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h2o 於 2008-8-29 23:12 發表 
有 ...... 幾多? 仲要足以支持到今日的規模 wo (規模小的車票一早已被某鐵路公司取消晒 ).
冇輕鐵轉乘根本做唔成 (做得成都唔做唔耐啦), 除非有朝一日每日有幾萬人從西鐵站出發, 不需輕鐵接駁. 這應該係幾多 ...
就係因為鐵路公司知道冇"輕鐵轉乘"就ATTRACT唔到D人
所以咪要當一個bonus加lor.. |
|
|
|
|
你話:
西北鐵路=西鐵
西北鐵路=/=輕鐵
輕鐵車票是根據西北鐵路條例發行
請問你想講咩? |
|
|
|
|
原帖由 hksf 於 2008-8-30 07:26 發表 
西北鐵路=/=輕鐵?
西鐵線比輕鐵線遲15年通車
早係"漢堡飽"logo 年代,
輕鐵車票已經係根據"西北鐵路附例發行"
睇黎你都係睇唔明我講咩,亦睇唔明人地講咩,
總係要我地長篇大論解釋比你聽。
話說係輕鐵(Light Rail)興建時,本身依個系統係香港西北面的一個獨立鐵路系統(係當時而言),
引致當年政府邀請不同公司參與營運時,整個計劃命名為「西北鐵路計劃」,
所以在通車時亦順理成章係法例上命名為「西北鐵路附例」。
不過,整個「西北鐵路附例」只適用於九鐵在新界西所營運輕鐵及輕鐵接駁/輔助巴士服務(西北鐵路及西北鐵路巴士服務),
假若九鐵的重型鐵路延伸至新界西,「西北鐵路附例」將不適用於西北鐵路(輕鐵)。
而在 90 年代,政府又建議一系列的鐵路發展計劃,
當年比較重要的是兩條貫通新界新市鎮至市區的鐵路走廊(西部走廊及東部走廊),
西部走廊是指由新界西的天水圍至市區(即現時西鐵)
而東部走廊是指由新界東的馬鞍山至市區(即現時馬鐵及沙中線的大圍至紅磡段)。
所以,由此至終,西鐵的正稱為西部走廊,反而走去用西北鐵路形容西鐵,理論上是不合理既做法(曾經有段時間依合理化,見下段),
儘管輕鐵比西鐵早通車幾十年,西鐵根本唔屬於西北鐵路(輕鐵)的任何一部份,
輕鐵車票用番《西北鐵路附例》發行,西鐵車票用番《東鐵和西鐵車票發出及使用條件》發行,
更加同西部走廊(西鐵)比西北鐵路(輕鐵)遲通車無關。
明明西北鐵路(輕鐵)同西部走廊(西鐵)係兩個鐵路系統,我都唔明點解硬係要將西北鐵路自行亂簡稱為「『西』北『鐵』路」依個錯誤概念,
不過無奈地,現實上政府曾經用過依個「『西』北『鐵』路」概念,直至西鐵正式通車後,終於無再亂將西北鐵路(輕鐵)與西鐵混淆,
而在合併時,更完全糾正依個問題。
[ 本帖最後由 dennis28a 於 2008-8-31 03:05 編輯 ] |
|
惡意回復是不道德的行為。
|
|
|
原帖由 h2o 於 2008-8-28 23:54 發表 
講到尾, 你依然覺得輕鐵只係 "接駁優惠lor", 而唔係日票的重要組成部分, 咁之前咁多野真係等如冇講過
你諗下呢個年頭仲有邊張信用卡冇優惠又會多人用? 可以理解得到, 雖只叫優惠, 但其實亦係重要的一環, 唔可能當成可有可無就咁算呀嘛 ......
根本就係一個雞先蛋先o既問題
就好似$300 買部printer,
你覺得係買墨盒送printer?
定係買printer 送墨盒?
[ 本帖最後由 hksf 於 2008-9-5 08:03 編輯 ] |
|
要求安信兄弟拯救雷曼兄弟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