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
載通中期純利跌90%,九巴錄得虧損1600萬元
[複製鏈接]
|
原帖由 Alvin2002 於 2011-8-20 04:58 PM 發表 
我不知說得對不對, 但照我所理解, 做燃油對沖不像普通股民買認股權, 認沽權般, 到期不實行就變成廢紙這麼簡單, 而是要去按對沖合約所定的價格去執行.
就好像08年令很多香港富豪損失慘重的Accumulator一樣.
至於燃 ...
燃油對沖可以是買期油,也可以是燃油期權(例子:南航)
原帖由 Quanta 於 2011-8-20 12:56 PM 發表 
對沖唔係單同投行對賭
石油公司係會賣出期油/石油期權,
以減低j未來油價低於預期的風險
期貨是短期為主是財務的共識 主要原因:1.以月計,並非年
布蘭特期油都是以月計 而且金融新聞都只報導接近的月份
2. 長期期貨的TIME RISK大
再講一次,油價跌,公司,那麼張期權變了廢紙, 可以走去買平現貨, 這樣賠了都只係OPTION COST
即使期貨都只是賠了差價 而且對沖不會是全額 自己做underwrite, 損失都會有上限
例如對沖30%
30%蝕差價 70%賺差價 拉埋是賺
油價升, 將期油合約的價值上升可抵銷現貨價上升, 這樣就達到對沖效果 舊巴的燃油支出就減少30% 公司就轉虧為盈
結果油價波動對公司的影響可減少
上面好似對於對沖有好多誤解,大家或者參考一下舊帖
九巴:加價少於要求不合理
特別係老虎信長兄的解說 |
|
常備TCU 出行唔洗怕
|
|
|
原帖由 dl9903 於 2011-8-18 20:34 發表 
載通(0062.HK)公布6月止上半年,營業額34.35億元,按年上升3.9%。錄得純利倒退90%至6430萬元,由去年同期呈非經常性出售收益4.9億元;期內每股盈利16仙。中期息15仙,上年同期派30仙。
上半年,九巴錄得虧損1600萬元,相對上年同 ...
看回載通的公佈, 發覺它原來在上半年已經從綜合資產負債表中的乘客回饋結餘中回撥1,510萬回綜合損益計算表中, 而乘客回饋結餘在6月底只剩下1,650萬. 換句話說若果九巴沒有以前儲下的乘客回饋結餘幫補, 上半年是會虧蝕得更多. 而若果在今年下半年再從回饋結餘全數撥回損益表幫補, 結餘變成零, 將來九巴/載通的賬目只會更加難看. |
|
|
|
|
原帖由 GM 於 2011-8-21 01:18 發表 
燃油對沖可以是買期油,也可以是燃油期權(例子:南航)
期貨是短期為主是財務的共識 主要原因:1.以月計,並非年
布蘭特期油都是以月計 而且金融新聞都只報導接近的月份
2. 長期期貨的TIME RISK大
再講一次,油價跌,公 ...
或許我"看大睇過龍", 我找不到閣下所指板友有關燃油對沖的文章, 煩請指教.
另外見閣下用南方航空用燃油期權做例子, 根據南航2010年年報第22頁燃油價格風險一段指出,
"本集團大部分的航油消耗須以中國現貨市場價格在國內購買. 本集團目前並無有效的途徑, 管理其因國內航油價格變動所承受的風險."
第51頁燃油價格風險一段則指出, "由於航油為本集團一項主要營運支出, 因此本集團的業績極受航油價格波動所影響".
我找了整份年報, 也找不到"燃油期權", "燃油對沖"等用字, 相反"外匯期權合約", "對沖外幣"則可找到.
想請教閣下, 南航真的如閣下所指, 有用"燃油期權"為其做燃油對沖? 或者"燃油期權"真的可以替運輸公司減輕燃油價格上升所造成的影響?
若您有相關資料, 可否貼出來供小弟參考學習? |
|
|
|
|
原帖由 Alvin2002 於 2011-8-21 11:20 發表 
或許我"看大睇過龍", 我找不到閣下所指板友有關燃油對沖的文章, 煩請指教.
另外見閣下用南方航空用燃油期權做例子, 根據南航2010年年報第22頁燃油價格風險一段指出,
"本集團大部分的航油消耗須以中國現貨市場價格 ...
其實本身航空業都好難同境內陸路運輸業比較,
基本上九巴業務涉及既貨幣種類不多,收入以港元為主,
業績以港元結算,影響最大只有油價。
但航空業收入尚有一大不確定因素,就係匯率,
匯率再加油價,先令到航空公司有更大需要搵方法減低風險。 |
|
|
|
|
原帖由 3ASV174 於 2011-8-21 15:05 發表 
其實本身航空業都好難同境內陸路運輸業比較,
基本上九巴業務涉及既貨幣種類不多,收入以港元為主,
業績以港元結算,影響最大只有油價。
但航空業收入尚有一大不確定因素,就係匯率,
匯率再加油價,先令到航空公司有更大需要搵 ...
可能有板友認為九巴(或載通)甚麼燃油對沖也不做, 虧錢是活該的. 但在載通於2010年的年報, 解釋了他們其實是有考慮要否做燃油對沖, 但結論是:
"集團已細心考慮燃油價格對沖安排的利弊, 結論是對沖與不對沖燃油價格的風險相等, 而且長遠未必對集團的財務狀況有利. 因此, 集團於2010年內
並無訂立任何燃油價格對沖合約."
而且巴士公司並不能像航空公司般向搭客收取燃油附加費去幫補, 所以為何前一段子新/城巴曾建議過成立票價穩定基金, 以減輕燃油價格上落對巴士公司的影響. |
|
|
|
|
以香港巴士前境來說,賠錢好正常,巴士再不是主導型的交通,自然沒法以這種自己賺自己賠的方法
因為賺錢的越來越少而卻被社會責任這4字揹著一堆無肉食
其實未來只有跟世上大多發展好的城市一樣,要麼公營,要麼用買班次
要記著,世上沒有人會做賠本的生意,有的話,那東西叫善堂
香港近年雖然巴士賺的數字不小,但你要想一下基數跟收入比其實遠較很多生意毛利低很多,而且是越來越不好賺
就如同HP賣桌面電腦雖然是最賺錢的生意卻是毛利率比份最低的,只有個位數%,甚至本年會放盤桌面電腦的生意一樣.....
巴士公司如果沒有辦法賺錢,人家也沒打算做善堂的話,好彩就有人接手,唔好彩就直接停擺....
跟本唔洗話嚇,講到尾,香港交通現況以九巴被影響最多,估有區份如沙田、元天等雖然成本不低可以收入不少的地區近十年打殘得一無事處,處處骨頭.....
東西鐵連接、馬鐵等都是直擊賺錢地區.....而更甚是重組難度驚人....九巴近十年由賺變賠完全正常不過....
相對新城的影響較少....只看表面當然只會話九巴經營不善,而實際說,過幾年新城要換唔少車,又撞正港島支線等問題,十年後隨時又一個九巴的情況絕不稀奇
其麼基金其實只能幾年內的問題,長遠巴士前境是負面,基本不用膽心,未來一定仲多事 |
|
|
|
|
原帖由 DGCNYO 於 2011-8-21 20:50 發表 
相對新城的影響較少....只看表面當然只會話九巴經營不善,而實際說,過幾年新城要換唔少車,又撞正港島支線等問題,十年後隨時又一個九巴的情況絕不稀奇
所以新城未來只會以每年以百多二百架車的速度去換車,
若然到 2014 / 15 年要 cut quota 就用退車去fill up quota 就得~
最多都係嗰兩三年唔買車.
嗰最搵食的過海線要到 2020 通車時才對三巴構成嚴重打擊~
[ 本帖最後由 ronaldlau 於 2011-8-21 22:36 編輯 ] |
|
|
|
|
係外國, 大部份"社會責任路線"都要政府補貼
以為持合理班次/收貴
只要政府一withdraw個補貼, 巴士公司好多時都會摺線
因為收入不足以抵消支出.. |
|
|
|
|
原帖由 ronaldlau 於 2011-8-21 22:34 發表 
所以新城未來只會以每年以百多二百架車的速度去換車,
若然到 2014 / 15 年要 cut quota 就用退車去fill up quota 就得~
最多都係嗰兩三年唔買車.
嗰最搵食的過海線要到 2020 通車時才對三巴構成嚴重打擊~ ...
2020,九巴頂唔頂到10年都成問題....
而新城會不會有所變動也未知之數
最希望政府對那些所謂社會責任的線來保貼才對.....
要不然小巴唔做的風氣,巴士上出現真的不難
原帖由
neosan
於 2011-8-21 22:47 發表

係外國, 大部份"社會責任路線"都要政府補貼
以為持合理班次/收貴
只要政府一withdraw個補貼, 巴士公司好多時都會摺線
因為收入不足以抵消支出..
這絕對必須的,現在在小巴中己經看到,燒肉搭夠骨己經無用,燒肉己經唔值錢,仲要搭3斤骨....勝在香港有紅小,近期綠轉紅的數字唔少
九巴唔係做得耐,佢早就走佬....社會無知都算,政府一樣無知,以為九巴一定要買你單...
現在巴士業由其最大果間其實己經去到一拍兩散的情況,載通本身業務不多下,巴士唔賺錢而且賠不少時,意味佢唔頂得好耐,睇佢流動資金數就知
今時今日卻有些人掛著社會責任來說巴士公司錯,簡直笑話,我也會怪九巴公關不夠強勢表現出香港巴士業的負面未來從中得到更多的談判權
而未來政府不貼錢是不可能的,一半骨頭線而在成本上升下比例會增多....最大沖擊會是那些山卡啦,山上的地區..... |
|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