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ma212223 於 2012-11-23 17:04 發表 
只是18太貴
同18差唔多路程嘅10只需$3.4
好明顯18太貴,所以18P沒有比18 貴
新巴18線曾被稱為「捷徑王」,基本上在中巴時期是歸入「半直通路線」路線,最大的原因便是「特快」一段是在港灣道(註:18線前身10B線是經告士打道),正如以前中巴20,22,80,88線般是經告士打道而非怡和街及軒尼詩道;另外,沒有歸入「半直通路線」路線的中巴87線亦是經港灣道,而16,21及81M則經告士打道。
參考:
http://hkbus.wikia.com/wiki/%E5% ... A%E8%B7%AF%E7%B7%9A
[ 本帖最後由 hkaiw 於 2012-11-23 19:17 編輯 ] |
|
喵...
|
|
|
其實,邊個話 price 係要同 cost 有關係 ?!?!
原帖由 leochill 於 2012-11-23 13:12 發表 
但新巴開18p 沒有比18 貴, 係咪可以話「唔合理」呢?
「特快」可以話「高級」嘅代名詞, 所以好多人如閣下一樣覺得收得貴係正常。
但試想下, 到底高級左去邊?
1. 係巴士公司起左條公路出來畀特快線行嗎?
2. 係巴 ... |
|
|
|
|
796X早期將軍澳市中心一帶仍是荒蕪一片時, 它的定線是頗直接的, 當年編定單程只有25分鐘行車時間, 但隨著發展才令行車時間大增.
不過早年新巴基本上新線皆稱「特快」, 舊版701已是好好的例子, 當年701在南昌站開出後要經大角咀各大豪宅, 包括奧海城1期才去旺角火車站, 兜路兜到暈, 連去南昌站時去到港灣豪庭之後, 明明直去已是南昌站但都要兜入南昌街同欽州街才去南昌站, 但站牌仍標榜特快.
至於城隧線及大隧線都以X線命名, 早年九巴覺得行經兩條新隧道的行車時間會比行獅隧快, 故稱為特快路線, 事實上很多人都質疑它們究竟快得去邊, 89同埋89X已是好例子, 由觀塘去沙田市中心, 89一定比89X快(89X是由89A(觀塘月華街--圓州角)演變出來的), 另一個問題係當年X線不設學生及小童半價, 設定為X線是迫人搭貴車.
其實現代版的半直通路線, 新城的8X, 18, E21A, E22P唔知算唔算, E21A及E22P電牌上都有Rapid快速字樣.
[ 本帖最後由 gordon 於 2012-11-27 11:38 編輯 ] |
|
喺總站尾拉500鏡影總站頭的巴士係咩玩法
|
|
|
原帖由 gordon 於 2012-11-27 11:35 發表 
796X早期將軍澳市中心一帶仍是荒蕪一片時, 它的定線是頗直接的, 當年編定單程只有25分鐘行車時間, 但隨著發展才令行車時間大增.
不過早年新巴基本上新線皆稱「特快」, 舊版701已是好好的例子, 當年701在南昌站開出 ...
796X早期根本就係直出九龍, 唐賢街一出尚德商場(對面)上完客, 下一站係采頤花園, 中途一盞燈都冇
今時今日, 總站開出20分鐘都未上隧道
最白痴係出九龍方向要入彩明街兜個圈 (根本果度唔適合巴士行, 仲要唔順燈, 入一入冇左5分鐘) |
|
|
|
|
|
AMALA!!! PAZZA INTER!!! AMALA!!!
FORZA I
|
|
|
原帖由 alan2011super3 於 2012-11-28 01:24 發表 
但勝在方便架車調總走左可追出去追番
咁我建議全部係總站開既車都入一入去,方便你追車 |
|
最大簽名長度40文節最大簽名長度40文節最大
|
|
|
原帖由 alan2011super3 於 2012-11-28 01:24 發表 
但勝在方便架車調總走左可追出去追番
你要用康城、清水灣半島、市中心、尚德、調景嶺站上車既乘客(約佔全線90%乘客)每人5分鐘, 去換你一個人既1班車時間
隔離的士站比較啱尊貴的你!
[ 本帖最後由 ctb8107 於 2012-11-30 02:13 編輯 ] |
|
|
|
|
原帖由 JX9097 於 2012-11-28 12:09 發表 
小弟早幾日搭過796C出九龍
出總站兜寶盈花園都算
去到唐賢街竟然屈上去唐明街,再經寶順路落返寶邑路
就係為咗set將軍澳天主教小學呢個咁偏僻嘅站
另外調景嶺站之後又要入彩明苑調頭,燈又唔順
夾硬等多分幾兩分鐘 ...
敢講, 招標招得八八九九o既市中心地皮, 將來落成左之後, 796系仲有排兜,
如果尚德果邊唔肯放手, 市中心果邊條條街入晒, 睇來冇半個鐘都出唔到將隧. |
|
|
|
|
最經典果條城巴N8X 竟然無人講
同當年既N8 比,純粹唔上耀東
X = 特快?哈哈 |
|
.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