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拉松 ! ^^: 熱狗@ 91 > 107 + 鳴謝 & 681 巴總路線介紹
[複製鏈接]
|
咁快到 51 o既?
K51  |
|
|
|
|
原帖由 DBTSL 於 2006-3-18 18:19 發表
DM4 @ 49X
Was it taken while 49x was using Leyland Victory Mk2 ? thz  |
|
衷 心 感 謝 你 跟 相 ^^
|
|
|
As I remember, Shing Mun Tunnel was commenced in 1990 and this photo was taken around 1990-91. DMs were the initial players in route 49X.
[ 本帖最後由 DBTSL 於 2006-3-18 20:29 編輯 ] |
|
We create a bus style.
|
|
|
原帖由 DBTSL 於 2006-3-18 20:25 發表
As I remember, Shing Mun Tunnel was commenced in 1990 and this photo was taken around 1990-91. DMs were the initial players in route 49X.
從未諗過 DMS 會行49x 
PS ~ 如果有 photos see see 就好 la |
|
衷 心 感 謝 你 跟 相 ^^
|
|
|
Sorry! DMs = many of DENNIS Dominator  |
|
We create a bus style.
|
|
|
原帖由 DBTSL 於 2006-3-18 21:12 發表
Sorry! DMs = many of DENNIS Dominator
O sorry ... This careless guy made a mistake again  |
|
衷 心 感 謝 你 跟 相 ^^
|
|
|
相片質素比較差,請見諒! |
|
韋基利
|
|
|
52X
屯門市中心←→深水(欽州街)
路線介紹
本路線提供屯門市中心、三聖、黃金海岸、大欖、青龍頭及深井往來西九龍及長沙灣的巴士服務,前身為 52,往來屯門新墟至荃灣碼頭,於1973年7月16日配合九巴大幅度重組路線而投入服務,以配合 50(原稱16 )取消分段收費及實施一人收費,以分流往來屯門至荃灣的乘客。當年屯門區未完全發展,只有新發一帶有較多人口,而屯門公路尚未興建,居民出入需途經青山公路,因此 52 是當時屯門區的主要出入路線,也是 52 的黃金時代。
由於當時屯門屬於郊區,假日有不少居民往來屯門及青山公路沿線旅遊,本線曾於1978年5月21日起,將假日的班次分拆出來,改稱 52R,直至屯門區全面發展,1980年6月1日遷往友愛,並恢復提供每天全日服務,為安定友愛區首條巴士路線。不過,隨著屯門區不斷發展,屯門公路首期早於1978年5月通車,改善屯門區的對外交通,52 相對其他途經屯門公路的新線作用明顯減低,因此客量開始下跌,即使本路線於1984年3月7日遷往屯門碼頭(即今友愛(南)巴士總站),服務新入伙的地區,但該處已經有途經屯門公路的 60 及 60M,客量仍未有起色。
其後屯門至荃灣的青山公路不斷有私人樓宇發展,九巴1984年9月23日重組部份新界西區路線時,52 大幅延長路線,由荃灣碼頭延長至長沙灣,以取代 50M 及 60 於青山公路的服務。至於屯門總站於1986年4月7日遷入新建的屯門市中心巴士總站,擴大服務範圍,重要性再次提升。不過隨著青山公路沿線不斷發展,沿線居民認為 52 往來九龍行車時間相當長,因此本線於1992年5月4日起由長沙灣延長至深水碼頭,來回程改經深井至荃灣一段的屯門公路及荃灣路,不再經荃灣市中心及葵涌,並改稱 52X 及調高全程收費,1997年3月19日起增派空調巴士行走,2002年9月7日起改為全空調服務,亦象徵新界西北往來西九龍的所有特快線已轉為全空調服務。由於青龍頭及深井屬荃灣區,因此本線是唯一新界西北區為總站,中途需在荃灣區停站的特快巴士路線。
本路線主要服務屯門區居民往來青山公路一帶及青山公路一帶居民往來九龍,以本路線所行走的路線,主要服務是流水客,鮮有乘客坐足全程,如欲來往屯門市中心及西九龍一般都會乘搭 60X,本路線的乘客主要集中在青山公路一帶。平日客量只屬一般,假日由於有不少市民前往黃金海岸旅遊,因此本路線假日的客量比平日為多。
[ 本帖最後由 5480 於 2007-4-29 19:30 編輯 ] |
-
|
衷 心 感 謝 你 跟 相 ^^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