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ricky 於 2008-9-5 14:16 發表 
但原海濱站的位置是現時快定興建荃灣西站上蓋物業的位置....若海濱站真的興建,物業發展土地便少了很多。
無關係,當年地鐵是建議一站一上蓋物業支持。
所以物業發展土地是不減反增。 |
|
惡意回復是不道德的行為。
|
|
|
原帖由 Kaix 於 2008-9-4 23:50 發表 
我相信地鐵會將西鐵建在大馬路地底及由天耀路進入天水圍直上天水圍北,
也不會強行將西鐵拉往屯門
因為還是要顧及西部外走廊的發展,所以當年無論由那間公司取得西部走廊的經營權,由錦田至屯門之間的走線大體上會一模一樣。
原帖由 ahbong 於 2008-9-4 23:43 發表 
由地鐵經營的西鐵綫
可在荔景同層轉乘荃灣線
但由於要多乘一站及多停一站
行車時間或許只比現時經美孚轉乘快兩三分鐘
值得一提的是,在地鐵西北線的方案中,亦包括將荃灣線由荃灣站起向西延長,包括:
- 位於現時荃灣線掉頭軌的盡頭處 (荃景花園站)
- 位於上花山及下花山的「山中車站」 (西北線轉乘荃灣線)
如採用地鐵西北線方案:
- 前往荃灣、大窩口、葵興、葵芳的乘客,可以在那個「山中車站」轉乘荃灣線(有可能是對面月台轉乘),既省時又方便,而不用像現時美孚站般利用通道轉乘。
- 前往港島區的乘客,在錦田站後會途經「山中車站」、荃灣西、海濱花園,荔景、(南昌可能暫緩興建)、奧運、九龍、香港。
論車程,地鐵西北線方案應該比現時的西鐵轉東涌線或荃灣線的模式快,而且方便得多。
不過當年將項目批給九鐵的主要原因,除了轉乘輕鐵的因素外,政府亦傾向以「區域鐵路網絡」的模式發展西部走廊,其考慮點與沙中線傾向以東鐵過海相似。
但由於地鐵方案下沒有九龍南線
因此在尖沙咀及紅磡沒有與巴士競爭的足夠條件
正所謂針無兩頭利,一程過海還是一程到尖沙咀之間是要作出取捨。若當年政府決定採納地鐵的西部走廊方案,香港的鐵路發展模式會有一點不同,例如:
東九龍線(包括馬鞍山鐵路)有可能同時由地鐵取得興建權,而且很大機會延長至東涌線九龍站的下層預留月台。(利安/烏溪沙--大圍--鑽石山--紅磡--九龍)
西北線前往尖沙咀的乘客,可以在九龍站下層月台轉乘東九龍線。 |
|
|
|
|
原帖由 tonyng 於 6-9-2008 12:56 PM 發表 
因為還是要顧及西部外走廊的發展,所以當年無論由那間公司取得西部走廊的經營權,由錦田至屯門之間的走線大體上會一模一樣。
值得一提的是,在地鐵西北線的方案中,亦包括將荃灣線由荃灣站起向西延長,包括:
- 位於現時荃 ...
就算當年方案屯門至天水圍之間亦有重鐵連接, 天水圍站都係計劃設於天水圍中部,
設於現時位置既原因好似唔太關西鐵拉落屯門事, 而係路軌以北既一些墳地。
另外, 一路都唔太明 西鐵+西部外走廊既安排,
直通運轉??
兩線天水圍做總站??
還是?? |
|
|
|
|
原帖由 tonyng 於 2008-9-6 12:56 發表 
因為還是要顧及西部外走廊的發展,所以當年無論由那間公司取得西部走廊的經營權,由錦田至屯門之間的走線大體上會一模一樣。
值得一提的是,在地鐵西北線的方案中,亦包括將荃灣線由荃灣站起向西延長,包括:
- 位於現時荃 ...
「山中站」是否地鐵計劃的官方名稱? |
|
前荃葵青區居民
|
|
|
原帖由 declan 於 2008-9-3 19:51 發表 
你好像完全混淆了幾個名稱的解釋。
1994 年發表的《鐵路發展策略》,提出「東部走廊」及「西部走廊」
「東部走廊」:改善現有兩鐵設施、東九龍線、將軍澳線
「西部走廊」:港口貨運線、跨境客運服務、新界西北部與市區 ...
圖中的細字是否「蝴蝶灣」、「屯門」、「屯門北」、「洪水橋」、「天水圍」、「朗屏」、「元朗」、「錦田」、「荃灣西」? |
|
前荃葵青區居民
|
|
|
原帖由 ricky 於 2008-9-6 22:55 發表 
圖中的細字是否「蝴蝶灣」、「屯門」、「屯門北」、「洪水橋」、「天水圍」、「朗屏」、「元朗」、「錦田」、「荃灣西」?
「蝴蝶灣」站去左邊? 屯門碼頭一帶無站,客量一定有影響 |
|
|
|
|
原帖由 tonyng 於 2008-9-7 00:55 發表 
「西部外走廊」的走線至今亦沒有大變動,根據深圳當局最近的「西部深港城際線」計劃,仍然經由屯門、掃管笏、欣澳往港島西上陸。
估計是因為深圳市當局根本按照《鐵路發展策略2000》中的長遠方案路線圖,設計西部深港城際線。 |
|
|
|
|
原帖由 tonyng 於 2008-9-7 00:55 發表 
「西部外走廊」的計劃,是屯門、掃管笏、陰澳、大嶼山港口站(近扒頭鼓及現時迪士尼的東面)、青洲站(與西港島線交匯)。
「西部外走廊」的走線至今亦沒有大變動,根據深圳當局最近的「西部深港城際線」計劃,仍然經由屯門、掃管笏、欣澳往港島西上陸。
此外,九鐵在興建西鐵時,亦在屯門站預留了興建第三個月台及第三條路軌的條件,現時我們也可以見到高架橋及月台的預留位。
「西部外走廊」成本之高、服務對象之狹窄,
將會成為香港史上最大的大白象
機場-屯門-深圳西部延線以及將東涌線全線四軌化,
包括青衣站後以2條新路軌經大橋海底連接北大嶼山以達至四軌化,
已經可以以低得多的成本完成「西部深港城際線」 |
|
|
|
|
原帖由 Kaix 於 7-9-2008 09:42 AM 發表 
「西部外走廊」成本之高、服務對象之狹窄,
將會成為香港史上最大的大白象
機場-屯門-深圳西部延線以及將東涌線全線四軌化,
包括青衣站後以2條新路軌經大橋海底連接北大嶼山以達至四軌化,
已經可以以低得多的成本完成 ...
試想像 深圳<>港島 要經洪水橋、屯門、機場、北大嶼山、青衣、西九龍是何其恐怖,
就算唔起西部外走廊, 用番西鐵線經元朗、大欖隧道、荃灣、西九龍出港島都無咁嬲。 |
|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