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石頭 於 2007-7-19 20:35 發表 
73兜入粉嶺南令人反感的原因是改到21-29分一班,
佢疏唔係問題,但咁既班次,叫人點預時間等車?(原本既班次好在易預時間搭佢)
...
NO~之前有一D人係覺得粉嶺南有昂貴的73A已經好好,
73兜入去只會浪費時間
至於預時間等車的問題, 其實最麻煩的只係25-28分時段,
不過之前73早上往大埔方向懷疑脫班,
我打過去九巴問, 佢地同我講左早上9:XX-10:XX太平的開車時間,
-->9:21, 9:49, 10:17, 10:45 之後自己再計返時間表個班次,
就可以知道晒上午太平開25-28分的時段大約幾點有車
至於下午21-22分的時段其實最易預~
我坐過咁多次73出大埔, 預好時間,
95%都係等左10分鐘或以內有車,
而回程就因為次次都係林村河公園果個站等, 可以連埋73A一齊等,
無必要預時間:lol(最多人上車都係呢個站+寶鄉橋+太和火車站) |
|
|
|
|
原帖由 chan6723 於 2007-7-19 10:47 發表 
其實 70 客量又未必係太差。雖然部份時段,客量的確可以低到只有 2%,
但繁忙時間 (尤其係下午) 客量仍然係去到「可接受水平」。
例如佐敦開 17:03 果班冷馬,客量尚算不俗,而之後果幾班熱狗,都有
一定的客量。但呢個「客量 ...
我其實不反對取消九巴70,
只不過我不滿運吉取消70後的交通配套,
運吉所提出的轉乘優惠,
我原本是支持的,
可惜涉及轉乘優惠的巴士線多班次奇疏,
例如72, 74A, 73, 72A等,
令人無法接受,
最後我才被迫反對取消方案. |
|
|
|
|
原帖由 yevgeny 於 2007-7-19 00:57 發表 
今時今日行經香港繁華鬧市的巴士線路班次不
適宜配以二、三十分鐘的間距,理應淘汰。 ...
巴士班次是根據客量多少而訂出的,
巴士班次疏落即須被取消? 恕我對這套理論一無所知.
我以為巴士路線取消與否,
不但要考慮客量,
考慮路線是否與鐵路或其他交通公具重疊也是重要一環.
PS 以我所見,
台北市的巴士路線多班次疏落,
每20/30/60/120/180分鐘一班不等,
不知我該否建議交通局取消那些巴士路線呢? |
|
|
|
|
從對上一條行經彌敦道配以二、三十分鐘班次
間距的87號年前給取蹄已可見一斑,只不過
取蹄70號的相關配套確實遜一籌。
原帖由 toby13031990 於 2007-7-21 22:30 發表 
巴士班次是根據客量多少而訂出的,
巴士班次疏落即須被取消? 恕我對這套理論一無所知.
我以為巴士路線取消與否,
不但要考慮客量,
考慮路線是否與鐵路或其他交通公具重疊也是重要一環.
PS 以我所見,
台北市的巴 ...
[ 本帖最後由 yevgeny 於 2007-7-22 03:48 編輯 ] |
|
|
|
|
原帖由 yevgeny 於 2007-7-22 03:36 發表 
從對上一條行經彌敦道配以二、三十分鐘班次
間距的87號年前給取蹄已可見一斑,只不過
取蹄70號的相關配套確實遜一籌。
87的情況比70還要差
87取消前的班為係25-40分鐘一班
70都仲未淪落到呢個地步 |
|
|
|
|
原帖由 kiwai 於 2007-7-22 12:29 發表 
87的情況比70還要差
87取消前的班為係25-40分鐘一班
70都仲未淪落到呢個地步
而且87客量真係比70更差 |
|
|
|
|
原帖由 053h4 於 2007-7-22 13:04 發表 
平均乘載率的計算不是這麼簡單
假如一車客由總站上車
中途落晒車, 乘載率也只得50%
因此, 總收入同收支平均同乘載沒有必然的線性關係
1.平均客量已經計埋中途客上落因素
2.總收入無錯未必同客量有太多關係,仲要睇埋用車數量,
班次,客量分佈等因素,正如A10半小時一班載10個全費客
可能收回成本,但同樣70開半小時一班載10個客連車長份
人工都未必夠俾.
當然你會話一條收$48一條收$8.2無得比較,但如果一條長
途線連全費客都唔多,要做短途客去補貼長途損失,唔見得
呢條線總收入會太好 |
|
益童學校,全民教育
|
|
|
原帖由 JX9097 於 2007~7~23 10:16 PM 發表 
而且87客量真係比70更差
大家彼此彼此啫,
臨摺前晌繁時搭過一次,
雖唔算多客,
但都唔係太少。 |
|
youtube.com/c/dennislokawai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