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053h4 於 2013-8-4 22:20 發表 
不設葵坊站講到尾只係恨錯難返
而工程需要封路話唔起,可謂本末倒置
完全同意。如果呢個原因就可以否決建站,咁尖東站同一系列地底隧道應該唔會出現。
建造中0既高鐵應該去到錦田就收工,西九龍總站亦唔可能起到。
沙中線鑽石山、土瓜灣同馬頭圍站更加係主要幹線底建站。
小弟認為真正原因不外乎係:
1. 假如起佐葵芳做轉線站,荃灣線葵芳至荔景段會超負荷。
2. 直至起南環線一刻,西鐵仍有可能同區域快線共用路軌。共用路軌一段太多車站會影響運作效率。
[ 本帖最後由 s3n370 於 2013-8-4 23:23 編輯 ] |
|
也許一片海 會重返大洋 也許一片港 會再得芳香 風吹過 堅守這個
|
|
|
原帖由 053h4 於 2013-8-4 22:20 發表 
不設葵坊站講到尾只係恨錯難返
而工程需要封路話唔起,可謂本末倒置
基於對社區造成影響而不考慮「額外」加站的情況,西鐵不建葵芳站並非單一事件;
2005 年,政府亦在多次談判及研究後正式刊憲否決在原九龍南線項目的定線上額外加建「廣東道」站。
2007 年兩鐵宣佈(由地鐵公司主導的)合併方案時,亦因需要封路為由取消紅磡、會展之間額外增加的「銅鑼灣北」站。地鐵公司當時向立法會解釋亦直接了當:「在維園道下面建造銅鑼灣北站,交通需要大規模改道,施工期間預料告士打道和東區走廊會嚴重擠塞。再者,增設該站只能令整個鐵路網的乘客量微增,因為地鐵銅鑼灣站已能為該區提供足夠的服務。因此,銅鑼灣北站的建議不應推展。」(來源:http://goo.gl/8dg4Er) |
|
迪 仔
|
|
|
原帖由 stevenlim84 於 2013-7-30 15:25 發表 
當年好似話係最初九倉要求增加地積比,以作補償,但政府唔肯,怕俾人話官商勾結。後來九鐵要求九倉支付6億,作為建站成本,九倉本來同意,只要求所有出口必須在他的商場,作為交易條件,但九鐵不同意,又話廣東道離開柯士甸和尖東不遠,沒有效益,又話部份出口不會設在九倉的商場,這樣九倉最後不答應,廣東道站最後胎死腹中。
成件事最錯係九鐵, 人地九倉都肯提早重建舊翼(貼住廣東道個排樓)同支付6億
重建後個新商場係成排貼住廣東道, 只要出入口設計到一入新商場就可以落去車站,
根本唔會影響街外出入車站的便利程度, 廣東道另一面亦唔見得有"非商場內"的位置起出入口,
人地有份出錢起站, 有少少要求都得卦?
廣東道站所屬的東西線, 可直通東九龍/新界東/新界西, 總人口達300萬,
可舒緩往來廣東道同尖沙咀站/彌敦道之間行人路的人流過多問題, 亦可舒緩尖沙咀站及荃灣線的擁擠,
核心區要人行800-900米去尖東站同600-700米去柯士甸站點都講唔通
尖沙咀廣東道作為香港其中一個集商業/購物/旅遊的核心地段,
九鐵一個短視決定就永遠抹殺了"直下設站"的可能性, 連預留位都唔起,
將來西九高鐵通車, 廣東道人流只會有增無減,
缺乏"直下車站"就地輸送人流的情況下, 廣東道本身同附近街道的人車擁擠將會失控 |
|
|
|
|
原帖由 kei_hk 於 2013-8-1 10:29 發表 
荃灣西日後亦有大量客源﹐現時比較人流少﹐只是上蓋物業未發展。
荃灣海皮本身已有兩個人口龐大的住宅區(麗城同海濱),
如果你認為荃灣西站比較人流少只是上蓋物業未發展所以唔係問題,
咁從此以後車站選址唔需要咁講究了, 求其一個空位起個站, 等上蓋物業起好就有客, 係咪??
但香港大把車站冇上蓋物業都客似雲來, 點解??
荃灣西站選址有兩個根本性問題, 第一係車站覆蓋範圍一半係海,
如果荃灣海皮冇凸出去的地方就話冇得揀, 但荃灣海皮凸出去的地方正是市鎮的南北兩端,
明明車站覆蓋範圍可以只是四分一係海效益會好D;
第二係荃灣西站座落在兩個人口龐大的住宅區之間然而卻兩頭唔到岸, 海濱500-800米/麗城800-1200米
即使上蓋物業全入伙, 荃灣西站半徑600米範圍人口都只得3萬幾人口,
若在大河道至永順街間及柴灣角各設一站, 兩站半徑600米範圍人口將有10萬人口,
可見選址重設同起兩個站, 覆蓋人口係現址一個站的3倍 |
|
|
|
|
原帖由 053h4 於 2013-8-4 23:11 發表 
區域通勤鐵路要縮短行車時間無可口非,但九十年代交流傳動技術成熟,好似SP1900咁,就算設站都可以合理時間由大西北出到市區
葵芳就業人口同居民人數,就算區域通勤考慮,都足以支持設站 ...
少站可以縮短行車時間, 但因車站遠離民居/目的地而要花在接駁上的時間遠遠抵消左縮短的行車時間
假設西鐵多3個站, 行車時間都只係會增加3分鐘,
節省到的接駁時間入面, 剩係等接駁車都唔止3分鐘了 |
|
|
|
|
原帖由 declan 於 2013-8-5 01:09 發表 
基於對社區造成影響而不考慮「額外」加站的情況,西鐵不建葵芳站並非單一事件;
2005 年,政府亦在多次談判及研究後正式刊憲否決在原九龍南線項目的定線上額外加建「廣東道」站。
2007 年兩鐵宣佈(由地鐵公司主導的)合併方 ...
閣下引述0既容亦有提及“再者,增設該站只能令整個鐵路網的乘客量微增,因為地鐵銅鑼灣站已能為該區提供足夠的服務。”
根本呢項先係重點。
如果對社區0既影響係重點,同樣需要在主要幹道實施交通改道0既西九龍總站、沙中線多個車站應該唔會出現。
再者,鐵路通車後可以用上數十甚至百年,但對社區0既影響,頂多係十年八載(除非牽涉到收地搬遷)。以今日0既標準,工程期間要做足補償措施。
一個車站往後幾十年0既效益,連工程期間短暫0既影響都抵唔上。即係說明起佐個站0既受益人數,係不成比例地少。
咁係咪仲值得用公帑,即係大家0既錢去起呢?
[ 本帖最後由 s3n370 於 2013-8-6 01:24 編輯 ] |
|
也許一片海 會重返大洋 也許一片港 會再得芳香 風吹過 堅守這個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