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黑翼 於 2009-5-25 19:49 發表 
行人通道路途有上落斜位,對有座輪椅傷殘人仕是一場惡夢.
扶手電梯設於行人路上會受天氣因素影響,要經常檢查保養及維修.
升降機未能應付龐大人流.
本人没有詳細說明行人運輸帶需要提供全天候冷氣,路程可以一半未來計劃發展中其他物業內,行人運輪帶盡量減少步行時間為目標.
個人不見得當傷殘人士利用升降機塔後,新的行人通道會有多少上落斜位?
只要在何文田配水庫平台興建上蓋行人通道,再利用升降機前往車站,根本沒有此問題。
另一方面,升降機主要是方便傷殘人士及老人等有需要人士,
其實龐大的人流仍可利用扶手電梯應付,不見得有問題發生。
根據秀茂坪、油塘、耀東、赤柱、半山及其他港鐵行人電梯的經驗,
似乎只要有三組扶手電梯,便可以輪流在非繁忙時間進行保養及維修。
而且閣下提及「受天氣因素影響」,似乎只有全天候冷氣才可避免此因素。
可是,扶手電梯的折舊不止受天氣因素影響,除去天氣因素影響,只要保養不善,也會頻頻出現故障。
另一方面,閣下提及要「盡量保持水平線行人運輪帶地底隧道」,更可證明整條隧道根本要全天候冷氣,
在垂直坡度差異極高的何文田廣場與何文田站,結果要大肆挖空地底空間,
為何不以沿配水庫山坡興建戶外通道,而總是要以高成本興建基全天候冷氣的行人運輪帶地底隧道?
[ 本帖最後由 dennis28a 於 2009-5-25 23:48 編輯 ] |
|
惡意回復是不道德的行為。
|
|
|
原帖由 dennis28a 於 2009-5-25 23:44 發表 
個人不見得當傷殘人士利用升降機塔後,新的行人通道會有多少上落斜位?
只要在何文田配水庫平台興建上蓋行人通道,再利用升降機前往車站,根本沒有此問題。
另一方面,升降機主要是方便傷殘人士及老人等有需要人士,
其實龐大 ...
本人没說港鐵需要全資興建運輸帶,沿線地產商或房協可在發展土地同時提供相關設施,興建運輪帶用地多數在地產商物業範圍內. |
|
|
|
|
原帖由 mmlcs36 於 2009-5-26 13:30 發表 
他們憑什麼來興建運輪帶?
唔通你想香港的屏風樓越起越高?
(以公共空間換更高的地積比率)
一句字講晒"利益"
不過無論運輪帶,行人通道或電梯,只要提升物業價值,地產商自然樂意接受.
何文田站上蓋物業是有高度或密度限制,比鄰土地發展多數會有一定限制. |
|
|
|
|
原帖由 黑翼 於 2009-5-26 12:32 發表 
本人没說港鐵需要全資興建運輸帶,沿線地產商或房協可在發展土地同時提供相關設施,興建運輪帶用地多數在地產商物業範圍內.
若然是這樣,那興建地面通道不是更方便該區居民嗎?
別忘記地底運輸帶到最後都是要興建升降機或扶手電梯駁回地面
而且,地底通道的一個問題,就是關於緊急逃生的因素... |
|
|
|
|
原帖由 teddybus 於 2009-5-26 20:50 發表 
若然是這樣,那興建地面通道不是更方便該區居民嗎?
別忘記地底運輸帶到最後都是要興建升降機或扶手電梯駁回地面
而且,地底通道的一個問題,就是關於緊急逃生的因素... ...
你所指地面通道是對出行人公路嗎? |
|
|
|
|
原帖由 黑翼 於 2009-5-26 21:28 發表 
你所指地面通道是對出行人公路嗎?
甚麼是行人公路?
藍田A出口駁上啟田商場,半山電梯等等應該都是地面通道罷... |
|
|
|
|
原帖由 teddybus 於 2009-5-26 21:44 發表 
甚麼是行人公路?
藍田A出口駁上啟田商場,半山電梯等等應該都是地面通道罷...
我所指平時路政署鋪設的馬路 |
|
|
|
|
原帖由 黑翼 於 2009-5-26 21:49 發表 
我所指平時路政署鋪設的馬路
那可以告訴你,我所指的地面通道不僅是馬路旁的行人路
例子上文已經提及
當然,你要走行人路沒有人會阻止你的  |
|
|
|
|
原帖由 teddybus 於 2009-5-25 19:09 發表 
請問有沒有需要為所謂的跨月台轉乘弄這麼多的功夫?
魚涌站都是接近十字型換乘
除了月台間轉乘稍為花時間外,我又不覺得比起其他站有甚麼更大的問題出現。 ...
我覺得有需要在設計上花點功夫,才方便乘客。尤以老弱婦幼而言。
其實所花的功夫不多,在油塘,荔景都做左,只在定線上稍稍偏移即可,
十字型換乘,轉乘不是稍為花時間,而是極度花時間,
可能你在繁時少用十字型換乘站,魚涌站轉乘所花時間比旺角站轉乘系5-7倍或以上,
建築及維修費亦因長長的人行隧道上升。
人流過於集中亦導致疏散困難。 |
|
煒鑫扮師奶 已經俾人拉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