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stmcctbnlb 於 2010-7-9 22:37 發表 
第4點我唔太同意, 因為我試過在山頂站月台等車果時見過一條纜郁,而另一條纜就停左在度....
所以我覺得兩條纜應該係獨立既.....
有錯請指正~~~~
這是不可能的事, 兩纜車絕對100%保証是"共同進退
會車點只有一邊有纜索, 是正常的事, 我在下山的纜車的車頭, 纜索在纜車後面
會車時, 對面是上山的纜車, 纜索當然在前面, 從相片的拍攝角度看, 當然只有一條
纜索, 我有部份相片是同時拍到有兩條纜索, 但全部都在會車點以上的地方拍攝,
例如白加道站, 或者3根軌道變2根軌道的地方. 會車點以下的地方, 100%絕對無可能
有兩條纜索出現.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
板主無能, 亂咁罰人, 杯葛R1
|
|
|
回復 11# 的帖子
聽完我都唔係太明,咁即係由始至終得一條纜索?係咪因為條纜索係以青車同白車為兩端,
以山頂作為唯一pulley,所以會車期間,會車點以下見唔到/唔會有纜索?
我上一次搭纜車已經係十年前,有少少印象山頂站係有副pulley轉運纜索(轉運呢個term可能用得唔好),
花園道總站就無印象喇。
多謝解答。
p.s. 以前讀中學果陣,日日都由課室窗口見到架綠色纜車,一直都唔知道條軌已經同主線分開。
佢地擺架綠色纜車晌倉庫度,到底有咩用途? |
|
fb.com/scientisthk2usa/
|
|
|
原帖由 前KMB員工家屬 於 2010-7-9 23:55 發表 
會車點只有一邊有纜索, 是正常的事, 我在下山的纜車的車頭, 纜索在纜車後面
會車時, 對面是上山的纜車, 纜索當然在前面, 從相片的拍攝角度看, 當然只有一條
纜索, 我有部份相片是同時拍到有兩條纜索, 但全部都在會車點以上的地方拍攝,
例如白加道站, 或者3根軌道變2根軌道的地方. 會車點以下的地方, 100%絕對無可能
有兩條纜索出現.
嘩
完全明白哂
解開左我近廿年嘅疑問 |
|
|
|
|
原帖由 S3BL100 於 2010-7-10 01:30 發表 
聽完我都唔係太明,咁即係由始至終得一條纜索?係咪因為條纜索係以青車同白車為兩端,
以山頂作為唯一pulley,所以會車期間,會車點以下見唔到/唔會有纜索?
p.s. 以前讀中學果陣,日日都由課室窗口見到架綠色纜車,一直都唔知道條軌已經同主線分開。
佢地擺架綠色纜車晌倉庫度,到底有咩用途?
如果一邊滿座一邊吉車,那怎樣平衡重量?
打算收藏以尋找古董買家 ? |
|
新造的人、如鷹展翅上騰。
|
|
|
原帖由 S3BL100 於 2010-7-10 01:30 發表 
聽完我都唔係太明,咁即係由始至終得一條纜索?係咪因為條纜索係以青車同白車為兩端,
以山頂作為唯一pulley,所以會車期間,會車點以下見唔到/唔會有纜索?
我上一次搭纜車已經係十年前,有少少印象山頂站係有副pulley轉運纜索(轉 ...
您頭兩行所講的完全正確, 可惜我的朋友不可以帶我進入山頂機房
山頂機房有個直徑大約3.5米的巨型滑輪, 用作索引上下山的纜車
這就是兩纜車的動力來源. 纜車的制動, 除了靠山頂的巨型滑輪外,
兩纜車本身亦有自己的制動系統, 即使兩邊重量不一, 制動後的煞車
距離, 兩者不會相差太大, 如果下山方向的纜車煞車較快, 纜車停定後,
纜索就會輕微向上移, 但對兩纜車不會有影響, 我拍攝當日都有見過這
樣的情況, 都是朋友解釋後我才知道. 相反, 如果上山方向的纜車煞車
較快, 就會被下山方向的纜車索著向前, 明顯地制動距離亦會變長, 但這
對纜車運作亦不會有太大影響, 始終兩者是共同進退, 其中一方停車, 兩
者都會同時產生制動, 而且兩者用同一條纜索, 所以煞車距離的長短差別,
只會非常非常短.
[ 本帖最後由 前KMB員工家屬 於 2010-7-10 10:21 編輯 ] |
|
板主無能, 亂咁罰人, 杯葛R1
|
|
|
真係多謝樓主#11的解釋,糾正了我一直以來的錯誤觀念。
我以為條纜索係圍成一個圈,分別以山頂和花園道為支點,原來只係得其中一邊,咁就真係同升降機一樣喇。
舊年年尾搭過人生第二?三?次纜車,由山頂落山,坐倒後位,在某些路段斜到好似地球反轉左咁樣。
OT:
似乎海洋公園的海洋列車才是使用我說的方法,因為車走後都見到條纜索轉動的,
翻查相片,係由兩組滑輪同兩條纜索組成(而實際上係一條纜索圍成圈,若係兩條獨立纜索就應該會見到四條),同山頂纜車不同。
[ 本帖最後由 DIH 於 2010-7-10 11:22 編輯 ] |
|
|
|
|
回復 15# 的帖子
原來現時系統是以大輪做中心, 單纜運作! 以前舊系統是
分兩大輪, 但同時同方向運作, 即時兩組纜是獨立的. 正是
兩輪是拼在一起運行, 如我前文所說, 一條上出, 一條下出,
所以兩纜便可以分別上下行了. 這是當年換系統時, 於山
頂舊凌霄閣內的介紹影片中發現的!
現時由於有滑輪於中途以下壓形式, 保持鋼纜高度, 所以可
保持車輛的停車位置不會有較大的誤差! 舊系統你會見到
鋼纜可以扯高貼著馬己仙狹道橋底, 所以當年停車時, 會於
是站內彈上彈落一大段才停定, 尤其是堅尼地道站! |
|
|
|
|
關於機械既問題
睇完樓主既說明已經非常清楚
我有另一個問題
中途站乘客點樣比錢搭車? |
|
|
|
|
原帖由 ASV50 於 2010-7-10 12:57 發表 
關於機械既問題
睇完樓主既說明已經非常清楚
我有另一個問題
中途站乘客點樣比錢搭車?
車上有八仔機 |
|
|
|
|
說穿了其實同升降機ge原理一樣
兩邊都一樣重就最慳力
不過海洋列車明顯比山頂纜車行得平穩
尤其響山下停車果下感覺好"紥實"
唔會好似山頂纜車咁有回彈
感覺唔似 funicular railway |
|
南粵急行 rail.kychung.com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