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錯ar.....
不過文中話
"鑒 於 2006-2007年度發生連串巴士意外, 當中大部分意外
均涉及乘客從車窗被拋出車外, 事務委員會強烈促請政府當局認
真考慮強制規定專營巴士裝設安全帶, 以及規定巴士乘客必須佩
戴安全帶的建議, 藉以加強巴士安全。"(6)
"於1997年以前設計的巴士上層擋風玻璃安裝額外的橫向
護欄, 加強保護前座乘客"(8c)
所以應該係先有乘客被拋出車外,再要求前坐安全帶
唯研究後決定孖柱+安全帶
所以空車撞ge 未可以完全反映到孖柱可吾可以防止乘客被拋出車外
[ 本帖最後由 DK704_3N133 於 2010-11-8 08:56 編輯 ] |
|
支持遷拆尖碼及灣碼巴總
|
|
|
原帖由 DK704_3N133 於 2010-11-8 08:49 發表 
所以空車撞ge 未可以完全反映到孖柱可吾可以防止乘客被拋出車外+ ~) k1 S. c e; i4 X2 }# t0 g ...
有條孖柱證明不被拋出車外?咁同d人話飲完符水就神功護體,刀槍不入有何分別? |
|
|
|
|
回復 32# 的帖子
所以我從來吾相信孖柱保平安
唯有幸地未有有力實例
亦卽係此意外未能證明孖柱能否防止乘客拋出車外
[ 本帖最後由 DK704_3N133 於 2010-11-8 09:01 編輯 ] |
|
支持遷拆尖碼及灣碼巴總
|
|
|
原帖由 DK704_3N133 於 2010-11-8 08:59 發表 
所以我從來吾相信孖柱保平安
唯有幸地未有有力實例 原帖由 DK704_3N133 於 2010-11-8 00:03 發表 
樓上無人點試孖柱?
睇黎閣下對人命視如草菅,並非因孖柱是否曾經揮作用而感到慶幸
而係冇受害人以血肉之驅去認証閣下的無聊觀點 |
|
|
|
|
回復 34# 的帖子
由於物件測試同人道及準確性平衡,所以下文已改用任何物件
以實例舉證總好過一開始就ban 先la......
雖然實則作用吾大
另外
當時未有太多信息,樓上無睇link就話孖柱問題
故出此回應,你咁quote法只係斷章取義,吾算咩高明做法ar
[ 本帖最後由 DK704_3N133 於 2010-11-8 09:24 編輯 ] |
|
支持遷拆尖碼及灣碼巴總
|
|
|
原帖由 DK704_3N133 於 2010-11-8 08:49 發表 
無錯ar.....
不過文中話
所以應該係先有乘客被拋出車外,再要求前坐安全帶
唯研究後決定孖柱+安全帶
所以空車撞ge 未可以完全反映到孖柱可吾可以防止乘客被拋出車外
根據閣下引述的第 8c 段,加裝護欄防止乘客被拋出車外的措施係針對 1997 年前出廠及
無法加裝安全帶的車輛,即係俗稱的「白板」。請問今次出廠的巴士係咪呢類?
如果你睇下上文下理 (即係睇埋第 6-11 及 19-20 段),正常人可以理解到 1997 年後
出廠巴士加裝「與車身結構融為一體的額外護欄」係因為一部有安全帶而無護欄的巴士 (2106)
係將軍澳被開罐頭,令有關方面覺得除左透過安全帶或者普通護欄防止乘客被拋出車外,加強
車身結構同樣重要,所以後來先展開另一輪加裝護欄計劃,而且指明係「與車身結構融為一體的額外護欄」。
(如果你有時間,不妨睇埋立法會CB(1)639/07-08(03)號文件)
我諗如果善用閱讀理解技巧,就會睇到雖然都係裝護欄,但講緊的係兩個截然不同的原因。 |
|
至於你們信不信?反正我信了
|
|
|
回復 36# 的帖子
無錯......Trident 孖柱的確第二期
目的叫加強車身結構la.....
對於呢D有根有據ge 回應我係十分支持
不過第二期孖柱我ge理解就係加強車身結構從而防止乘客被拋出車外
所謂一體的額外護欄,其實原意係將車頭組件連住主體
令頭排座位難以被拋出車外。
所以縱使理由吾同,但最終目的一樣 |
|
支持遷拆尖碼及灣碼巴總
|
|
|
原帖由 DK704_3N133 於 2010-11-8 10:26 發表 
無錯......Trident 孖柱的確第二期
目的叫加強車身結構la.....
對於呢D有根有據ge 回應我係十分支持
不過第二期孖柱我ge理解就係加強車身結構從而防止乘客被拋出車外
所謂一體的額外護欄,其實原意係將車頭組件連住主 ...
最終目的一樣,我同意。
不過「97 後」的孖柱係透過「加強車身結構」黎防止乘客被拋出車外,
而如今見到孖柱並未有效「加強車身結構」,所以唔駛問都知唔可以防止乘客被拋出車外.....
結果都係果句,唔需要搵真乘客試,我已經知道孖柱可否達到預期效用。 |
|
至於你們信不信?反正我信了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