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sg 於 2009-5-27 12:30 發表 
十字型換乘,轉乘不是稍為花時間,而是極度花時間,
可能你在繁時少用十字型換乘站,魚涌站轉乘所花時間比旺角站轉乘系5-7倍或以上,
建築及維修費亦因長長的人行隧道上升。
何文田站的十字換乘設計與鰂魚涌站完全不同,觀塘線月台及沙中線月台只相差一層,直接以電梯連接,轉乘時間1至3分鐘: |
|
|
|
|
原帖由 黑翼 於 2009-5-26 12:32 發表 
本人没說港鐵需要全資興建運輸帶,沿線地產商或房協可在發展土地同時提供相關設施,興建運輪帶用地多數在地產商物業範圍內.
小弟不是說由誰出資興建,而是閣下的地底運輸帶建議根本是浪費成本,
由誰出資興建的結果也是一樣。
如果是由地產商或房委會發展一個土地項目,根本不會在地底興建運輸帶,
大多只會在垂直坡度差異較高的地方興建扶手電梯,其餘只會興建商場的普通行人通道。 |
|
惡意回復是不道德的行為。
|
|
|
原帖由 |_arco 於 2009-5-27 23:33 發表 
不是島式和側式月台的分別,而是整個換乘站的設計,因為連接兩層月台之間的電梯都設在月台的中間位置,
這樣會令大部份的換乘客轉到另一層月台之後只停留月台中間位置,而不走到月台其他部份,
多人的時候可能會使月台近電梯 ...
講左甘耐,終於有人明白問題癥結所在,
下層月台用島式或側式月台係有分別,
側式月台可以用左右邊做換乘通道,而島式則要多建中間一層做換乘通道。
不過整個換乘站的轉車人流佈局設計,
係存在極大問題,迂迴曲折,塞人,
最後恐怕連基本消防逃生通道長度要求也達不到。
隨時死人的設計。 |
|
煒鑫扮師奶 已經俾人拉
|
|
|
原帖由 sg 於 2009-5-29 12:49 發表 
講左甘耐,終於有人明白問題癥結所在,
下層月台用島式或側式月台係有分別,
側式月台可以用左右邊做換乘通道,而島式則要多建中間一層做換乘通道。
不過整個換乘站的轉車人流佈局設計,
係存在極大問題,迂迴曲折,塞人 ...
從樓上的設計圖來看,似乎僅在站頭和尾各以扶手電梯接駁另一條線的兩個月台
而且若說整個換乘站的設計有問題,個人不見得不同的月台設計會有大分別。
至於消防問題,若然真的不符合消防要求都不會容許這設計通過吧。 |
|
|
|
|
原帖由 teddybus 於 2009-5-29 18:38 發表 
從樓上的設計圖來看,似乎僅在站頭和尾各以扶手電梯接駁另一條線的兩個月台
而且若說整個換乘站的設計有問題,個人不見得不同的月台設計會有大分別。
至於消防問題,若然真的不符合消防要求都不會容許這設計通過吧。 ...
佢個有問題的設計仲深化緊,都未過SSCC 果關。何來通過呢????
[ 本帖最後由 sg 於 2009-5-31 01:02 編輯 ] |
|
煒鑫扮師奶 已經俾人拉
|
|
|
原帖由 sg 於 2009-5-31 01:00 發表 
佢個有問題的設計仲深化緊,都未過SSCC 果關。何來通過呢????
我意思話到佢拎個design去審個陣,如果個design係有問題就唔會通過者...
我無話通過左... |
|
|
|
|
原帖由 FB9469-FA9288 於 2009-6-1 18:50 發表 
呢句說話係咪有D誇張, 翠楊苑離紅磡站只有約400米路程, 百合苑沿紅鸞道果邊行七百米到
即使建議中既黃埔站(德安街)離紅磡站只有八百至九百米路程
雖然就咁平面睇地圖, 紅磡站離黃埔花園某部分地方係遠過晒何文 ...
你舉出既兩個地方,可以比較直線咁行過去火車站
咁綠榕苑哩同紅棉苑哩?
我唔識計distance,淨係計時
就算我而家住緊銀竹苑,我行上火車站行得快都要起碼15分鐘....
我就唔清楚閣下認為成15分鐘先行到就近既鐵路站算唔算合理喇.... |
|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