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deal5354 於 2024-9-10 16:24 編輯
其實唔係巴士公司幫競爭對手鐵路, 而係鐵路既覆蓋率太高, 巴士既經營空間愈來愈細, 未有鐵路既舊區唔少人口已經老化, 通勤人口減少令傳統舊區巴士線客量不斷跌。
本身新發展區都有唔少地方未有鐵路覆蓋, 但依加新區住宅發展以中至低密度發展, 一邨一線根本唔會夠客做,
巴士只可以不斷兜路儲客, 或者減班/以疏落班次提供最基本服務算數!
責任在政府城市規劃問題, 多過係巴士公司問題!
|
|
|
|
|
其實依家問題係
如果唔加價
車費收入有無辦法年年增長而且多過成本增長
依家睇近乎無
收入多左主要來自加價
但如果話要搞大重組/重建
其實一路都話D巴士迷諗野太樂觀唔理後果係無講錯
好似日本航空要搞重建
都係睇餸食飯
虧損航線要停運
呢個世界無免費午餐
如果巴士做大重組去做返靚條數
一大堆虧損路線好大機會要消失
到時真係要保鐵
但依家唔做重建可能都係15/20年後做
|
|
合理行為不容無理干涉,後果自負
|
|
|
因為香港大把以下呢種人  |
|
|
|
|
本帖最後由 Togepi 於 2024-9-10 17:28 編輯
點解樓主淨係得呢句講?
不過講到尾,巴公都只係會睇自己利益,有啲路線送客減班反而佢可能賺得仲多,益鐵唔緊要,益到自己咪得
亦都有啲減班成功嘅例子,例如170/182
不過會唔會變咗以地賂秦就唔知
唯一知嘅係減班永遠都係乘客輸得最慘,尤其是冇其他替代方法嘅時候
所以啱啱第二段我都只係嘗試以巴公嘅角度出法,本人唔認同全力掃嘅減班方式,適當減班就好,亦都唔應該條條線都減
|
|
中五嘅小刺蛋 ;p
|
|
|
一係一村一線條條開疏車一係一條線做嗮咁多條村
邊有可能魚與熊掌兼得?
|
|
新造的人、如鷹展翅上騰。
|
|
|
無論大陸定國外,巴士hea做嘅最大贏家唔係鐵路,係micromobility。包括owned同shared。只不過香港無呢個選項。 |
|
任何變動都會破壞得來不易的生態平衡
|
|
|
Tummy 發表於 2024-9-10 17:20
因為香港大把以下呢種人
只能夠話港鐵成功將乘客洗腦,如果冇發生2019社會事件你估巴士會晤會比依家更加少人坐,港鐵更加多人坐(經理呢次事件唔多唔少都改變左市民乘搭交通習慣) |
|
|
|
|
穩定性呢方面,路面交通係輸左一大截,港鐵冇洗人腦,係你唔接受大城市規劃入面鐵路係骨幹呢個事實,東京、台北、首爾、上海都係咁!
|
|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