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terkwan 發表於 2019-5-15 18:20

053h4 發表於 2019-5-15 17:50
政府開呢三條線,基本上logic 係
屯元天上水大埔係屯門轉



邊洗 150 部車咁誇張。

假設三條線每日服務 10 個鐘, 屯門果兩條用 80 分鐘一轉,青衣果條用 120 分鐘一轉, 即係話青衣每部車一日行五轉,屯門果兩條就每部車一日行 7.5 轉。
城巴做的話可以全用 12.8 米,假設每架車載 140 人一單,每架車載 280 一轉. 青衣一架車每日可載 1400 人,屯門果兩條就兩架車每日共可載 4000 人。
如果真係有 60000 人一日,屯門果兩條只需要用 23 部車,青衣果條只需要 10 部車。重未計可以共用車隊行完一單跳去第二條線慳返 D 車.

hz6751 發表於 2019-5-15 18:22

本帖最後由 hz6751 於 2019-5-15 18:36 編輯

春秋二祭外,平日人流稀少加有少量人員在骨灰安罝所上班,抽部份K52班次延長去曾咀應足夠(有特別路線日子就該路線服務時段不經)

053h4 發表於 2019-5-15 18:25

本帖最後由 053h4 於 2019-5-15 18:27 編輯

peterkwan 發表於 2019-5-15 18:20
邊洗 150 部車咁誇張。

假設三條線每日服務 10 個鐘, 屯門果兩條用 80 分鐘一轉,青衣果條用 120 分鐘一 ...
本身條路就唔預咁多車行,突然增加流量必然導致塞車。
重有,基本人起碼有超過7成人係朝早拜祭。即係乘客並唔係平均公佈。預早入去多人出去少人,接近中午就平均D, 下午就調轉。60000人次入去即係12萬人次出入,理想班班爆你計法就要400班車單向。

其他拜山線並無入去同出去都同時滿載。

政府為免人流及車流過份集中先安排唔同地方出發乘客係不同車站轉車。


tonychow 發表於 2019-5-15 18:42

根本多餘
如果有 60000 人,我當 1/3 用屯轉接駁線,20000 人喺 peak hour(朝早拜山)點先可以唔塞爆屯轉?
同埋駁鐵用荃灣綫好好多囉

Quanta 發表於 2019-5-15 18:45

以車隊規模計,得九巴同城巴有本事去做。嶼巴連B6都攪唔掂,曾咀條條線都咁長就更加無可能。

053h4 發表於 2019-5-15 18:49

tonychow 發表於 2019-5-15 18:42
根本多餘
如果有 60000 人,我當 1/3 用屯轉接駁線,20000 人喺 peak hour(朝早拜山)點先可以唔塞爆屯轉 ...

青衣站理論上可以臨時劃個位比拜山線係正日排隊上車,而荃灣站附近無位。

jaclam 發表於 2019-5-15 18:57

chak 發表於 2019-5-15 18:13
青衣站條路線點解要經青嶼幹線而唔係汀九橋?唔明政府點諗,經青嶼幹線要俾過橋費,但係經汀九橋就唔需要俾過 ...

個計劃唔係豁免,巴士公司照樣需要交錢,只係加價嘅時候政府可以用嚟暫時塞住巴士公司把口

053h4 發表於 2019-5-15 18:59

jaclam 發表於 2019-5-15 18:57
個計劃唔係豁免,巴士公司照樣需要交錢,只係加價嘅時候政府可以用嚟暫時塞住巴士公司把口
...

巴士公司要比隧道費,但成功加價後回番比巴士公司,實際上結果就係免去巴士公司比隧道費呢個負擔。

jaclam 發表於 2019-5-15 19:02

053h4 發表於 2019-5-15 18:59
巴士公司要比隧道費,但成功加價後回番比巴士公司,實際上結果就係免去巴士公司比隧道費呢個負擔。 ...

但係巴士公司提出嘅加價幅率都係咁多,如果個計劃無實施嘅時候,實際加價嘅幅率就可以高幾個 %,最後巴士公司喺下年度就會賺多啲。而家計劃實施咗反而令白巴士公司無法達致加價最大程度嘅成效。

053h4 發表於 2019-5-15 19:07

jaclam 發表於 2019-5-15 19:02
但係巴士公司提出嘅加價幅率都係咁多,如果個計劃無實施嘅時候,實際加價嘅幅率就可以高幾個 %,最後巴士 ...

雖然我個人係傾向上次新城加價係先加足(因為長年無加價社會反對聲音唔大)

但政府呢個措施受惠都係乘客,政府變相資助巴士公司比隧道費,變相成本低左而無需要加咁多,少數777做的好事。
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查看完整版本: 計劃中屯門曾咀新掃墓巴士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