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
為何「特快線」收費要較慢速路線為高?
[複製鏈接]
|
預咗被人鬧,但係都有需要問呢個問題。
現時「特快線」的收費一般較慢線為高,例如603及601的收費分別為$11.60及$9.80。然而,「特快線」理論上每位乘客佔用巴士的時間較短,佔用用車資源較少,理論上一車每天可運載的乘客較多,效益較慢線為高。在此情況下,為何耗用較少資源的「特快線」收費反而較高,令部分乘客偏向使用慢車,導致載客效益仍然低下?
假設雙層巴士載客量為120人,「快線」行車時間為50分鐘,「慢線」行車時間為70分鐘,每天載客18小時,一輛「快線」用車每天理論上最多可載2592人,但「慢車」則為1851人(未計短途客的數字),那為何「快線」的收費還要較高?是否因為商業因素?
[ 本帖最後由 lrt505 於 2013-11-16 22:42 編輯 ]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
輕鐵是西北的生命
|
|
|
嘛,我個人認為特快線的行車時間較短,也意味著特快線的耗油量會較高,而且部分特快線會有附加費用(例如大欖隧道路線),因此不少市民寧願犧牲時間也不會犧牲額外的金錢,這就是特快綫的收費較高的原因和大眾的傾向吧。 |
|
|
|
|
原帖由 RV361@68E 於 2013-11-16 22:54 發表 
嘛,我個人認為特快線的行車時間較短,也意味著特快線的耗油量會較高,而且部分特快線會有附加費用(例如大欖隧道路線),因此不少市民寧願犧牲時間也不會犧牲額外的金錢,這就是特快綫的收費較高的原因和大眾的傾向吧。 ...
特快線的里數通常不會較慢線為長,但停燈次數通常較少,加減速不為慢線頻繁,故耗油量理應較慢線為低。而收費道路等則是另一因素,但對於途經同一收費道路的「快慢線」(例子:603、619),應該可以排除考慮在外。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
輕鐵是西北的生命
|
|
|
原帖由 PE3529 於 2013-11-16 23:01 發表 
金錢換取時間是常識吧
在配額制下節省用車資源也是另一門常識。 |
|
輕鐵是西北的生命
|
|
|
唔係woh....點解同樣總站相同, 多年前開左66X後, 66 反而越做越縮.最後取消收場 |
|
One Door Closes Another Door Opens
|
|
|
唔係所有特快線都貴過慢線
如 74X($9.7) VS 74A ($10.1) |
|
P960早日摺線
|
|
|
原帖由 Crotone 於 2013-11-16 23:21 發表 
唔係woh....點解同樣總站相同, 多年前開左66X後, 66 反而越做越縮.最後取消收場 70同270a都系一個類似既例子 |
|
|
|
|
603 獨營 , 601 聯營 , 九巴加多左 2 次價 , 已經唔可以直接比較啦 ...
要比 , 就應該比較 2008 時既價錢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
|
|
|
原帖由 BlackBird 於 2013-11-16 23:24 發表 
唔係所有特快線都貴過慢線
如 74X($9.7) VS 74A ($10.1)
呢個例子有故仔講下
早期兩條線都以大埔中心為總站嗰陣, 74X是較74A貴的
但74A延長至太和後, 即時加價至與74X同價
最後74X早全冷, 所以節扣較多 |
|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