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kitarolo 於 2025-1-3 09:08 編輯
重點在於往往抽舊線非新增
RPP可睇成去到區議會與TD
層面嘅訂製路線,亦唔會話預期
客量少都會送往討論,找數需以
月甚至以年計,過往亦有唔少書面
插旗阻對家、三催四請先捨得開線
林村往東九線有意見話金剛圈
限制,難道就不能先用ATSE行走
邊行邊申請放寬到11米限制南遷
到梧桐寨回旋處? 車唔抽都必然喺
74x攞司機而唔會天降資源,呢個需求
點睇都唔止30人搭。
白石角「訂多」幾班往市區
嘅車,好可能用大埔市中心嘅線
加經,有幾多case係582 900咁
新增資源? 即使900往新界想沙市
加多個站,綠Van 27已提出反對。 |
|
|
|
|
按OD develop algorithm, 唔知而家技術成熟未
幾年前新加坡試過玩定制night bus, 結果係全世界遊花園, 最後取消咗
|
|
http://www.youtube.com/@FrozenBusChannel #iPower共同富裕
|
|
|
本帖最後由 KE7066 於 2025-1-4 01:06 編輯
林村問題從來唔在於有無入到禁區嘅車
一早已經有批 12 米車有批文
問題係九巴講明一日塊牌唔放寬就點都唔會推
|
|
|
|
|
本帖最後由 kitarolo 於 2025-1-4 08:51 編輯
咁即係價錢牌作怪啦
收到74E嘅價基本上即開
其實亦衍生另一個討論
租非專人均車資必高過專利巴
專利巴受里數收費表有上限
就算夾夠30人又到專利巴認為
無利可圖,正如我上面講
RPP找數可以年計算 |
|
|
|
|
大眾OD以專利做,人均成本最低。小眾OD以非專做,相對以專利做資源浪費最少,收高過專利嘅車資又係天經地義,因為咁嘅非專服務比專利更吸引。
|
|
任何變動都會破壞得來不易的生態平衡
|
|
|
講開要搞定制公交,其實以前如果有輪椅客要搭巴士,是否真係要打電話去巴士公司查詢低地台巴士時間表/預約低地台巴士服務?其實特工建議是否咁樣? |
|
|
|
|
香港基本上call車方便價格又唔算太貴,call車又唔會呢度唔去嗰度唔去,以班次為基準嘅預約巴士唔會work㗎啦
甚至其實本來P960 P968就係要做呢樣野,但九巴都放棄咗
反而城巴呢啲系統相對有保證嘅,值得參考小巴,玩停站/走線型預約巴士
落客為主嘅站如果無客到可以提早決定飛站同改走線,例如西消防街無客落就直去港澳碼頭
79X夜間班次視乎情況南昌後直接番甘泉街,970X視乎情況直飛旺角甚至長沙灣
反正本身車長同主任之間都盛行呢種文化 |
|
|
|
|
本帖最後由 kitarolo 於 2025-1-5 07:46 編輯
我用綠Van 505為例
一定程度上係73A北區
縮減服務範圍後而開辦
現時505已經貴過73A好多
假如505要夠客才開出
即使設立On demand等於
叫客唔好搭,自己轉車咪得囉...
小巴可以話客量門檻低
或鄉郊等道路祗限較小型
車輛,但同時存在營運商眾多、
實踐上佢嘅利益層次需高過專巴
再舉例如20R可反對275R
做埋星期六,但亦有意見反問
九巴是否願意做埋一至五,咁
成條20R進智話放棄都好閒
如特工引例嘅A17用小巴做
會衍生無行李架與上唔到輪椅 |
|
|
|
|
支持由P960 P968做起 佢哋唔成團都仲有正線可以補返 |
|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