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分享/報告]
【中長文分析】九巴已經趕上,甚至超越新城
[複製鏈接]
|
[size=17.7777786254883px]作為一個曾經強烈反九既巴膠黎講,
[size=17.7777786254883px]無可否認,近年老九係大幅進步左。(不過無叫大家袋住先呀 [size=17.7777786254883px] )
本文會用以下幾點,去證明老九係進步左。
[size=17.7777786254883px]********************
一、定線更吸引
仲記得我以前會成日鬧老九啲route planning 好差、只係識趕客cut車,唔識去增加客源、增加收入。
但係,呢一、兩年已經有唔同。
[size=17.7777786254883px]RDP方面,終於開始識得重整路線。
[size=17.7777786254883px]E34A、E34B,就算之前搞到一鑊泡,有唔少人望住頂閘既車飛站而自己上唔到車,[size=17.7777786254883px]我都覺得問題[size=17.7777786254883px]只係派唔夠車為主。其實重組[size=17.7777786254883px]方向係正確的。
[size=17.7777786254883px]另外,290同290A簡直比當年798更進取。將軍澳想架車唔兜觀塘山上屋村嘛,而觀塘區議會又要求架車兜入去嘛,咁點處理?
咪就係一次過全日開兩條線,仲要只係收$10.7,而班次仲要係各自20分鐘一班。咁樣既服務,比我心目中,仲要好唔少。
[size=17.7777786254883px]至於74D、68E呢啲,固然係失敗之作,為左cut本身一啲蝕大錢路線,點知要補返啲黑洞,就要開返呢啲半粒鐘,甚至一粒鐘一班既路線。
[size=17.7777786254883px]不過,整體黎講,的確有進步。期待係區議會選舉之後,市區路線會有更完善既重組方案,例如慈雲山來往旺角既快線、荃灣來往旺角、尖沙咀既快線,甚至係2F改行龍翔道等等。
[size=17.7777786254883px]**************************
二、[size=17.7777786254883px]營運效率大幅提升
[size=17.7777786254883px]跳飛機制度,根本係德政,可以將車同人發揮得最有效率(當然,司機要記多左路線、辛苦左係事實,但呢樣野應該係由加人工黎解決)。
[size=17.7777786254883px]另外,以隧巴線為例,老九近期係開多左好多短棍。
[size=17.7777786254883px]例如112既主要客源係銅鑼灣<->旺角,咁老九真係可以做到蘇屋 -> 銅鑼灣 -> 旺角 -> 北角,以最短時間做最多既客。
[size=17.7777786254883px]相反,老新咁多年黎,只係識旺角短棍,反而無諗過點樣縮短港島區既空載路段。
講遠少少,隧巴線牽涉兩間公司,仲要因為時段問題,要成條線去改,其實好難。除非好似110呢啲蝕錢、可有可無既線,兩間公司都覺得可以改黎救下,否則一般黃金隧巴線,如101、102、112,根本兩間公司好難去達成共識。
如果唔變獨營,或者新城同九巴再合資開一間公司去專門負責營運隧巴線,然後收益按該公司的股權分配,基本上要大幅度修改路線,如102拆條全日既102P,又或者106縮短,都唔係易做既事。
係咁既情況下,開多啲短棍,做最多人既一段服務,絕對係聰明。
[size=17.7777786254883px]*******************
三、[size=17.7777786254883px]實時報站,吸引乘客
[size=17.7777786254883px]呢樣野更加係令我大跌眼鏡。
[size=17.7777786254883px]當幾年前城巴已經玩緊機場巴士SMS實時報站,到之後既用APPS 實時報站,
[size=17.7777786254883px]我一直期待緊新、城,可以好快將呢種服務推廣去其他路線上。
[size=17.7777786254883px]點知,等到而家,新城[size=17.7777786254883px]都仲未有。
[size=17.7777786254883px]反而,老九今年竟然搶先為100條線做到呢種服務,真係要讚。(仲要個實時報站都算幾準)
期待老九將呢項德政,進一步拓展去其他路線。
[size=17.7777786254883px]*********************
四、[size=17.7777786254883px]班次更易記
[size=17.7777786254883px]而家老九開始識玩齊頭班次,再加埋實時報站Apps,基本上係無得輸的。
[size=17.7777786254883px]相反,新城既無實時報站Apps,仲要開始走回頭路,玩返大包[size=17.7777786254883px]圍班次,遲早會被乘客唾棄。
[size=17.7777786254883px]講遠少少,你問我,就算無實時Apps,A線既班次係16-21分鐘,B線係20分鐘一班,我會揀邊種班次?
[size=17.7777786254883px]我一定揀B線。
[size=17.7777786254883px]雖然有啲人成日講,香港地咁塞車,啲路線由總站開出黎幾個站,好可能班次已經唔準啦。
[size=17.7777786254883px]呢樣無錯架。但係呢,20分鐘一班,係俾到乘客既一種感覺,我係有得去計班次,而唔係16-21分鐘,你都唔知下一班係幾時開。
班次其實同車程一樣,觀感都好重要。
20分鐘一班,俾到乘客一種較實在既感覺。
實則係點,有無脫班,唔係唔關事,但已經係其次。
正如港島2X同81,由西灣河去天后,其實車程未必差太遠,但點解無人坐81,個個去哂2X?
除左班次之外,最重要就係2X行東廊俾到乘客一種好似好快既假象。
東廊落橋位、永興街點塞,已經係後話,最緊要行左東廊,爽左先。
[size=17.7777786254883px]********************
五、[size=17.7777786254883px]宣傳更吸引
宣傳[size=17.7777786254883px]單張方面,而家老九已經追上,甚至超過新城。
[size=17.7777786254883px]以前,我地會讚嘆新城識得宣傳,如彩色單張、加上用啲容易draw 到人地attention既字眼,例如“特快”、車程快幾多等等。
[size=17.7777786254883px]但呢一兩年開始,其實老九都開始玩緊呢樣野。
[size=17.7777786254883px]****************
六、[size=17.7777786254883px]電牌終於撥亂反正
[size=17.7777786254883px]仲記得前幾年,我成日笑老九“傻的嗎”。
[size=17.7777786254883px]所有地鐵站做總站既路線,全部都係寫“XYZ鐵路站”,字又多、仲要痴得密密麻麻,睇死人咩。
[size=17.7777786254883px]而家,老九[size=17.7777786254883px]終於學新城,變返做“XX站”,絕對係另一項[size=17.7777786254883px]德政。
[size=17.7777786254883px]******************
七、積極插旗
頭先既六個理據,係講緊對而家有即時影響既服務改善。
而最後呢點,我反而係覺得最重要。
因為,未來係地鐵越開越多既情況下,巴士被打殘既機會係唔細。
要生存,除左識得減成本,如cut 車、cut班次之外,更加要識得開源。
今年既北區RDP,其實已經見到373A線係插緊旗,唔俾城巴再有藉口去搶站。
當然,最厲害既,就一定要數一、兩個月前出爐既隧巴108建議。
(a) 啟德有左隧巴服務,對拉107行入啟晴既需求就會降低好多。即係話,日後啟晴既紅隧服務,好可能係得108,即係老九可以做哂啟晴隧巴既生意。
(b) 當108做大佬、延長服務時間、加班加車之後,首當其衝既一定係新巴都有份經營既116。
畢竟,銅鑼灣<->馬頭圍、九龍城富豪東方呢段,108完全同116係重疊。
俾著我係老九,仲唔不斷係116新巴時段加車落108,搶走116大部分既客?
呢招絕對唔係用“聰明”兩字黎形容咁簡單。
應該用“計謀”就差唔多。
********************
總結
[size=17.7777786254883px]講左咁多,我唔係叫人從以前既“保新城”,轉投“保九”既行列。
[size=17.7777786254883px]作為一個巴膠,我地係[size=17.7777786254883px]唔應該盲撐任何一間巴士公司。
[size=17.7777786254883px]相反,我地係應該用我地較為專業既知識,去思考、批判巴士公司既運作,甚至提出建議,最終讓市民得益。
[size=17.7777786254883px]而我要打咁大篇文,都只係想同一啲當年同我一樣,有[size=17.7777786254883px]“較支持[size=17.7777786254883px]新城、強烈[size=17.7777786254883px]反九”既朋友講:
[size=17.7777786254883px]“今時今日唔同左啦,你地要重新審視三間巴士公司既實際運作情況啦。”
歡迎討論
[ 本帖最後由 neoplan720p 於 2015-6-4 11:50 編輯 ]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
|
|
|
回復 1# 的帖子
我都同意九巴呢期進步左好多, 甚至有風水輪流轉既感覺
我主要想講下第6點
電牌冇左鐵路2個字係簡潔左, 但係同一時間就係電牌上面加地區名, 呢樣我都支持, 起碼可以話俾人知架車大約會去邊
屯門果邊既電牌都好d, 沙田大埔果邊既"大埔富善", "沙田顯徑", "沙田博康"就有點兒"尖沙咀段坤"既感覺, 大佬ar, 呢d最起碼都加個space, 再加個邨字ar, 再進一步就跟E42加括號, 或者跟去藍灣半島既路線咁, 分2頁顯示 (小西灣-->藍灣半島)
講到轉頁, 九巴就認真麻麻. "經: XYZ"既顯示時間遠遠少過顯示總站名既時間, 綠牌就更加明顯, 好似轉曬顯示"經: XYZ"之後就即刻轉番顯示總站名, 有d鬼鬼祟祟既感覺, 希望可以較番電牌顯示, 每頁顯示時間均等, 咁就最好
總括黎講, 九巴係咁係唔同路線加地區, 俾人清楚知道架車係去邊, 仲有加"經: XYZ" (最估唔到6仔都加)或者"乜乜特快"轉頁都係好事, 但係呢d轉頁顯示既時間長d既話, 相信可以更加吸引到人搭
[ 本帖最後由 Haydn 於 2015-6-4 19:57 編輯 ] |
|
|
|
|
簡單黎講,施偉廉將以前新城果套帶左去九巴,出現現時既情況其實係正常不過。
[ 本帖最後由 111 於 2015-6-4 12:10 編輯 ] |
|
|
|
|
原帖由 053h4 於 2015-6-4 12:16 發表 
九巴趕上好正常 居民沒有一村一線的習慣, 合理重組取啥阻力少, 本身客流較大, 人均坐車距離又長, 有增加收益的空間
特別係新界出市區堆線
九巴把蝕錢取消, 把資源集中係有優勢線路戰略非常正確
港島越做越死, 人口跌唔在講, 塞車難料
加上一村一線習慣行十分鐘坐另一部車根本無可能, 人均坐車距離短, 要上都上晒特快, 點改都唔會增加收入
再加上一大堆無法重組的蝕本服務拖死佢, 做得好就寄
其實2023年, 九巴可以接手港島, 港島巴士到時只係做接駁, 九巴日間大西北出堆車, 正好攝港島線, 唔洗做112旺角銅曪灣特車 無謂抱月殘缺,
九巴都有做一邨一線,
城新一邨一線某程度上係基於地形問題,
多於佢有心要咁做。
而且,九巴係連蝕錢線都用心做左。(當然74A唔係) |
|
|
|
|
叫九巴食埋新城又過份左D ,現時頂籠叫做返正確方向先,優質與否是後話囉,不過之前頹做係可以理角概,始終咁多蝕錢線 |
|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