響
當然我認同塞車時段無將隧咁長,但呢個塞車既程度,已經等同將隧塞到機樓

My point is,點都應該係設立咗巴士專線先,run順咗,再引車落去
而唔係分流搞到塞車,然後再補鑊
甚至至今都無見到運輸署有研究過西隧設立巴士專線
三隧分流如箭在弦,宜家局方係咪打算分流完塞死曬9字頭車,然後再研究多三五七年先補到鑊?
恕我難以認同咁既處理手法


 樓主| castanopsis 發表於 2023-5-31 10:18 | 顯示全部樓層
天空之神 發表於 2023-5-31 07:19
外國長途一樣有分段收費
我講緊用城市巴士唔係coach 果d

外國普遍人口密度低好多
以香港巴士既使用率,市區線未至於要加到$10樓上先做得住

反而我幾認同100兄所講,應該將市區線收費結構簡化
九龍全部路線只分兩級,say,$6同$7.5
應該可以推動到重組,唔會一大堆路線重疊但又因為唔同價重組唔到

新界線就按返宜家個fare scale
鄉郊線不妨再彈性啲,容許巴士公司收豪華巴士價去做一啲本身肯定唔肯做既位(e.g. 大棠直出九龍港島)
s3n370 發表於 2023-5-31 16:11 來自手機 | 顯示全部樓層

                                    Advertisement



本帖最後由 s3n370 於 2023-5-31 08:17 編輯
castanopsis 發表於 2023-5-31 02:07
1. 東廊

無雙重標準,大家都係無實數,按自己認知去推論

1. 東廊

講過無數次:呢段東廊同入東隧支路高差大,
空間連唔係快速公路標準嘅彎位都唔夠。
甚至搵實例度埋尺你睇。

行車線亦係有闊度嘅線,亦唔係你隨便畫兩筆就行到。
麻煩唔好再感覺行頭啦。

2. 巴士專線

單單從西隧巴士嘅角度,畫巴士線係合理諗法。但睇埋big picture又如何?

三隧分流嘅目的,除咗減輕紅隧東隧嘅負荷外,
更重要嘅係避免呢兩條過海隧道嘅車龍,影響非過海交通。
包括你好著緊嘅死亡交叉。衰D講句,今日嘅基建係得咁多,
行開西隧嘅點都會中招,問題係多定少咁解。

你都識得講响東廊民康街起畫巴士專線,會令入東廊嘅車龍更長。
難道西隧畫巴士專線就唔會?

雖然三線撥一線做巴士專線嘅影響,一定不及二線撥一線。
當少佐車因為西隧無咁暢通而繼續行紅隧東隧,
咁原本塞少好多嘅紅隧東隧線搭客,無慳得咁多時間之餘,非過海巴士繼續陪塞。
搞唔好的話,西隧嘅車龍一倒塞番西九龍公路,會連累出尖沙咀嘅巴士。
難道呢D就係你想要嘅結果?
再講多次西隧嘅7分鐘,係基於無分時段收費嘅計算。一實施埋分時段收費,一定幫到手。
況且要比較,點解拎條非過海嘅隧道,而唔係直接同紅隧東隧比呢?
7分鐘係唔理想,但比較番呢兩條過海隧道,根本係小巫見大巫。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會員申請加入

本版積分規則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站規|清理本站Cookies|hkitalk.net 香港交通資訊網

GMT+8, 2025-7-4 15:5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