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Toz 於 2024-4-7 17:59 編輯
捱到都唔係咁玩。唔起T4將來大埔公路沙田段永遠都會早幾年飽和。
T4係一個長遠方案唔係臨時方案黎。除非有人提出證明證明沙瀝公路同大老山公路將來會塞過大埔公路沙田段啦(唔計大隧倒塞)
T6一開始唔起支路直駁大埔公路南行,硬係要兜一兜經澤祥街,咪就係怕倒車落埔公。
|
|
|
|
|
都係嗰句,唔做源頭分流(即係沙田繞道)前提下、飽和個死線幾乎係永恆不變。大埔公路要唔塞、一定要靠沙田繞道做分流先有真正效果,但複雜程度、牽涉範圍明顯比屯門繞道更大,十年真係可以完工?我冇辦法係工務局提供更多資料前就貿貿然認同。
再者,從來都冇人寫包單 "沙田繞道+T6" 或者 "沙田繞道+T4" 會同時落成,齋睇結果可以係非常之咁理想、但實際呢?當中嘅隱憂,大家應該要好清楚同明白,三者之間嘅工程性質、規模都唔同,又點可能做到同步落成,以達致預想中嘅分流效果呢?就算唔講前者、議員口中嘅另一個plan "沙田繞道+T4",係冇錯、T4落成後亦都同樣係無助於解決大埔公路飽和嘅問題,但其實,兩個方案、當中要面對嘅隱憂其實係對等。但至少,T4個分流以埔公角度睇,拎走河東啲車行T5同T4、頂盡都係拖多3年先飽和,點都合理過T6支路推返哂啲車落埔公,呢個操作分分鐘將大埔公路嘅飽和點仲要縮多幾年,分分鐘仲得不償失。
就算比你聽日發展局比你跳哂所有步驟、然後財委會直接批錢比你開工,前面所講嘅隱憂一樣都會發生,本來個死線已經係梗咗,要怪就應該怪政府拖太耐,拖死埋自己個北部都會區嘅發展、如果唔係都唔會突然提沙田繞道,依家先提沙田交通嘅問題根本就後知後覺。
|
|
最愛的、城巴的、667的、一個傻佬
|
|
|
源頭係家長車,暑假完全無問題
有比較就知發生咩事
直接加私家車牌費填工程條數快靚正
|
|
.
|
|
|
本帖最後由 kitarolo 於 2024-4-7 19:55 編輯
我呢份工做咗20年
經過呢條路,暑假祗要
係上班日黃昏近沙田警署
北行一樣塞,家長車亦好少話
18~19點仲喺路面行,夜校嗎?
假設由治及興嘅力量足以
克服「決策者自己用私家車」
Let say 每年30K牌費,亦唔嫌
貴得滯縮沙,養車人數不變,乘完
出嚟條數唔大,實唔夠起沙田繞道
拖吓拖吓,夠年齡拿福利
仲多過工作年齡層,到時
就未必咁多車,計劃壽終正寢
寄望管治團隊有智慧扭轉局面 |
|
|
|
|
kay 發表於 2024-4-6 16:29
其實好似張欣宇無論點都唔支持
以後當佢係政府A隊算
又唔講,當青沙城隧都有餘量,係咪一定要長隧道出九龍?
壓低成本可以
1. 用T6橋支路取代T4
2. 興建草山隧道由青沙/城隧俾T4預留位引出,經火炭黃竹洋去大埔。
咁只有青沙、城隧去沙田馬鞍山會經沙田段埔公,同時都分走埋吐公去青沙城隧嘅車。 |
|
|
|
|
本帖最後由 kitarolo 於 2024-4-7 21:13 編輯
巴士的膠 發表於 2024-4-7 20:38
壓低成本可以
1. 用T6橋支路取代T4
2. 興建草山隧道由青沙/城隧俾T4預留位引出,經火炭黃竹洋去大埔。
即係將銅鑼灣山嘅住宅夷平?
|
|
|
|
|
kitarolo 發表於 2024-4-7 21:11
即係將銅鑼灣山嘅住宅夷平?
你睇返個預留位位置,就算唔去到沙田貨場先入山,都無可能去到大圍診所以北,遑論嘉御山一帶。T4轉個彎向右去到文化博物館,轉個左彎入山需要嘅空間都一樣。
至於新城市一段,依家嘅提議係由用T4分走去河東同馬鞍山嘅車,變成用草山隧道分走去大埔北都嘅車。 |
|
|
|
|
我就唔覺得草山隧道+T6西行支路,無咩可能比起T4造價平
條隧道兩邊同城隧、尖山同吐公個接駁難度唔會比得起T4細
T4可以用返城隧、青沙及沙田路全部預留位,草山隧道就做唔到
|
|
|
|
|
方便圖解一吓你嘅提議嗎
無錯草山隧道大約6公里攪掂
但水粉埔嘅車都係途沙田警署/
新城市對出,正如#86所講係無謂
提得「火炭黃竹洋」都係喺山腰
我理解係夷平銅鑼灣山,整一個似
將藍隧道藍田入口嗰種旋轉式設計
善用T4預留位
|
|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