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
外國經驗對香港巴士網絡有無參考價值?
[複製鏈接]
|
香港人口密度高,但又多山
結果高密度既市中心/住宅區,分散喺唔同既區域
而一個唔算大既範圍內,亦因而有一個相當完善既市內公路網絡
基於呢點,香港既公共交通網絡,有一定獨特性
但與此同時
有獨特性,唔代表唔可以借鏡其他外國大城市既交通模式
如果講到巴士專線,或者公司之間既協調,甚至定價/轉乘
香港套制度明顯有shortfall,亦明顯有進步空間
當然,喺好多人眼中,香港公共交通已經算好
但呢個某程度上係因為人口密集,變咗巴士地鐵小巴接近自負盈虧都生存到
呢個同外國好多城市要不斷補貼,搵政府包底先提供到基本服務,有好大分別
所以未必係香港本身套制度既優勢
講到尾,大家覺得香港成套制度應該點行?
有乜嘢應該keep,有乜嘢應該改?
*本帖承接隔離帖既討論
背景請參閱 九巴45號修訂行車時間表 71頁前後既一堆討論
|
|
|
|
|
但呢個某程度上係因為人口密集,變咗巴士地鐵小巴接近自負盈虧都生存到 地鐵幾時自負盈虧生存到?
|
|
To infinity... and beyond
|
|
|
應該keep:巴士公司有一定劃綫自主權
應該改:唔應該放任巴士公司陰乾平綫逼搭貴綫,唔應該放任巴士公司減班收車超過忍耐限度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
任何變動都會破壞得來不易的生態平衡
|
|
|
本帖最後由 kitarolo 於 2023-4-25 11:52 編輯
三個方向啦 1)巴士線維持
今天的票價,亦唔計賺錢線
補助便宜路線/行山路損耗
較嚴重,幾多線係有利可圖?
2) 假設廢除車費等級表
各條路線單獨計算,各線需
收支平衡要加價到咩嘢水平?
3) 載客率100%之前有討論
除了E400,唔准企樓梯/黃線
前,幾乎無一款車款可達行車證
所列的企位人數,一係就落車者
夠多又有足夠嘅中途登車人數,
「一程」逾200人亦不符定義。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
|
|
|
路面交通,一係就高收費維持平衡選擇;一係就維持較低收費維持基本服務;而家方向似乎傾向前者,車就大家繼續搭,只係加價加不停姐。當加價都開始解決唔到問題,都係要重組。 |
|
|
|
|
12Lane 發表於 2023-4-25 14:14
路面交通,一係就高收費維持平衡選擇;一係就維持較低收費維持基本服務;而家方向似乎傾向前者,車就大家繼 ...
港島傾向一條大流水拉勻班次,好比4/48/71和38/42合併,其實8H/82同2A/81都可以合併做密班次,反正2A銅鑼灣段有77/99,至於23/40/40M合併就連7X都唔駛開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
|
|
|
睇返年報
香港車務營運18年前係有賺
19年少少見紅
係COVID先大幅倒退
同埋按本地每名乘客睇係維持經營Profit
|
|
某巴士公司疑似謊稱區議會重組方案經區議會通過
|
|
|
不過就算呢幾年巴士服務cut咗咁多,載客率而家眼見都返唔到去疫情前水平,再加上而家營運成本都高咗唔少,巴士自負盈虧嘅經營模式恐怕喺後疫情時代唔能夠維持
|
|
支持1/2A代車行走觀塘線
|
|
|
sunhoo 發表於 2023-4-25 11:31
應該keep:巴士公司有一定劃綫自主權
應該改:唔應該放任巴士公司陰乾平綫逼搭貴綫,唔應該放任巴士公司減 ...
又要競爭又唔準減
所有巴士公司五年內執笠或交牌都似 |
|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