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castanopsis 於 2014-3-12 22:11 發表 
我之前都講過,新巴同九巴個客量計算方法應該有明顯差別
條靠啟田做到頂閘的新巴獨營線694只有19%
反而條繁時只是坐滿的九新聯營線692有23%
而計出來的總客量694差過692一大截
條796C歷年來的下繁往將軍澳載客率數字 ... RDP 度 694 總客量其實係計得出多過 692 的,但實際不是差太多。
796C 個數我都不能理解,但佢個百份比咁寫我就咁講。
如果你講目測,796C 其實無乜理由得 2,000,至少都有 93A 級數,但唔會有得同 93K 比,因為 93K 我平日中午搭完全程好似架車都無點多人過,
但就咁數都有成 60-70 人上過車,計總客量就唔會理佢係咪流水線,唔會因為佢係流水線,就當佢 7,000 人無到,再者本身 93K 係貴價流水線,有呢個客量,盤數差極有限。
93K 坦白講即使我都會搭,但我都唔會覺得佢係「必需品」,就算要拎走去做其他線,我都無乜異議,
但唔好為搞而搞,因為我真係睇唔到縮去九龍城對乘客而言有咩「功用」,卻只係同現有路線更重疊。
我唔明你「魚蛋論」點解,唔係想人衰,不過議事論事,兩巴在尚德服務重疊問題一直都有,
796C 同 296C 又的確係越見重疊,而且兩者客量亦不標青,卻佔用市區 Quota 派成足足 20 架車,
今次 796C 改埋出長沙灣道,去程同 296C 重疊程度已經去到 80% 以上,主要客流重疊度幾乎百份百,而運輸署係容許,我實在不能理解香港的交通管理哲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