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
為何「特快線」收費要較慢速路線為高?
[複製鏈接]
|
"按站收費"不可行之處 (隨便舉了幾個):
1) 收費表過於複雜,難以準確地計算囘贈金額。
2) 對於入散銀的搭客不公平也不可行。
3) 收費難以釐定 (多少站為之同一個收費區呢? 如遇上高速公路時又怎樣計算呢? 以那個標準去釐定?)。
4) 長途綫要應付很多短途搭客(雖然現在也有不少這類情況,如九巴 30X 每日要應付一大堆 6/6C/6F/102/112/117/118/171 等油麻地/旺角往深水埗短途客),導致長途綫行車時間加長。
5) 如乘客下車時忘記拍卡,那就扣多了車資(這個情況現在也存在)。 |
|
|
|
|
原帖由 peterkwan 於 2013-11-18 13:42 發表 
"按站收費"不可行之處 (隨便舉了幾個):
1) 收費表過於複雜,難以準確地計算囘贈金額。
2) 對於入散銀的搭客不公平也不可行。
3) 收費難以釐定 (多少站為之同一個收費區呢? 如遇上高速公路時又怎樣計算呢? 以那個標準 ...
參照現行港鐵輕鐵與西鐵綫的互動性,若能做到「區內線 - 公路線 - 區內線」三程車通穿各區即可。
這樣,甚至可以只在「區內線 - 公路線」轉車站設立「回水機」,其他乘客亦可在區內線車上「回水」。
例子:乘搭「荃灣 — 大埔 — 上水」公路線在「大埔轉車站」下車,會先扣除「荃灣往上水」的車費。若最終目的地在大埔北,則可在轉乘區內線時回贈差額;若最終目的地在轉車站本身,即可使用站頭的「回水機」回贈「荃灣往上水」及「荃灣往大埔」的差額。
若能解決「雙向分段」問題,區內線及公路線亦可以合併為單一路線,駛上公路前及駛完公路後的路段作「區內線」使用,公路路段作「公路線」使用,回水機制與以上相同,「混合線」作用只是方便多數乘客可以減少轉車次數。
[ 本帖最後由 lrt505 於 2013-11-18 14:10 編輯 ] |
|
輕鐵是西北的生命
|
|
|
原帖由 4437 於 2013-11-18 14:58 發表 
駛上公路前作區內線使用,只會嚴重拖長特快線車程…
上述概念中的「混合線」,其實就是「區內線」及「公路線」直通運行。
舉例:假設有一路線由大埔富亨邨前往青衣長安邨,途經「大埔轉車站」及「葵青轉車站」,而兩轉車站之間不設分站:
1. 富亨邨駛往「大埔轉車站」為13分鐘
2. 「大埔轉車站」上落客為3分鐘
3. 「大埔轉車站」駛往「葵青轉車站」為36分鐘
4. 「葵青轉車站」上落客為3分鐘
5. 「葵青轉車站」駛往長安邨為13分鐘
全程行車時間為68分鐘。
但若由富亨邨乘搭「區內線」往「大埔轉車站」,轉乘「公路線」往「葵青轉車站」,再轉乘「區內線」往長亨邨,時間也差不多。
現時有許多「特快線」駛上公路前的路線重疊,行車迂迴。而「區內線」或「混合線」區內段則可專注服務少數地區,路線較直接,較短的行車時間理應已可補償落客所增加的時間。
不過最重要的是,理念是可以讓大部分乘客以「單一車資」來往香港任何兩個有專利巴士服務的地點。
[ 本帖最後由 lrt505 於 2013-11-18 15:20 編輯 ] |
|
輕鐵是西北的生命
|
|
|
回復 35# 的帖子
但問題在轉乘過程,如果兩線班次唔夾,時間唔係增加嗎?
仲有如果以長途線兼顧短途線,行車時間會過長!
而且會令長途線過份飽和,為何短途客唔善用短途線呢?
仲有現有路線收費架構ok! |
|
|
|
|
原帖由 groom1002 於 2013-11-18 17:11 發表 
但問題在轉乘過程,如果兩線班次唔夾,時間唔係增加嗎?
仲有如果以長途線兼顧短途線,行車時間會過長!
而且會令長途線過份飽和,為何短途客唔善用短途線呢?
仲有現有路線收費架構ok! ...
若乘客對「站區收費」模式有一定的抗拒性,那我也沒有辦法。版友Miklcct也曾經在某處發表「遍設公路轉車站」的可行性研究,歡迎向他查詢。
不過最重要的是,「轉車不一定比直車慢」,相信版友們也應該能理解。
現時巴士資源緊縮,不能再「這裡一條區內線,那裡又一條屋邨對外線,然後又一條過海線」那麼「豪花車源」,若能做到路線由頭段至尾段的客量盡量平均,又以「自由轉乘」機制減少重覆的「點對點」路線(不是減少特快路線!!!),利用轉車站均勻地重新分配乘客,才能以最少的資源服務最多的乘客。
我的理念是,可以用「單一車資」來往香港任何兩個有專利巴士服務地點,包括需求較低的「赤柱至北潭涌」,或是「小西灣至錦上路」(要轉車大約2次)。
港鐵受歡迎並不是因為它的「最低車資」,而是它較少出現「極端車資」。即使你由將軍澳多重轉車往天水圍北,也只是收你「單一車費」。
[ 本帖最後由 lrt505 於 2013-11-18 17:30 編輯 ] |
|
輕鐵是西北的生命
|
|
|
|
101X指定用車MB9291,帶您劃破長夜GM8036
|
|
|
原帖由 lrt505 於 2013-11-18 17:22 發表 
港鐵受歡迎並不是因為它的「最低車資」,而是它較少出現「極端車資」。即使你由將軍澳多重轉車往天水圍北,也只是收你「單一車費」。 港鐵受歡迎既原因擺明係佢快同準時啦,關乜極端車資事。 |
|
|
|
|
原帖由 kl9327 於 2013-11-18 21:36 發表 
港鐵受歡迎既原因擺明係佢快同準時啦,關乜極端車資事。
例子:日出康城 → 濕地公園
港鐵成人:$21.40
專利巴士:$25.20(796X $7.50 ; 269B+264M $17.70)
[ 本帖最後由 lrt505 於 2013-11-18 23:28 編輯 ] |
|
輕鐵是西北的生命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