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復 30# 的帖子
再補充幾句:
1. 現在的系統是1989年中安裝的, 由瑞士製造
2. 纜車有得響安, 入站時多數都聽到, 因為花園道及山頂站都沒有黃線
好多乘客都企到好出, 司機入站響安叫人不要靠近月台邊緣, 以免發生
意外.
3. 2根軌>4根軌>3根軌, 綠色纜車年代已經有, 但用意何在, 我的朋友都不知
現職的工程師都不知, 只說前人造落已經是這樣.
4. 纜車本身有緊急制動, 若果touchwood斷纜, 或者纜索與列車分離, 纜車都會
施行緊急制動, 緊急制動的制動力, 比起正常制動大好多陪, 即使在最斜的路段
斷纜, 纜車都不會直衝落山, 其實纜索可承受的重量, 遠遠超出纜車滿載乘客的
重量, 所以正常情況下, 應該不會斷, 但世事無絕對, 世上有好多意料之外的事.
如果纜車在中途真的斷纜, 纜車煞停後, 乘客仍然會留在車上, 等待救援. 車上
依照是一個安全的地方. 沿著纜車軌道旁, 全路段都有一條緊急行人道, 好窄
好窄的, 平日供維修人員使用, 如果真的在中途疏散乘客, 最起碼可以沿著那條
行人道前往最近的車站離開, 不過我相信無人想發生這些事故.
最後, 真的要誠心向各位板友致謝, 本文由貼文起計僅僅30多小時, 閱讀人數已高達
2200多, 每次當我登入時, 總會收到大家的寶貴評分, 而且評分的分數及人數, 遠遠
高於我的估計, 多謝大家, (感動而落淚 ). 有大家的支持下, 我會努力發掘更多新的
題材, 新的文章, 提升本板文章的趣味性及可讀性.
[ 本帖最後由 前KMB員工家屬 於 2010-7-11 01:26 編輯 ]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
板主無能, 亂咁罰人, 杯葛R1
|
|
|
原帖由 前KMB員工家屬 於 2010-7-11 01:12 發表 
再補充幾句:
3. 2根軌>4根軌>3根軌, 綠色纜車年代已經有, 但用意何在, 我的朋友都不知
現職的工程師都不知, 只說前人造落已經是這樣.
...
我的觀察如下,由山下往山上方向:
現時情況:
由花園道山下站——梅道:2根軌
由梅道——過左會車點:4根軌
由會車點之後——過左最斜個位同埋大彎之後:3根軌
由大彎之後——山頂總站:2根軌
但係從歷史圖片、以前印象、路基痕跡等種種證據睇黎,換紅色兩卡纜車之前(綠色纜車及以前年代),應該係咁:
由花園道山下站——梅道:2根軌
由梅道——過左會車點:4根軌
由會車點之後——過左最斜個位同埋大彎之後:3根軌
由大彎之後——山頂總站:都係3根軌
樓主兄唔知你可唔可以幫忙請教一下係朋友同佢既老朋友,我想解開下列廿幾年既疑團:
1. 梅道——會車點果個波口,當年是不是要人值守,用人手轉波口?
2. 當年(綠色纜車及以前年代)用的車輪是否同一般鐵路車輪一樣,即只有靠內一邊有輪緣(廣東話「車轆突出黎果條邊」)?
3. 大彎之後——山頂總站都係3根軌(如無講/記錯)的原因是兩架纜車各行其道(白車永遠行靠山數起第1、2軌;青車永遠行靠山數起第2、3軌,即係現時3軌位置咁,只不過3軌一直維持到山頂)避免上下行鋼纜磨擦甚至打交叉?
4. 點解當年(綠色纜車及以前年代)轉向架上兩條軸既各兩個轆都要好似蒸汽機車動輪咁有條連杆既?
多謝你!
印象中山頂機房在換紅色兩卡纜車之前(綠色纜車及以前年代),係有個窗口可以係街睇到個大攪盤咖!而且負責控制攪盤個位置成日傳出鐘聲!不過太耐啦,有d模糊啦!
[ 本帖最後由 lcwhk 於 2010-7-11 02:10 編輯 ] |
|
|
|
|
順便講講
山頂纜車、海洋公園的高峰列車、同埋沙田寶福山的纜車
都係由同一家瑞士公司Gangloff製造的 |
|
|
|
|
原帖由 lcwhk 於 2010-7-11 01:54 發表 
我的觀察如下,由山下往山上方向:
現時情況:
由花園道山下站——梅道:2根軌
由梅道——過左會車點:4根軌
由會車點之後——過左最斜個位同埋大彎之後:3根軌
由大彎之後——山頂總站:2根軌
但係從歷史圖片、以前印象、路基 ...
無問題, 我可以幫您轉告這些問題, 再由我朋友轉告給現有的工程司
但我都不敢保証一定可以全部有答案, 因為綠色纜車已經退役超過21年了.
再者, 大吉利事講句, 有位資深而且非常友善的工程師, 在近年離世了.
另外, 以常理推斷, 山頂總站不太可能是3根軌, 如果是3根軌道話, 纜車
入站時, 總有一邊會不靠近月台, 乘客上車/下車時, 必定要走落路軌, 以及
跨過纜索, 這樣的話一定令我們/板友們對於在山頂站上下車的印象, 一定
會比較深刻. 到最後, 我不記得在那裏看過一張綠色年代纜車的黑白照, 攝
於白加道站, 該站是單軌的(只有2根軌道).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
板主無能, 亂咁罰人, 杯葛R1
|
|
|
原帖由 前KMB員工家屬 於 2010-7-11 11:44 發表 
另外, 以常理推斷, 山頂總站不太可能是3根軌, 如果是3根軌道話, 纜車
入站時, 總有一邊會不靠近月台, 乘客上車/下車時, 必定要走落路軌, 以及
跨過纜索, 這樣的話一定令我們/板友們對於在山頂站上下車的印象, 一定
會比較深刻. 到最後, 我不記得在那裏看過一張綠色年代纜車的黑白照, 攝
於白加道站, 該站是單軌的(只有2根軌道).
Yahoo search的
http://www.flickr.com/photos/funinthegym/2916859529/
http://www.pbase.com/anubis_photo/image/25855774
似乎真係有3根軌
...
另發現舊纜車原來有高架電線,
咁後來點解同幾時改做充電? 
[ 本帖最後由 93A_S3_6:30am 於 2010-7-11 12:48 編輯 ] |
|
獨愛☆OLYMPIANS~powered by~CUMMINS
|
|
|
從照片及路基顯示,翻新前近山頂一段的確是三條軌,白加道站的站篷是最好的證明。
當年的山頂纜車站,會唔會係都有三條軌,乘客上車就視乎係邊部車到站而開放相應的一邊月台呢?
又或者是一直去到月台位置才合併成兩條軌?我一點印象都沒有。
「波口論」也是一個問題,若然波口要有人操作,當然越少越好,當年大部分路段選擇三或四軌,
也很有可能是避免纜索互相纏擾,後來技術有所改進才將路軌及纜索簡化。但山下段為何又可以一開始就用兩軌?
看來當年的翻新,真係翻天覆地。
[ 本帖最後由 DIH 於 2010-7-12 09:09 編輯 ] |
|
|
|
|
前輩你張相又勾起我d回憶,當年一條纜車行車線上,係唔止兩根鐵軌,而係三根,留意車底下中間偏左仲有一條唔知用黎做乜咖!
即係話,如果無錯,由會車位以上到山頂都係兩條行車線,共五根軌!即係咁樣:
(海邊)1,2,3,4,5(山邊)
1-3青車行車線,3-5白車行車線,2、4是車底下中間唔知做乜果條軌。
另外,呢樣記得比較清楚,乘綠色纜車上到山頂之後,出站時係會跨過條纜既,在下車站台行去出站口,係有個類似平交道既地方,當年仲特登係果度踩佢幾腳添! |
|
|
|
|
回復 36# 的帖子
如果照呢個推論
山下段一開始就用兩軌而會車處上面有一段仲保留3軌
個人覺得同彎道有關
彎道ge纜索滑輪係斜放ge
照滑輪ge尺寸黎睇
彎道呢段係容納唔到兩組斜放ge滑輪響纜索間距不變之下並排係一齊
[ 本帖最後由 kychung 於 2010-7-11 20:33 編輯 ] |
|
南粵急行 rail.kychung.com
|
|
|
仲見到舊車車尾原來冇駕駛座,
唔知下山時師機企邊?
仲有B哥哥響中途站上車唔冼禁鐘喎 |
|
獨愛☆OLYMPIANS~powered by~CUMMINS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