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shakugan2005 於 2013-6-15 16:45 發表 
你都識講係通車前已經整D cut車建議出黎啦, 即係話未見客量下跌, 先預見客量大跌, 要大量cut車, 但事實睇出黎既係因果倒置, 係格梗cut車, 導致原本有位坐既人冇位坐, 原本上到車既人上唔到車, 頂唔順要去搭鐵 ...
都話惡性循環,
運輸署係新鐵路未通車之前, "預料" 巴士路線會因新鐵路通車而大幅下降, 所以先行"通知" 巴士公司提交有關資料數據, 俗稱"交數", 當新鐵路通車, 一個二個搭開巴士既等開8-10分鐘一班變玩15, 20, 一日係咁兩日係咁, 係人都頂唔順啦朝早趕返工, 咁可以點? 咁咪走晒去搭鐵~!!! 咁咪可以做到"新鐵路通車之後, 巴士路線會因新鐵路通車而大幅下降" , 運輸署好野~!!港鐵萬歲~!!!
原本搭開巴士既走晒去搭鐵, 咁咪可以再CUT 巴士班次囉! 等你班友仲係度痴痴的等~!!!!
咁既技倆, "三贏" 1. 運輸署/政府 成功減少路面車輛(巴士)數目, (聲稱)成功建設更環保社會; 2. 港鐵/政府 落實新鐵路設計, 客量"符合"預期 3. 運輸署/港鐵 減少路面負荷, 建設更完善鐵路網
西鐵係咁, 馬鐵係咁, 將軍澳線係咁, 遲D應該西港島都應該係咁, 放長雙眼睇下970, 970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