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復 48# 的帖子
問左 CS, 第 1 程扣正價, 轉站, 第 2 程補扣返多 d |
|
|
|
|
原帖由 wong 於 2007-11-23 00:48 發表 
朗屏->銅鑼灣
而家:
$20(自悠通)+$5.1+$5.1=$30.2
合併後:
$17.2+$17.2=$34.4
冇平到,仲貴左....................
自悠通可以玩到 2007 年 12 月 31 日 |
|
|
|
|
六億之數字哪裡來?我看到的是減費每年少收六億,合併節省四億五千萬。
原帖由 053h4 於 2007-11-22 23:33 發表 
人地合併節省6億成本, 並能持有大量土地作發展,
原來對大部份乘客而言
公平的車費只是平幾亳子
另外, 通賬原來同地鐵成本有直接影響
當然, 政黨為通過而通過, 也可能為政冶冷感的香港人所接受 ... |
|
祺人祺事 是神奇技倆
|
|
|
原帖由 053h4 於 2007-11-23 01:18 發表 
資料有誤, 在此致歉
當然, 如困地鐵是在考慮月票因素後, 地鐵能長時間維持6億的票價回贈, 實在是值得高興
可惜, 事實是不是這樣?
另外, 地鐵表明減價不是因為過去通縮
是因所謂協通效應
而地鐵未來又可以通賬自 ... 邊個話地鐵可以任佢加任佢減冇王管? |
|
今期流行:690是原罪
|
|
|
原帖由 053h4 於 2007-11-23 01:18 發表 
而地鐵未來又可以通賬自動加價
可謂同巴士公司一樣....
巴士公司的加價, 都話要經政府以多可理由(包括可加可減)考慮
而地鐵則無人管
請閣下分清楚,九巴上次要求加價是要求政府不在「可加可減機制」下加價9%,
即是在政府批准下免除「可加可減機制」而需經過政府的一關,所以政府才會表明需要考慮。
不過,港鐵及其他巴士公司未來通賬而加價的情況,
是在「可加可減機制」下進行調整,而非無人管。
[ 本帖最後由 dennis28a 於 2007-11-23 01:35 編輯 ] |
|
|
|
|
原帖由 053h4 於 2007-11-23 01:26 發表 
在不用政府批淮下, 自動按可加可減機制下, 高達5%的彈性
我個人覺得分別不大lor
地鐵的車務表現在通縮下持續向好
個人唔認為通賬同地鐵票價有直接的關係 ...
兩鐵未合併前,地鐵已經有票價自主機制等佢可以加價,佢有冇加到丫結果? |
|
今期流行:690是原罪
|
|
|
原帖由 053h4 於 2007-11-23 01:26 發表 
在不用政府批淮下, 自動按可加可減機制下, 高達5%的彈性
我個人覺得分別不大lor
地鐵的車務表現在通縮下持續向好
個人唔認為通賬同地鐵票價有直接的關係 ...
個人歸個人,事實上,成本與票價有直接關係。
小弟不見得在油價上升下,對港鐵的成本沒有任何影響。
(當然,除非港鐵不用任何石油副產品,否則成本一定按通脹上升) |
|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