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kitalk.net 香港交通資訊網

 找回密碼
 會員申請加入
搜索


(B0)香港巴士車務及車廂設備 (B1)香港巴士廣告消息/廣告車行踪 (B2)香港巴士討論 [熱門] [精華] (B3)巴士攝影作品貼圖區 [熱門] [精華] (B3i)即拍即貼 -手機相&翻拍Mon相 (B4)兩岸三地巴士討論 [精華] (B5)外地巴士討論 [精華]

Advertisement


(B6)旅遊巴士及過境巴士 [精華] (B7)巴士特別所見 (B11)巴士精華區 (B22)巴士迷吹水區   (V)私家車,商用車,政府及特種車輛 [精華]
(A6)相片及短片分享/攝影技術 (A10)香港地方討論 [精華] (A11)消費著數及飲食資訊 (A16)建築物機電裝置及設備 (A19)問路專區 (N)其他討論題目  
(F1)交通路線集思建議區 (C2)航空 [精華] (C3)海上交通及船隻 [精華] (D1)公共交通有關商品 [精華]   (Y)hkitalk.net會員福利部 (Z)站務資源中心
(R1)香港鐵路 [精華] (R2)香港電車 [精華] (R3)港外鐵路 [精華]   (O1)omsi討論區 (O2)omsi下載區 (O3)omsi教學及求助區
(M1)小型巴士綜合討論 (M2)小型巴士多媒體分享區 (M3)香港小型巴士字軌表        
 

Advertisement

 

hkitalk.net 香港交通資訊網»論壇 (B) Bus 巴士討論區 香港巴士討論 (B2) 「鐵路為主,巴士為輔」方針三問題
開啟左側

[經歷分享/報告] 「鐵路為主,巴士為輔」方針三問題

[複製鏈接]
kitarolo 發表於 2013-6-13 23:08 | 顯示全部樓層

                                    Advertisement



原帖由 chan6723 於 2013-6-13 16:29 發表

現實少少去睇,如果有咁上下距離而又有需求的話,開
特快巴士好有著數,但如果本身來往兩地需求唔大,
而兩邊都有鐵路到達的話 (例如呢期講得幾熱既北區去
黃大仙), 我好贊成佢送客俾鐵路,至少咁樣可以用佢網絡
果種協同效應去順便服務少數乘客…


北區去黃大仙,由於九巴不願做雙向分段,除非70X縮到
彩虹做總站(當然亦不見得會比港鐵便宜)所以似乎難逃
改組命運,可惜港鐵無法上水粉嶺後直達九龍塘而要站站停,
否則我諗好多人願意搭鐵,因為有唔少人妒忌東鐵票價低,問題係
東鐵又可唔可以再食多啲客,包括沙中線通車減卡\可過海後更多人用?

區內線<>277X<>75X三連轉乘,九巴肯提供都無用,諗下
277X下繁北行頂閘,會唔會停俾大老山隧道轉車客先好講.

[ 本帖最後由 kitarolo 於 2013-6-13 23:24 編輯 ]
PB602 發表於 2013-6-14 00:53 | 顯示全部樓層
如果要還市民選擇權,理應即時開放所有紅小禁區,取消小巴數目上限,同埋批准小巴無限制增加座位。

有咩理由紅色小巴唔可以入新市鎮?點解紅色小巴唔可以行快速公路?點解小巴只可以裝十六座位?

如果成個屯門元朗天水圍開放俾小巴行走,到時真正點到點,分分鐘田景村去東九龍都可以分開去油塘、藍田、秀茂坪、慈雲山,九巴都行埋一邊,一於小巴為主巴士為輔!

巴士迷成日話政府保鐵,但有無想過專利巴士都係受保護交通工具?政府不斷打壓小巴同村巴去保障巴士,要玩自由市場,唔該人人有份,唔係話俾巴士公司開多幾條線就叫自由。

評分

參與人數 1HugeC +1 收起 理由
hokachung + 1 so true

查看全部評分

32 發表於 2013-6-14 02:01 | 顯示全部樓層
以一般乘客角度,懶理誰是主誰是輔,都係選擇以快捷、舒適和合理價格作平衡,
政府要以鐵路為主,縮減巴士服務,要市民配合,就應該為遠離鐵路區域提供免費接駁或轉乘優惠,

而唔係要市民荷包都要配合
可惜多年黎,只有
"九廣鐵路"沿線有呢種服務,原有"地鐵公司"路線同站內廁所一樣,好難找到



回樓上,紅色小巴對唔識中文,唔熟悉街道乘客係一種歧視,
而且唔係香港人就識搭,仲要大力發展?唔好喇掛
?!

[ 本帖最後由 32 於 2013-6-14 06:04 編輯 ]
ArnoldC 發表於 2013-6-14 03:14 | 顯示全部樓層

                                    Advertisement



市場主導嘅話,沙頭角、大澳居民點算?
peterpan 發表於 2013-6-14 11:02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eric278 於 2013-6-13 15:22 發表
再提一次:
多年前曾有學者警告,保鐵政策最終只會令到私家車使用量上升
因為失去了直達巴士線,乘搭鐵路要多次轉線,
有經濟能力的居民會改為駕車出入 ...


講得好,之前另一個post見過,根據《運輸署運輸資料年報2012》:
http://www.td.gov.hk/mini_site/atd/2012/index.html

第三章「車輛登記數字」,將九巴/新巴/城巴(1,2)同龍運巴士車隊加埋一齊,
會發現由2002年至2011年,巴士總數由6453部減到5821部,少左632部,減幅有9.79%
(如果計埋鐵巴,就係6544部減到5939部,減幅都有9.24%)

但同樣係2002年至2011年,私家車數目就由384864部增加至471685部,
多左86821部,增幅有22.56%!


即係過去十年之間,香港巴士數目明顯少左,
但平均每減少一架巴士,路上同時多左137架私家車!!
1320 發表於 2013-6-14 15:25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peterpan 於 2013-6-14 11:02 發表


講得好,之前另一個post見過,根據《運輸署運輸資料年報2012》:
http://www.td.gov.hk/mini_site/atd/2012/index.html

第三章「車輛登記數字」,將九巴/新巴/城巴(1,2)同龍運巴士車隊加埋一齊,
會發現由2002年至2011年,巴 ...
其實可唔可以去信立法會, 等佢比壓力政府?????
The Designer
AVW21 發表於 2013-6-14 19:34 | 顯示全部樓層

                                    Advertisement



原帖由 1320 於 14-6-2013 15:25 發表
其實可唔可以去信立法會, 等佢比壓力政府?????


壓力?咪就係政府俾壓力你搭鐵囉…

運吉同正苦兩邊「扯貓尾」,立法會暫時都只係大力到成功開到巴士線(重要少數),要佢落多啲quota除非專營變公營,唔係你都唔好諗太遠。
PB602 發表於 2013-6-15 00:24 | 顯示全部樓層

回復 16# 的帖子

無錯,應該去信立法會,抗議政府偏坦由地產霸權(新x基、新x界)把持嘅專利巴士公司,立即放寬對紅色小巴嘅無理限制,等個體小商戶可以同地產霸權公平競爭!

評分

參與人數 1HugeC +1 收起 理由
區麗芝 + 1 good point

查看全部評分

大聲公 發表於 2013-6-15 04:33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peterpan 於 2013-6-14 11:02 發表

講得好,之前另一個post見過,根據《運輸署運輸資料年報2012》:
http://www.td.gov.hk/mini_site/atd/2012/index.html

第三章「車輛登記數字」,將九巴/新巴/城巴(1,2)同龍運巴士車隊加埋一齊,
會發現由2002年至2011年,巴士總數由6453部減到5821部,少左632部,減幅有9.79%
(如果計埋鐵巴,就係6544部減到5939部,減幅都有9.24%)

但同樣係2002年至2011年,私家車數目就由384864部增加至471685部,
多左86821部,增幅有22.56%!


即係過去十年之間,香港巴士數目明顯少左,
但平均每減少一架巴士,路上同時多左137架私家車!!
.
呢個政府 發展鐵路 聲稱
解決路面擠塞問題
卻無限制車輛出牌數目(尤其私家車,當然除左巴士)
甚至極端講句 無王管 然而 私家車佔用路面一定空間
只要路面空間愈小
條路有咩冬瓜豆腐
好難會唔大塞車囉


如果大家有細心留意
而家路面私家車數量係多過巴士多多聲
呢個問題其實已經存在左好耐 只係有無人去解決咁解

[ 本帖最後由 大聲公 於 2013-6-15 04:35 編輯 ]
批評別人前,應檢討自己
PB602 發表於 2013-6-15 04:48 | 顯示全部樓層

                                    Advertisement



回復 19# 的帖子

主要原因係巴士服務太慢太疏(特別係九龍新界區),市民忍受唔到巴士公司惡劣服務水平,所以先至被迫買車。

只要開放小巴禁區,開辦真正點到點小巴線,以頻密班次吸引乘客,自然可以吸引駕車人士回歸公共交通。舉個例,九巴大量路線班次為10分鐘以上,繁忙時間載容率為七八成(即每小時單一方向載客五百多人)。改用小巴行走的話,班次可以即時提高至每2分一班,而且保證有位坐,真係仲方便過渣車。

[ 本帖最後由 PB602 於 2013-6-15 04:51 編輯 ]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會員申請加入

本版積分規則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站規|清理本站Cookies|hkitalk.net 香港交通資訊網

GMT+8, 2025-7-8 20:1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