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hkbw 於 2006-1-4 22:05 發表
烏溪沙站的發展項目小弟不太清楚, 但十四鄉個堆, 你都唔駛咁快望會開工...
新鴻基呢幾個項目已經拖左唔少年的了...有消息話係樓市未完全重新穩步上揚, 或佢地
未對後市樂觀時, 都唔會開工..
連帶西沙路擴闊 ...
烏溪沙站的發展項目應該係 08-09 年,
記得多年前預計烏溪沙至白石的發展 2008 年將會全面完成,
但至今仍然係無任何變動,
全面完成+十四鄉項目分分鐘係2010年打後o既事了~ |
|
|
|
|
原帖由 denniskeung 於 2006-1-4 21:30 發表
其實石門站同烏溪沙站係屬於未發展的地區...
馬鐵客量不足根本唔關佢事..... 當局估計馬鐵乘搭人數亦唔會計算在內...
所以兩回事來的....
利安/濱景屬烏溪沙站/石門站的步程範圍,
呢兩個站點睇都唔係未發展,
只係巴士網絡太完善而令兩站客量偏低 |
|
|
|
|
原帖由 poly43092 於 2006-1-4 21:12 發表
2. 設立接駁巴士來往烏溪沙站至錦英苑,於錦龍苑對出及對面馬路的巴士站位置設一上落客車站,以方便錦英苑及錦龍苑居民往返烏溪沙站,接駁巴士可以單層巴士及頻密的班次於馬鐵服務期間穿梭烏溪沙站至錦英苑,效率更佳。
九鐵有心做接駁線,一早做左...
但實情就係連小巴$1轉乘優惠都要每半年續一次
用埋月票就連呢$1都無埋...
如果真係開錦英苑接駁線
不如駁去馬鞍山站仲好... |
|
|
|
|
原帖由 hkbw 於 2006-1-4 22:13 發表
私人樓宇的話, 對於九鐵和巴士競爭的角度來講, 在YED方面, 一樣冇著數...
住私人樓宇的大多係白領,
白領返工首要考慮係時間及穩定性,
以烏溪沙站的巴士網絡,
去港島點睇都係搭馬鐵著數
將軍澳線令大量有車白領放棄座駕改為日日迫地鐵,
將隧頓時冇擠塞,
可見鐵路有助減少私家車數目 |
|
|
|
|
原帖由 alexero 於 2006-1-4 22:25 發表
如果真係開錦英苑接駁線
不如駁去馬鞍山站仲好...
本身錦英苑距離馬鞍山市中心唔遠,
如果可以起電梯駁落新港城就最好 |
|
|
|
|
原帖由 poly43092 於 2006-1-4 00:35 發表
二百蚊都吸引唔到d人搭,唔使講非繁時會點啦!
又或者唔駛咁心急 , 西鐵都用左年幾先到 20 萬 ,
睇多兩三個月先評論也未遲 .
馬鐵好在月月 $200 , 隨時加入也可 . |
|
|
|
|
原帖由 hkmodel 於 2006-1-4 22:41 發表
又或者唔駛咁心急 , 西鐵都用左年幾先到 20 萬 ,
睇多兩三個月先評論也未遲 .
馬鐵好在月月 $200 , 隨時加入也可 .
據聞馬鐵如果上客量未達預期
九鐵會取消馬鐵月票
所以應該只會玩半年
就算係好理想
最多都係玩一年就無 |
|
|
|
|
原帖由 hk_ayu 於 2006-1-4 22:37 發表
住私人樓宇的大多係白領,
白領返工首要考慮係時間及穩定性,
以烏溪沙站的巴士網絡,
去港島點睇都係搭馬鐵著數
將軍澳線令大量有車白領放棄座駕改為日日迫地鐵,
將隧頓時冇擠塞,
可見鐵路有助減少私家車數目
小弟近期有留意馬鞍山區停車場月租, 及區內私家車的流量..
發覺自馬鐵開左之後, 馬鞍山的私家車數目不跌反升, 和新界西的情況有點相反...
而西沙路方面, 自807系一拆三之後, 好多居民都寧願買部車駕....
朝早馬鞍山繞道的車流, 真係有目共睹, 節節上升...冇計啦, 10分鐘不到就到獅隧口,
有誰能不心動呢... |
|
殺雞焉用牛刀?!
|
|
|
原帖由 hk_ayu 於 2006-1-4 22:25 發表
利安/濱景屬烏溪沙站/石門站的步程範圍,
呢兩個站點睇都唔係未發展,
只係巴士網絡太完善而令兩站客量偏低
對於濱景居民來講
最大問題係晚上由石門站行去濱景既路非常僻靜
沿途只係工廠大廈
途經既車輛同埋人流極少(唔計大涌橋路)
雖然可以沿小瀝源路行返濱景或者改由第一城站落車
但係最少要行多五分鐘
變相趕客
[ 本帖最後由 nelson72A 於 2006-1-4 23:28 編輯 ] |
|
|
|
|
原帖由 poly43092 於 2006-1-4 21:12 發表
馬鐵原本的客量其實唔差架,只不過係因為石門同烏溪沙的客量真係太太太差才拖累整條線的總容量,原因何在?
首先講石門,周邊地方都係工廠區,唔係去果度返工,你都唔會去啦!果個站除左返工放工時間外,其他時 ...
利華樓一帶過去邊駛用八分鐘路程...? |
|
Beautiful Fighters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