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kitalk.net 香港交通資訊網

 找回密碼
 會員申請加入
搜索


(B0)香港巴士車務及車廂設備 (B1)香港巴士廣告消息/廣告車行踪 (B2)香港巴士討論 [熱門] [精華] (B3)巴士攝影作品貼圖區 [熱門] [精華] (B3i)即拍即貼 -手機相&翻拍Mon相 (B4)兩岸三地巴士討論 [精華] (B5)外地巴士討論 [精華]

Advertisement


(B6)旅遊巴士及過境巴士 [精華] (B7)巴士特別所見 (B11)巴士精華區 (B22)巴士迷吹水區   (V)私家車,商用車,政府及特種車輛 [精華]
(A6)相片及短片分享/攝影技術 (A10)香港地方討論 [精華] (A11)消費著數及飲食資訊 (A16)建築物機電裝置及設備 (A19)問路專區 (N)其他討論題目  
(F1)交通路線集思建議區 (C2)航空 [精華] (C3)海上交通及船隻 [精華] (D1)公共交通有關商品 [精華]   (Y)hkitalk.net會員福利部 (Z)站務資源中心
(R1)香港鐵路 [精華] (R2)香港電車 [精華] (R3)港外鐵路 [精華]   (O1)omsi討論區 (O2)omsi下載區 (O3)omsi教學及求助區
(M1)小型巴士綜合討論 (M2)小型巴士多媒體分享區 (M3)香港小型巴士字軌表        
 

Advertisement

 

hkitalk.net 香港交通資訊網»論壇 (B) Bus 巴士討論區 香港巴士討論 (B2) 城隧轉車站啟用21周年
開啟左側

[歷史資料] 城隧轉車站啟用21周年

[複製鏈接]
DGCNYO 發表於 2012-5-26 22:54 | 顯示全部樓層

                                    Advertisement



原帖由 cedric 於 2012-5-26 22:27 發表



絕對認同  等完一條47X線又等另一條48X線
特別係21年前47X用雞車,班班頂閘,班次又少
除了唔洗錢轉車之外 沒有什麼好處
重要另到本來有點對點的服務變成無

現在市民要的就係點對點服務
要轉車不如坐港鐵 又平
遲下 ...

如果城隧全都點對點,路線利用率一定唔理想,出到市區再轉車,又或是區內轉車去

倒頭來還加重區內交通的流量

大型集體運輸沒理由只著重點到點而不是集體服務.....

長無理由要短都支援,短亦沒理由用來途去支援

如果一堆長途線能組合成一個長途線的交匯,又能減輕各區區內線的流量,又能減少過多班次又或是人流不足的問題......

新界比較起來連接的都不是網狀,計落有著數.....

再難聽D講,想座巴士有的士速度是不切實際.....

下下Point到Point,外國有D就係去到Town駁Town,Town外圍再駁入面既線....黎D 點到點就有,你話一個小地方去一個小地方就真係無用....浪費,而且顯然養唔起....
 樓主| FBI2 發表於 2012-5-26 22:55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cedric 於 2012-5-26 22:27 發表



絕對認同  等完一條47X線又等另一條48X線
特別係21年前47X用雞車,班班頂閘,班次又少
除了唔洗錢轉車之外 沒有什麼好處
重要另到本來有點對點的服務變成無

現在市民要的就係點對點服務
要轉車不如坐港鐵 又平
遲下 ...


以我記憶,47X未有城隧轉車站時用3BL,開左轉車站後改用S3BL,好少開雞車,不過唔確定.

當時城隧開雞車既有43X,49X. 至於46X,一開城隧轉車站後都轉左用11米蘭.
屎巴特色: 亂PLAN線,燒銀紙,趕乘客,保冗員,乞政府,屈特工
KG1428 發表於 2012-5-26 23:18 | 顯示全部樓層
城隧轉車站優點是,所選路線均做到點到點。即使轉車也好,都係不用咁多時間就到目的地。而且大部份路線均是獨市,所以城隧先會做得咁成功。

但大欖轉車站的缺點係太多路線重叠且出隧道/轉車站後,到達的時間所花時間為長。
tonio 發表於 2012-5-26 23:27 | 顯示全部樓層

                                    Advertisement



原帖由 FBI2 於 2012-5-26 22:55 發表


以我記憶,47X未有城隧轉車站時用3BL,開左轉車站後改用S3BL,好少開雞車,不過唔確定.

當時城隧開雞車既有43X,49X. 至於46X,一開城隧轉車站後都轉左用11米蘭. ...


有關 47X 既派車, 你應該無記錯. 小弟當年住葵芳, 經常跟家人搭巴士入沙田探親戚.
未開城隧前, 葵涌/荃灣入新界東既得 48, 48A 及 73X. 48 用十二米車, 3N 及 3BL
都有, 城隧一開, 48 既 3N 就多調往 48X, 3BL 就多調去 47X.
至於 48A, 當年見多用雞車及 BL, 改線成 45X 及 46X 後, 就繼續用兩軸車.
當年搭第一代 47X, 由葵芳去新城市, 仲耐過搭 48.
ksmbh 發表於 2012-5-26 23:32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FBI2 於 2012-5-26 19:35 發表
1991年5月26日,城門隧道轉車站正式啟用,成為香港第一個日間只作轉車用途的巴士站. 由於轉車站啟用,大大改善了新界東至荃葵的交通網絡,
令途經城隧的多條九巴路線均有不俗的客量,而且成功推廣轉車模式.

可是,近10年 ...

欖隧轉車站問題係
路線好重複
去九龍個堆線
269B 268B完全一樣
268C 269C完成一樣
好似268B咁
根本可以九龍區縮到尖東算
好過而家兩條線同站開
但就一齊鬥疏車

去旺角個頭都係
路線無條快話有個x字
實際三條線一齊係美孚碌落去...
不如搭西鐵轉荃灣線
根本欖隧線個網絡就應該搞重組....

再講欖隧轉車站基建亦比城隧退步
唔知咩野天才規劃出黎
城隧至少有塊大牌集齊咁多條線資料
車站亦有翻咁上下寬落雨等車都OK

欖隧成堆廣告牌係排隊位置中間
遮住視線難揾排隊位
路線號碼仲要極細字
大字既竟然既係月台號碼
不同路線豬紙放唔同位
極度不USER FRIENDLY
連一張清楚SHOW晒往各區路線圖都冇.....

[ 本帖最後由 ksmbh 於 2012-5-26 23:33 編輯 ]
 樓主| FBI2 發表於 2012-5-26 23:39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ksmbh 於 2012-5-26 23:32 發表

欖隧轉車站問題係
路線好重複
去九龍個堆線
269B 268B完全一樣
268C 269C完成一樣
好似268B咁
根本可以九龍區縮到尖東算
好過而家兩條線同站開
但就一齊鬥疏車

去旺角個頭都係
路線無條快話有個x字
實際三條線一齊 ...


最好笑係251A,掛牌車全線低地台,即係有輪椅人士設施啦. 好啦,去到八鄉路,要上欖隧口轉其他線,大鑊啦,幾十級樓梯,佢地想輪椅人士點上去轉車呢?
屎巴特色: 亂PLAN線,燒銀紙,趕乘客,保冗員,乞政府,屈特工
GK9636 發表於 2012-5-26 23:40 | 顯示全部樓層

                                    Advertisement



原帖由 tonio 於 2012-5-26 23:27 發表


有關 47X 既派車, 你應該無記錯. 小弟當年住葵芳, 經常跟家人搭巴士入沙田探親戚.
未開城隧前, 葵涌/荃灣入新界東既得 48, 48A 及 73X. 48 用十二米車, 3N 及 3BL
都有, 城隧一開, 48 既 3N 就多調往 48X, 3BL 就 ...
當年45X日間班班頂閘, 起美林想上真係難過48A, 雖然好細過, 但印象都幾深, 因為要行到去田心果頭搭
GK9636@ATENVIRO
DK704_3N133 發表於 2012-5-26 23:43 | 顯示全部樓層

回復 1# 的帖子

乘客最大怨言係車站飽和姐
支持遷拆尖碼及灣碼巴總
manlok 發表於 2012-5-26 23:45 | 顯示全部樓層
大隧問題係路線重覆到離哂譜
唔止係九龍方向有呢個問題,新界方向亦有呢個問題
成大抽線齊齊落天耀遊花園,無條直插入天北
成個大隧網絡既定線模式係流水線,有咁兜得咁兜既模式
呢個定線模式根本完全違反左用轉車站既網絡分怖
用轉車站既網絡,應該係要確保每一個分站既乘客都可以最短時間上到轉車站,每個分站只需要一條線上到轉車站就ok
大隧既網絡根本完全無理過呢個慨念
ksmbh 發表於 2012-5-26 23:56 | 顯示全部樓層

                                    Advertisement



原帖由 manlok 於 2012-5-26 23:45 發表
大隧問題係路線重覆到離哂譜
唔止係九龍方向有呢個問題,新界方向亦有呢個問題
成大抽線齊齊落天耀遊花園,無條直插入天北
成個大隧網絡既定線模式係流水線,有咁兜得咁兜既模式
呢個定線模式根本完全違反左用轉車站既 ...

仲奇怪的是天水圍咁多條線行荃灣>葵芳
元朗區就偏偏一條線都冇落到葵芳~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會員申請加入

本版積分規則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站規|清理本站Cookies|hkitalk.net 香港交通資訊網

GMT+8, 2025-7-7 01:2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