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請勿下車 於 2008-8-2 13:13 發表 
有聽過話當年九龍灣站原本係想起係地面
類似大埔墟(/紅磡?)咁車廠側面(入面)起埋站
經依家彩虹入九龍灣車廠既隊道去彩虹之後既地方
後來好似又係填海問題唔做(但,填海個位有咁入咩?雖然聽過以前牛頭角道就係海傍...)
唔知係真係假啦...
如果係填海問題唔做, 應該連車廠都起唔到喎
我諗到有兩個可能性:
1)車廠側面路軌預留給將來路線的九龍灣總站,路線經彩虹及鑽石山往其他地方。
2)傳聞九龍灣地面-彩虹的一段隧道穿過鬼門關,不利列車頻頻穿越,需另開隧道來往九龍灣-彩虹,因此改道造成九龍灣站架空。 |
|
|
|
|
原帖由 barking 於 2008-8-2 15:30 發表 
如果係填海問題唔做, 應該連車廠都起唔到喎
我諗到有兩個可能性:
1)車廠側面路軌預留給將來路線的九龍灣總站,路線經彩虹及鑽石山往其他地方。
2)傳聞九龍灣地面-彩虹的一段隧道穿過鬼門關,不利列車頻頻穿越,需另開隧道來往九龍灣-彩虹,因此改道造成九龍灣站架空。
首先,先解釋我所知的彩虹站中間月台至九龍灣車廠的設計。
在興建修正早期系統時,原則上該月台及路軌是用作東九龍線進出九龍灣車廠之用。
(在設計中,東九龍線沿途並無設置任何車廠,因此有獨立通道往返車廠)
所以,原則上由鑽石山站的東九龍線路段至九龍灣車廠中,近乎與觀塘線路軌並無關係,
以免因觀塘線出現問題令東九龍線癱瘓(反之亦然)。
由此推論,似乎是與此問題有一定的關係。
(而所謂的鬼門關,全是無理據的荒謬之談)
至於填海問題,有半個九龍灣車廠都是後期發展九龍灣車廠填出來,
當中也有一部份為早期興建觀塘道而填出來。
原則上而言,九龍灣車廠均是位於填海地上,但相信與九龍灣站架空無關。
[ 本帖最後由 dennis28a 於 2008-8-2 18:02 編輯 ] |
|
惡意回復是不道德的行為。
|
|
|
原帖由 timmylee 於 2008-8-2 14:10 發表 
我又記得係:
原先地鐵設計延線唔到調景嶺,
之後政府想發展油塘/調景嶺, 所以就改路線, 經調景嶺入將軍澳.
首先,觀塘線的原設計由此至終都是希望以油塘為終點站。
至於往藍田上山入將軍澳方案,大多是在東隧未通車前才有出現。
但自從東隧延線落實後,藍田站亦早已落實,大大限制將軍澳延線的設計,
因此由 1980 年代早期起,決定由藍田經調景嶺入將軍澳。
再者,調景嶺發展計劃是因為將軍澳新市鎮可容納人口大增而決定,
更迫使將軍澳區有必要興建鐵路。
(否則,一個只有 25 萬人的新市鎮根本無可能會起地鐵,後來大增至 40 萬人才有預留地) |
|
惡意回復是不道德的行為。
|
|
|
當年政府是否曾經考慮過將觀塘線興建成為一條9字型的路線?
以我所知, 交接點好像是牛頭角.
但牛頭角站怎樣多建兩個月台? |
|
|
|
|
原帖由 4437 於 2008-8-2 18:54 發表 
當年政府是否曾經考慮過將觀塘線興建成為一條9字型的路線?
以我所知, 交接點好像是牛頭角.
但牛頭角站怎樣多建兩個月台?
是有,不過完全與本文無關,請翻舊文並另開文。 |
|
惡意回復是不道德的行為。
|
|
|
原帖由 JX9097 於 2008-8-1 11:45 發表 
但係相信港鐵唔會用咁多錢走去做咁多嘢
就係為咗翠林班乘客(冇乜利益誘因)
而且康盛依然冇港鐵
但係巴士服務將會進一步cut
對康盛而言,真係唔起好過起la... ...
離題一講:馬鐵通車後,沙田一D馬鐵都唔到既地方又係咁,馬鐵帶黎既方便就冇,(本身已經唔多掂既)巴士削班就鑊鑊中 |
|
|
|
|
DELETED
[ 本帖最後由 acctlkk 於 2008-8-9 00:49 編輯 ] |
|
|
|
|
原帖由 JX9097 於 2008-8-1 11:45 發表 
但係相信港鐵唔會用咁多錢走去做咁多嘢
就係為咗翠林班乘客(冇乜利益誘因)
而且康盛依然冇港鐵
但係巴士服務將會進一步cut
對康盛而言,真係唔起好過起la... ...
話說屋企人有親戚既子女,o係2002年左右做區議會(定唔知議員)既助理
收到風話有人提議過起扶手電梯上山,不過地鐵唔啋佢
利益誘因其實咪又係地皮
OT一講:基本上就算有冇地鐵,山上交通都唔會有得點改善嫁啦
山下班議員擺明就係人多蝦人少,例子都有唔少,你同我都好清楚
[ 本帖最後由 ~誰@359~ 於 2008-8-9 11:25 編輯 ] |
|
字大只顯得人自大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