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z 發表於 2025-9-21 23:59
乜野成功爭取? 政府講要增加舊區重建誘因, 講降門檻加甜頭都講左好幾年, 公開或透過消息人士向傳媒放風都 ...
唔好論識唔識先,你自己講嘅野本來就係矛盾百出。
更唔好講屋宇署果段講到1999。
既然決定要重建,你又話維修貴,甚至你响#30質疑“2000年代後再做大維修,
你唔通覺得可以徹底undo左D暗傷?”。
咁點解等重建嘅樓唔係拆佐佢,而仲要維護呢?
可能你會話有D樓仲响收購嘅拉鋸階段,咁問題就黎啦,如果維修真係咁貴,
正常收購方將維修嘅筆直,撥去收購價度買埋剩低果份咪仲有so?咁仲會出現拉鋸嗎
再唔係維修本來就唔係真係咁貴,咪繼續拉鋸。
三樣是但一樣你都自打咀巴
樓面不變人口少佐,小學計數的確係平均住用空間大佐嘅。
但係小學會唔會計負擔能力、空置單位呢?
政府仍然維持人口會繼續增加呢個目標,仲繼續搶人才,
呢D係咪剩係小學數咁簡單?
至於單位增加問題,明明回應緊房署屋邨,你拎旺角劏房林立重建去反駁係乜玩法?
返正題,開頭討論提升地積比,我嘅著眼點係如何執行
(平白俾、你提及嘅收購完先至有、甚至政府提嘅可轉移、可換錢),
以及潛在問題(收購價會提升而抵銷提升地積比嘅好處)。
討論政策可否達到目標嘅基本動作。
“成功爭取”大大個括號擺明唔係認真,
諷刺緊呢樣野同你提倡嘅風馬牛不相及,你居然咁認真回應
你識幾多都好,搞唔掂理解同埋犯駁,好大鑊架喎。 |
|
|
|
|
本帖最後由 s3n370 於 2025-9-23 10:49 編輯
黎到呢度唔爭在講埋活化、維修同房署自己做維修嘅分別
活化任何大廈,都要按活化時嘅消防、建築物條例(如無障礙通道)去活化
貴係貴在擴闊通道加斜台升降機就要打打拆拆,再加無數咁多消防裝置。
相反維修只需要回復番興建一刻嘅規格就可以。
咁多年無整,就算唔計爛佐唔理會爛得再快D,剩係累積嘅問題一鋪過執就梗係貴,
定期整就唔係果回事。
點解要提埋房署,房署嘅“維修”,好多時係介乎整番好同活化之間。
除咗石屎剝落漏水等係人都要整嘅項目之外,房署不嬲都會在可行範圍內,
定期為現有屋邨提升到最新嘅標準。
例如舊陣屎公用廚廁盡量改番入單位裏面、
舊式蹲廁同你轉座廁、唔少舊式無升降機嘅大廈加升降機、
舊時唔係層層到嘅升降機,房署同你改到停多幾層。
為單位改到無障礙規格就更加唔駛提。
舉個例,蘇屋邨嘅升降機起果陣,樓宇入面兩部升降機係每三層先至停一停,
即係得三分之一樓層有電梯到
上世紀九十年代,房署更新升降機時,順手將其中一部改停其他樓層,
多三分之一樓層有升降機直達。
去到廿一世紀,再為無升降機嘅杜鵑樓興建電梯塔,順手加高圍欄至今日嘅標準。
甚至部分嘅樓宇,唔難改都儘量加無障礙通道,不過以蘇屋邨嘅地勢,
要全面起無障礙通道嘅工程就大囉。
又例如白田邨、牛頭角一類同年期嘅單位,單位入面嘅廳去廚廁要落一級,
剩係要令單位內都無障礙,又係大工程到同拆佐佢無分別。
無記錯蘇屋邨都係。模範邨就真係唔知。
仲有冇邊D係咁歡迎提供。
所以房署話維修唔合效益,係計哂呢D升級,一般私樓業主自己on discretion鐘意先至做嘅事。
所以拎房署條數去講私人樓,完全係九萬丈遠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
|
|
|
本帖最後由 Toz 於 2025-9-23 19:38 編輯
1. 重建前長期唔維修,未到清拆就有機會冧石屎,出左事你負責?不論成本幾高都要確保安全,明知道整完好快拆政府都要整
2. 總有傻仔覺得大維修可以做到翻新活化果種程度,活化有需要時可以全座樓內外都剷到見石屎,究竟邊座舊樓大維修可以做到呢個程度?做唔到點樣徹底處理D暗病?已經有人話整完反而開始滲水,滲水會唔會影響壽命呀?你保證入面D 鋼筋無長期濕水?
3. 屋署既樓維護得比舊區批所謂既商住樓好,起碼無嚴重僭建,財大氣粗既屋署都覺得要重建,唔通果批商住樓可以靠小業主有限錢維修頂住?你知道要每戶出二三十萬有幾難?個個都想平,唔好話戶內,外牆都唔會同你仔細驗有無結構問題,直接吊車上防水層就算,你居然覺得大維修可以解決幾十年不管不顧既暗病,天唔天真D
4. 你講到屋宇署好似小學生思想咁簡單,我相信只係你自己無法去做複雜既思考,如果你係攞牌既,我絕對唔會住你有份參與發展既樓
5. 只要有充足供應,長遠租金同樓價都會跌,自然就會住大左。八萬五政策只係行左幾年,你知道有幾多之前住劏房甚至籠屋既人上左樓?政策幾乎消滅劏房需求,七八十呎既劏房五六百蚊,尺租比細單位仲要低,好多原本既劏房改返做普通單位,一級一級將租金拉落去,大把人細屋搬大屋
係,你可以好短視咁話就算宜家起多D樓無用,樓價租金唔會聽日就跌,現實呢?你去望下05到07年既租金樓價先講啦,2005年香港經濟增長7.3%, 2006年6.8%, 2007年 6.3%,相信2010年後無邊年更高,點解租金樓價咁平穩?相反08 09年加埋係零增長,你知道樓價升左幾多?07年120萬樓,09年可以升到180~200萬
|
|
|
|
|
本帖最後由 s3n370 於 2025-9-23 13:14 編輯
Toz 發表於 2025-9-23 11:06
1. 重建前長期唔維修,未到清拆就有機會冧石屎,出左事你負責?不論成本幾高都要確保安全,明知道整完好快 ...
1. 而家講緊所有樓要強制檢測同維修,你就滑坡到無整嘅樓。就算唔拆住,租鋼架臨時支撐唔得架?你見識過狀況差嘅樓照計見唔少架?
2. 除佐第1點滑坡謬誤,本身都自相矛盾---
唔好話好多時家居裝修,都要搬去第二度暫住。
你唔會認為結構維修可以唔駛?
既然活化係可以開哂結構整,搬佐出去再用活化嘅技術整可以有乜障礙?
石屎樓鋼筋濕就會生鏽,生鏽就會發漲,一漲就會迫裂石屎。
呢D唔係專業人士都講得出,尤其是揭發“鹹水樓”,或者重溫歷史果排。
請問唔識嘅人,憑乜考到個牌去驗去簽字呢?一般人唔識驗唔識點整唔緊要,麻煩搵個識嘅。
3. #62講佐,累積多年嘅問題要一舖過整就梗係貴,之後呢?
睇番你自己嘅論據,就算你識都講到自相矛盾,
再唔係大纜扯唔埋馮京作馬涼求求其其,
恐怕係你自己就係咁嘅人,再覺得人地都係咁。
4. 屋宇署從來只係睇樓宇安全,重建策略地積比通通唔關佢事。
亦唔知你憑乜搵個稻草人出嚟,只有你先至將責任擺哂落屋宇署度。
你嘅邏輯就有如有警察天眼再做佐十萬樣防止罪案措施,
總會有罪案發生架。你就用有罪案發生,去認為以上做嘅野係廢係天真嘅。
有醫生都間唔中醫死人,搵醫生醫係天真無用嘅
都唔緊要,至少大家真係見到罪案、日日有人死,
你成日叫人睇下幾差嘅樓,但係問你差嘅樓真係有幾差,
講多句都無喎。
5. 供應多佐只係影響樓價同住幾大嘅一個條件,而唔係唯一。
香港嘅樓價近廿年除佐供應,更大嘅因素係美國量寬令資金泛濫、
內地經濟週期、投資及走資需要。
所以我都只係話放寬地積比,距離住大D仲有好多步。
即使撇除呢D因素,剩係考慮地積比,再好似“簡樸房限最低面積,
你點限買家租客塞幾多人落去?
外國即使有最低住用面積,都只係限到業主出租時唔可以明知租戶擠迫,都租俾佢。
不過之後租客係點係管唔到。
業主自住就更加管唔到。
|
|
|
|
|
本帖最後由 Toz 於 2025-9-23 22:13 編輯
1. 市建局連就快重建既樓都會資助維修, 避免發生危險, 夠未? 其他野洗唔洗當你讀緊幼稚園畫公仔畫到出腸? 唔該唔好用舊樓仲有維修去支持佢地唔洗重建.
2. 離地到白痴既論點. 有幾多舊樓住戶做大維修時會搬走? 你座樓做大維修時你搬唔搬走? 業主會唔會同租客講大維修呢幾個月唔洗交租你地搵另一個地方暫住?
美孚新邨宜家真係有幾期做緊大維修, 清空左未? 硬係拗大維修等於活化, 你有無病?
3. 唔該你面對現實, 舊區大量所謂既商住樓係幾十年嚴重僭建同日久失修後,去到2000年代都只係做最基本既大維修,你幻想中一大舊錢投落去整掂佢, 完全不存在係現實,有咁多錢人地晨早換左樓, 仲要咁Q多戶每戶都肯出咁大舊錢, 發夢無咁早
搵齊人講掂數大部份住戶都肯出錢整外牆防水,整防火門同換來去水都偷笑了, 最多咪就係換埋升降機, 舊到手動開門果種先換
結構暗病? 見到都要問下你有幾多budget, 見唔到就算數
批蕩由天花板裂到落地板,或者直接拱起左,大把住戶闊路懶理,油返靚少少算數
要佢地出一大舊錢, 仲要佢地搬走最少幾個月去翻新? 你覺得可以既, 下次參與相關工程可以試下要求住戶咁做, 睇下幾耐比人炒
4. 即係你對屋宇署既認知係,發展局問屋宇署舊樓現時狀況同預測將來維修既成本效益會唔會比重建高,屋宇署會扮聽唔到,唔比料發展局, 等發展局只係靠外部諮詢自己搞個舊區重建策略出黎?
邊個當屋宇署係呢D傻仔,邊個就係傻仔
5. 無供應乜都係假。現實就係08年上半年供應一斷租金樓價都狂升,其他同05-07年無乜分別。你唔食飯會死,咁係咪只有水你都唔飲?點解唔係先飲水再搵食?咁都唔明,如果你有牌,咁就真係client既災難
|
|
|
|
|
Toz 發表於 2025-9-23 14:03
1. 市建局連就快重建既樓都會資助維修, 避免發生危險, 夠未? 其他野洗唔洗當你讀緊幼稚園畫公仔畫到出腸? ...
1. 麻煩睇番#61嘅第二段,唔想reloop
2. 要搬離單位暫住裝修、維修只係最壞情況。有需要整嘅地方唔大時,又點解要搬?
正如活化見無問題嘅地方,唔通都會夾硬整,無喇喇多撻喇?
3. 明知有問題唔去理係業主問題,咁增加罰則咪就係阻嚇更多人唔好唔理囉。
同埋你口口聲聲講嘅暗病係乜暗病呢?
但係講得暗病,轉個頭講哂D明顯到乜微兆咁矛盾?
有所謂嘅暗病,咁#4入面嘅屋宇署係點做assessment嘅呢?
4. 你都證實佐屋宇署只管樓宇安全(按樓宇狀況發出命令都係樓宇安全範疇),
重建及放寬地積比唔關佢事。
5. 而家係講緊增加減少而唔係有無,將件事推向極端無助討論。 |
|
|
|
|
本帖最後由 Toz 於 2025-9-23 23:01 編輯
1. 你個61根本唔make sense。定期維修係安全需求,市建局對就快拆既樓都會做維修。唔代表維修比重建更有成本效益, 不論有無成本效益, 唔整犯法. 裕民坊最後拆果排樓, 拆之前幾年就整過一鑊.
2. 不論狀況需唔需要搬走, 唔會有住戶搬走, 除非屋宇署黎封樓. 你唔好假設因為無需要所以住戶先唔搬走. 完全離地. 一係就搵人出錢集中業權再清空翻新, 不過咁樣整有無肉食? 香港拆左既舊樓遠遠比徹底翻新既多, 已足夠說明情況.
3. 現實同你吹既差天共地. 屋宇署要求既大維修並唔係徹底翻新. 有人話整完牆滲水, 呢D咪就係好普遍既暗病, 你根本唔敢正面回應, 只係耍太極
4. 發展局推動舊區重建問唔問屋宇署意見?屋宇署覺得舊樓好掂,發展局點解要加快重建?
5. 算把啦你. 邊個傻仔推向極端? |
|
|
|
|
本帖最後由 s3n370 於 2025-9-23 16:17 編輯
Toz 發表於 2025-9-23 14:50
1. 你個61根本唔make sense。定期維修係安全需求,市建局對就快拆既樓都會做維修。唔代表維修比重建更有成 ...
1. 即係你都認同維修係有用啦。
但係你啱啱先至質疑我“幻想去投一大舊錢整掂佢喎”
2. 需唔需要搬係師傅同住客傾。住客唔駛搬就整到你憑乜話係假設?
就算搵師傅黎整小小野,你唔會唔按師傅嘅需要騰空地方/郁一郁D野架?
3. 明明係講緊大維修,#62已經係講佐維修只係整番好,回復原有嘅狀態,係你要推到徹底翻新。
再者,你仲未答我有乜活化/或者呢度講嘅徹底維修嘅技術,
有障礙應用唔到落大維修度?
4. 講過無數次,結構值唔值得整只係考慮重建嘅其中一個因素而唔係唯一。
值唔值得已經係經濟考量,同你滑坡結構有危險已經係兩回事。
而我早前已經提過重建、樓宇維修以至活化都係政府推動,
說明根本唔係非此即彼。
5. 其實你提嘅野,受多個因素左右。一路以黎你只係cherry picking。
唔知你有冇聽過,去到要人身攻擊果陣,其實只係反映佐你辭窮理歪?
其實材料力學全部都係科學,講數字講技術。你一時講數字一時訴諸感覺,
龍門任搬點做野架?
|
|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