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軌設計係以訛傳訛,青馬設計階段冇官方出現過四軌方案。
|
|
灌水無罪 腦霧有理
|
|
|
AVBWU291 發表於 2024-2-8 09:08
四軌設計係以訛傳訛,青馬設計階段冇官方出現過四軌方案。
咁有段空白期係你quote嗰個專頁做足research都搵唔到資料,雖然話時間短諗新設計可能不大,但係期間有冇諗過四軌都話唔埋,都係各說各話
加埋同時龜鐵規劃緊拉分支入海濱接駁西北鐵路,會唔會效益計研究全線四軌化抵過搞只限四個方向嘅荔景跨月台轉乘?所謂分流荃灣綫都只係上游嗰四個站咋喎,仲要西北鐵路一通車,荃灣站會無咗唔少大西北轉車客 |
|
|
|
|
s3n370 發表於 2024-2-7 21:16
今日橋隧都未用盡兩線容量。機鐵要增加運量仲可以加車卡。
如果當日荔景站嘅轉乘做得差,分流紅線嘅效果 ...
西隧起碼南行算盡咗啦,當然你可以話因為北港島綫問題拖住AREOT再阻礙東涌綫加班
當然東涌綫仲有個問題係車都未買夠,張Q車tender又好似加車就要加單,中期都未夠車跑更密班次
至於一直講話荃灣綫分流,其實我認為無乜全局觀同遠期概念,有西北鐵路、西隧預見會一齊通車底下,又係咪咁重要、有效同埋需要喺結構上面做?
東涌綫朝早南行,就算上繁,最大舊客都唔係荔景上,而係接駁西北鐵路嘅南昌
好老實講,將當年東涌綫改建荔景站舊錢,就算最後研究西隧四軌唔可行,拎去做AREOT同買車都抵過青衣人來往九西、沙咀道來往中環呢兩組客都吸引唔到嘅跨月台轉乘多多聲 |
|
|
|
|
人地中間個月台係唔會頂到散場時人潮
所以先要起宜家個側式月台
同埋開初設想AWE係有東涌線列車支援散場
所以PSD係裝晒五門版本
|
|
|
|
|
本帖最後由 s3n370 於 2024-2-8 10:59 編輯
Ricky403 發表於 2024-2-8 05:50
西隧起碼南行算盡咗啦,當然你可以話因為北港島綫問題拖住AREOT再阻礙東涌綫加班
當然東涌綫仲有個問題係 ...
你咁講咪即係個樽頸位係响香港站,而唔係隧道本身囉。
番去荔景站,佢本身就係半地底車站,新建嘅月台完全係舊有月台嘅外圍。
設想佢係用鑽石山站嘅模式興建,無錯係唔駛改建荃灣線往荃灣嘅月台,
但係跨層轉乘通道就要起大好多,預埋最多人,今日可以橫過對面月台就轉到車果幾水客。
一加一減唔係真係差好遠。
若你講到分流咁吸唔到客,假若荔景嘅轉乘更差,
咁東涌線係咪更加吸唔到呢?
除非你話荔景少佐客,南昌就會多佐客,仲要多到補償到就話啫。
|
|
|
|
|
本帖最後由 s3n370 於 2024-2-8 12:21 編輯
Ricky403 發表於 2024-2-8 05:39
咁有段空白期係你quote嗰個專頁做足research都搵唔到資料,雖然話時間短諗新設計可能不大,但係期間有冇 ...
咁如果只係睇站,咁都啱佐一半嘅。但係分流唔單單係睇某一點。
西北鐵路通車後,係會少佐一大批客响荃灣上車。
但係佢哋仍然會响其他車站接入鐵路系統。分流效應仍然存在。
用你嘅荃灣線四站做例,四站少佐人過東涌線,咁西鐵客响美孚咪難佐上車囉?
就算西北鐵路當年係以機場鐵路嘅支線方式去起,效應仍然存在,
只係個轉車站變佐係荔景咁解。
|
|
|
|
|
AVBWU291 發表於 2024-2-8 01:10
當初唔知邊度傳有四軌,事實上青馬冇設計過四軌。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p/Nf9vY96oVRL7qm9i
...
印象中聽過有上佐年紀嘅親友咁提過。
似乎呢個都市傳說唔限於關注鐵路、交通、基建嘅圈子。
而肯定嘅係當年週不時就會响新聞電視節目,聽到中方拍枱話英方大花筒駛鬼哂D錢。
近年週不時都聽到呢D soundbite重溫又重溫。
細細個好容易照單全收。咁當然今時今日知道呢D言論都係面果浸包裝,
梗係拆開個包裝望下入邊係D乜。無得拆都要諗諗先 |
|
|
|
|
咁玫瑰園計劃的確因為中共而縮減咗規模,呢樣嘢冇錯。只係「青馬四綫」呢樣嘢未有實質證據證明佢嘅存在啫。
|
|
灌水無罪 腦霧有理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