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kitalk.net 香港交通資訊網

 找回密碼
 會員申請加入
搜索


(B0)香港巴士車務及車廂設備 (B1)香港巴士廣告消息/廣告車行踪 (B2)香港巴士討論 [熱門] [精華] (B3)巴士攝影作品貼圖區 [熱門] [精華] (B3i)即拍即貼 -手機相&翻拍Mon相 (B4)兩岸三地巴士討論 [精華] (B5)外地巴士討論 [精華]

Advertisement


(B6)旅遊巴士及過境巴士 [精華] (B7)巴士特別所見 (B11)巴士精華區 (B22)巴士迷吹水區   (V)私家車,商用車,政府及特種車輛 [精華]
(A6)相片及短片分享/攝影技術 (A10)香港地方討論 [精華] (A11)消費著數及飲食資訊 (A16)建築物機電裝置及設備 (A19)問路專區 (N)其他討論題目  
(F1)交通路線集思建議區 (C2)航空 [精華] (C3)海上交通及船隻 [精華] (D1)公共交通有關商品 [精華]   (Y)hkitalk.net會員福利部 (Z)站務資源中心
(R1)香港鐵路 [精華] (R2)香港電車 [精華] (R3)港外鐵路 [精華]   (O1)omsi討論區 (O2)omsi下載區 (O3)omsi教學及求助區
(M1)小型巴士綜合討論 (M2)小型巴士多媒體分享區 (M3)香港小型巴士字軌表        
 

Advertisement

 

hkitalk.net 香港交通資訊網»論壇 (B) Bus 巴士討論區 外地巴士討論 (B5) 全球大眾運輸最強城市出爐,新加坡拿下第一名! ...
開啟左側

全球大眾運輸最強城市出爐,新加坡拿下第一名!

  [複製鏈接]
cx838 發表於 2025-9-29 09:49 | 顯示全部樓層

                                    Advertisement



VA73@2A 發表於 2025-9-28 23:59
之前曾經有,不過2002年地鐵通到去機場之後取消咗

同時亦都衍生咗機場巴士無行李架呢個問題,直到今年先 ...

新加坡的機場巴士,當年的,係用類似目前馬拉霸王車的車黎行,9座位,繞路去唔同酒店
s3n370 發表於 2025-9-29 22:53 來自手機 | 顯示全部樓層
jpoon 發表於 2025-9-28 16:10
完整列表

https://www.oliverwymanforum.com ... -index/ranking.html

北京嘅評分都唔係標青,睇埋深圳都未必好大突破。
VA73@2A 發表於 2025-9-29 23:05 | 顯示全部樓層
魔雪巴士頻道 發表於 2025-9-26 16:16
仲要成個新加坡都冇N車
miss咗尾班就閣下自理

以前就算有都係星期五、六、日先有車,仲要淨係開凌晨早段

平日都係閣下自理
jpoon 發表於 2025-9-30 02:38 | 顯示全部樓層

                                    Advertisement



s3n370 發表於 2025-9-29 22:53
北京嘅評分都唔係標青,睇埋深圳都未必好大突破。

唔睇埋上海?上海評分起碼高過北京
深圳近年起唔少單車徑(當然都有唔少電動車用),鐵路近年亦投入唔少,周圍都有共享單車,甚至連電動車都有共享電池,比亞迪又響深圳有廠同測試基地,呢幾方面應該都會高分
http://jpoon9394.blogspot.com/
s3n370 發表於 2025-9-30 16:30 來自手機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s3n370 於 2025-9-30 08:33 編輯
jpoon 發表於 2025-9-29 18:38
唔睇埋上海?上海評分起碼高過北京
深圳近年起唔少單車徑(當然都有唔少電動車用),鐵路近年亦投入唔少 ...

齋計硬件的話,東亞城市基本上係贏成條街。

大陸城市嘅公共交通基本上係公營,通常全公營點都會有唔同程度嘅整合,
呢點係內地城市較弱嘅一環。
方便來自其他地方嘅乘客搭車,香港都係啱啱追到,內地就真係要多加努力
cx838 發表於 2025-10-2 09:40 | 顯示全部樓層
s3n370 發表於 2025-9-30 16:30
齋計硬件的話,東亞城市基本上係贏成條街。

大陸城市嘅公共交通基本上係公營,通常全公營點都會有唔同程 ...

以公共交通黎計,都係得上海和北京入流。最起馬北京全市和上海市區內的路線,基本上冇人用
手機外放聲音。同埋,班次叫做密。但北京巴士方面,因為多左地鐵通車,其實都疏晒架啦。

上海巴士的座位編排會比北京好一些。而上海到現在還保留司機+乘務員制度。像松沪線,一車有
兩個司機,去程由A司機駕駛,B司機去中門的乘務員專座負責按鍵收適當車費,讓乘客掃碼,刷卡
或現金付車費,最低車費只是 1 元。因為巴士車程過長,大約2小時15分至3 小時,有時候甚至在中途
更換司機,讓司機不會疲勞駕駛。這線也是我在上海較喜愛的路線,從佘山地鐵坐去佘山公交站,然後
行上山去聖堂。

上海和北京一般公交都已經全低地台化,容許一至兩名輪椅人仕登車。

反觀深圳,公交服務其實只停留係香港70 - 80 年代水平,他的地鐵線係多,但係華而不實,好多地鐵線
中段時間載空,人口變化也令需求改變,以前好多人坐的東公西公,現在搵班車要企,一日都係搵到20班左右,
好多時都係半車以下的人乘車,深圳巴士集團的路線更差,市區線好多有客有用的,取消,唔做。留返的
線載客又唔多。低地台巴士的比率,連二線城市都比他多。而深圳地鐵也有很多大而無當的轉車站,基本上在
浪費資源。

以公交資源黎計,路線覆蓋率,鐵路班次等等,新加坡根本輸晒的,所以這些排名,都係得淡笑好了。

LN9267 發表於 2025-10-2 17:17 | 顯示全部樓層

                                    Advertisement



本帖最後由 LN9267 於 2025-10-2 17:18 編輯
dennis28a 發表於 2025-9-28 18:09
Distance Based Pricing 香港無可能做到
咁做等同要令香港巴士引起為傲市場機制直接玩完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xPhNK8M_Eg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Y65MF6NwAo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0L6agtzpcA

看回歷史,按距離收費在2010年開始,2013年190就是很多人坐但SMRT派不足車,弄到14輛單層巴士到站也很難上車,師兄分析原因就令我恍然大悟了。
其實現在LTA有進步,開多了繁忙時間組屋區來往市區的特快巴士路線,希望他們繼續努力吧。




愛車:九巴ATE189(LN9267)、新巴5787(VX1817)
LN9267 發表於 2025-10-2 17:27 | 顯示全部樓層
VA73@2A 發表於 2025-9-29 23:05
以前就算有都係星期五、六、日先有車,仲要淨係開凌晨早段

平日都係閣下自理

疫情期間取消了深宵巴士,見社交網站提及巴士和地鐵加價時,也有居民留言想恢復深宵巴士服務。

其實樟宜機場作為世界數一數二的機場,很應該有通宵巴士服務去市區,例如36是否可以開N車版本呢?
愛車:九巴ATE189(LN9267)、新巴5787(VX1817)
castanopsis 發表於 2025-10-8 09:23 |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castanopsis 於 2025-10-8 09:24 編輯
dennis28a 發表於 2025-9-28 18:09
Distance Based Pricing 香港無可能做到
咁做等同要令香港巴士引起為傲市場機制直接玩完

唔太同意
香港收費系統太複雜
作為巴迷我都搞唔清楚啲轉乘,普通乘客一舊雲,遊客更加滿頭問號
無人搞得清,然後重組既時候煩到嘔,係一大弊病

我會覺得,香港私營最大既好處係定線/班次之間既競爭,而唔係價錢
欠缺跨公司轉乘優惠,造成壟斷,係缺點而唔係優點
乘客搭咗幾長,相關巴士公司就收返幾多錢,好公道

低客量路線入不敷支蝕錢,宜家都已經係
單純改收費系統,但維持路線專營權 同 定線既自由度
唔會影響賺錢蝕錢線之間既cross subsidy
如果擔心短途線俾長途線搶客,大可以分返兩套收費系統
但無論如何都唔應該搞到宜家咁複雜,部分短途客挨天價,然後又有其他長途線過平無心做

另一個問題係 All Door Boarding 日日搞到客亂上落車,效率極差 連班司機都唔想用第二道門貼第三道門上客

新加坡其實主要都係 前門上、後門落
但佢前門分開兩部拍卡機,兩個stream,變相上客快咗1.5-2倍
Dwell time整體係短過香港


亦可以想像香港263呢啲case,可以四部拍卡機一齊上客,會節省唔少時間


s3n370 發表於 2025-10-8 19:01 來自手機 | 顯示全部樓層

                                    Advertisement



castanopsis 發表於 2025-10-8 01:23
唔太同意
香港收費系統太複雜
作為巴迷我都搞唔清楚啲轉乘,普通乘客一舊雲,遊客更加滿頭問號

收費架構其實會影響路線網架構,好似新加坡預客轉上轉,
不論路線定係架車本身,情願安多條梯加多度門犧牲載客量,
就係方便多客上落轉車。

同香港每程收一次錢、夠客就開直車、路線唔去到載空都係減班了事,
儘量減少要轉乘已經好唔同。

好似你話怕濫用長途車短搭而整多層架構就係副作用。
而整多層架構一樣會令件事複雜佐

香港頂多係轉乘優惠複雜,但另一角度諗,除咗幾條主要公路嘅大型轉乘站外,
不嬲都係每程車俾一次錢,收順佐咪當有賺。

新加坡按距離收費係公道,不過都係煩,
一要轉車咪一樣要睇咁多程計加埋搭佐幾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會員申請加入

本版積分規則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站規|清理本站Cookies|hkitalk.net 香港交通資訊網

GMT+8, 2025-10-14 16:0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