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真我住石蔭都覺得交通算係咁,除咗繁峙要頂下閘同埋挨貴車費之外,其他都唔錯 |
|
|
|
|
數年前我睇香港地圖, 開始留意上葵涌的地理位置,
以及交通工具, 再加上本人搭278X經過昌榮路,
已開始認為果一帶交通仲衰過北區市中心附近地區,
(鐵路站距離頗遠+巴士線服務不足)
再睇埋樓主的詳盡分析, 似乎我的主觀感覺大致上也正確
係我心目中, 粉嶺南, 大埔(大埔中心), 馬鞍山/元朗 市中心+附近
都係交通優勢幾高的地區,
囉馬鞍山同元朗比果個人,
根本就無視其他交通服務明顯差一截的地區
南區塞車仍需焗搭巴士,
日出康城缺乏其他交通配套, 只有班次疏落的地鐵.....
講交通差, 有排都未數到去馬鞍山同元朗
馬鞍山區, 淨係兩條過海隧巴681+682, 再加89D(早繁仲有89P...)
已經嬴左樓主的上葵涌+其他新界區市中心的交通服務一大截,
樓主提及的40P, 開線以來服務一直不足, 連巴士樓上都要企客,
(新界有幾多單一地區係有兩條全日過海線, 仲要車程合理+多人搭?)
再比較埋去其他市區熱點, 如旺角, 油麻地
馬鞍山兩條線87D/81C, 又或者馬鐵轉東鐵,
又係方便過上葵涌
至於我住果度粉嶺南, 除左90年代初交通較差,
得一條70X+故障頻繁的黃頭東鐵,
到而家有270A,277X,278X,279X, 已經進步左好多
(只可惜部分時段的班次未能滿足龐大需求)
再配合北上工作的趨勢, 又再突顯北區交通上的優勢
(有時跟團去完大陸旅行, 食埋飯先返屋企,
部分團友住九龍/港島, 可能成粒鐘先返到去,
而我就由羅湖搭兩個站去到粉嶺就落車 )
而車費方面, 補貼後東鐵本地線的車費亦算係優勢之一
當元朗/天水圍居民搭巴士/鐵路去尖東/紅磡要$16.5-$17.2
我由粉嶺出發, 計埋273, 都係$11.4至$14.2
(由粉嶺南行出火車站, 我覺得唔算遠,
我由屋企出發計埋等LIFT都係15分鐘,
睇返樓主住果度.....30-35分鐘? 我死都搭返小巴/巴士算了...... )
若果住北區東鐵沿線, 接駁車都唔駛搭,
例如上水站附近, 就仲屈機,
上水往九龍塘/旺角東/紅磡車程28-36分鐘, 車費一律$8.2
結果一直惹來其他鐵路的搭客不滿, 並有網民要求東鐵取消補貼,
認為西鐵與東鐵的車費差距太大, 對西鐵客極不公平
至於樓主提及往東九地區,
我住果頭(粉嶺南)係各大巴士路線尾站,
搭277X往來九龍灣都係30-34分鐘, 往來觀塘約37-45分鐘,
而繁時277X的班次也非常密, 非繁班次較疏落,
但大部分時間係我住果頭上車都仲有位坐,
應該好過樓主住果度, 行10-15分鐘再搭無位坐的38/42C
樓主住果頭, 若果計週末假日多人去的熱點,
我諗得去葵芳, 荃灣, 九龍西(荔枝角, 深水埗, 長沙灣)
係比大部分新界地區方便.....
但一比較其他人流高的市區熱點
(九龍灣, 觀塘, 旺角, 尖沙咀, 灣仔, 中環, 港島東)
不少新界東市中心地區, 唔係有鐵路就係有巴士上的優勢;P
(當然由於部分地區距離市區遠, 車費難免貴過樓主住果一帶)
以有車一族的偏遠地區或沒有鐵路地區, 例如西貢, 港島南區,
長洲, 大埔林村, 大窩西等地先明確突顯到上葵涌的交通優勢....
果一區的交通似乎唔會好得去邊.......
(另一區類似上葵涌的.....我第一時間諗到係慈雲山,
我有個朋友住果頭, 都大嘆出入不方便, 燈位多,
搭小巴/巴士 落山所花的時間不少, 行路登山就更耐.........
所以佢仍懷念以往居住在大埔的日子) |
|
|
|
|
如果唔介意貴少少,
石籬都仲有43A落地鐵站
講番正題,
上葵除左去東九龍同港島差D之外,去其他地區都算係咁,
好似去西九龍,上葵差不多係荃葵咁多地區來講最多巴士選擇既地區之一,
人地葵涌邨都係得條脫班脫到暈既33A同每日一班既237A,
其他時間旺角打後一係就轉車,一係就行/搭綠小落大窩口/葵興轉港鐵,
唔係話邊個區搭車方便D邊個唔方便,上葵既巴士網絡都仲有進步既空間,只不過話上葵有咁多選擇其實都已經好幸福 |
|
|
|
|
睇返樓上咁多位既意見,
小弟真係好慶幸自己住係港島,
當九龍/新界人受九記"優質"服務同時,
自己就日日都可以享受到城新既特性→靈活變通,以客為本
例如788/9,118,8P,城新可以做到1~2分鐘一班,
相比之下,九記既皇牌路線就相形見拙,唔單止班次問題,走線亦十分守舊,
唔似城新以特快為主既方針...
所以小弟極之同情樓上既情況,
既然無法改變到事實,倒不如停止爭拗,將時間用作發掘新既乘坐方法.
多言了... |
|
|
|
|
原帖由 snake128 於 2010-12-7 22:19 發表 
211呢啲就叫密喇
上葵涌的 31M,除了車輛載客量低外,班次之密已算不賴。 |
|
19 大坑道↔筲箕灣 $4.2
|
|
|
原帖由 ATR300~KU1062 於 2010-12-7 22:16 發表 
睇返樓上咁多位既意見,
小弟真係好慶幸自己住係港島,
當九龍/新界人受九記"優質"服務同時,
自己就日日都可以享受到城新既特性→靈活變通,以客為本
例如788/9,118,8P,城新可以做到1~2分鐘一班,
相比之下,九記既皇牌路 ...
新記以客為本, 我不敢恭維
我家樓下的 590A, 多謝新記
晚繁只用 5 輛車, 就海怡金鐘對開 15 分鐘一班, 其後金鐘更開 12 分鐘一班,
只給 31 分鐘海怡去金鐘 / 金鐘去海怡??? 繁時不行, 有時非繁都不知可不可以
城記好些, 最少我一直乘坐的 592 有時暗中會加車, 而班次都以前穩定
我認為城記(最好) > 九記 > 新記(最差), 純為個人意見 |
|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