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stop
發表於 2007-3-11 23:35
原帖由 kaiyip24 於 2007-3-11 22:54 發表
個人認為首三項對乘客影響不大,反而58X/59X/67X則應保留先達對面分站,一來相當方便乘客,二來具有「戰略價值」,
否則佷容易流失乘客至西鐵(701>西鐵)。
另有板友建議增設一小段上海街北行巴士專線 ...
你係指旺角道與荔枝角道之間一段上海街嗎?
旺角道與上海街的交界位 (近垃圾站) 有成 90 度,
如果上海街只有一條北行巴士專線,
從大角咀出發的巴士點可能「Z」字形咁,
由新填地街轉出旺角道左線再轉入上海街左線?
fleetline
發表於 2007-3-11 23:54
原帖由 ~誰@359~ 於 2007-3-11 23:16 發表
多左車行危機咪大左囉…
仲有你有冇玩過Showhand嫁,邊有人一開始就晒冷?
通常一開波就晒冷既人會係死先既:lol
況且行人只係其中一個因素,你知唔知點解33A同66X要由行西洋菜南街改行旺角道?
E21同E ...
多左車行危機係大左,不過我趕走晒所有其他車,只有巴士行,
實際上車流量好有可能不增反減。
這裡不是賭場,冇興趣同你玩showhand
33A同66X要由行西洋菜南街改行旺角道,原因係西洋菜南街塞車,
不過我而家將西洋菜南街趕走,情況已經完全唔同。
以前一架905加一架的士,已經足夠頂出去旺角道,改路後最小點
都有條線比車行,這已經是一大進步,甚至咁好彩一次過有10架車
入西洋菜南街,只要一綠燈就清晒,又點算得上塞死?
統計學是世界公認的一種學問,世界公認既野都冇參考價值?
難道只有你的說話才有參考價值?
如果你唔認同既,你可以嘗試推翻,不過italk並不是比人推翻
數學家的地方吧!
因地制宜?
九龍灣工業區非繁忙時間一樣唔塞,你的建議咪一樣理得d人
由有車坐變冇車坐
冇人想自己落車要無端端行多截路,不過做建議冇理由做兩
個標準去做,當你接受唔到的時候,要其他人去接受其實是
一件好過份的事:@
on11358
發表於 2007-3-12 01:25
原帖由 ~誰@359~ 於 2007-3-11 14:47 發表
我見到d紅小已經驚,所以都唔洗我睇低佢既能力啦
除非你有本事連個紅小站都搬走埋啦,不過d黑道中人有咩反應我就唔敢包啦
個人認為紅小唔應該霸兩條街(通菜街+花園街)o甘多,
好多時都係o係度泊車,浪費空間製造廢氣(部份唔熄車),
仲要兩條街都係三線行車,南行淨返洗衣街同西洋菜南街兩線行車,
只要拎返一條街(通菜街)出黎俾部份巴士路線經過/埋站已經可以解決問題。
爭在睇下有冇人(區議員)敢郁呢個位。
[ 本帖最後由 on11358 於 2007-3-12 19:10 編輯 ]
hjhj
發表於 2007-3-12 01:58
原帖由 bustop 於 2007-3-11 23:35 發表
你係指旺角道與荔枝角道之間一段上海街嗎?
旺角道與上海街的交界位 (近垃圾站) 有成 90 度,
如果上海街只有一條北行巴士專線,
從大角咀出發的巴士點可能「Z」字形咁,
由新填地街轉出旺角道左線再轉入上 ...
不錯,我的確是指這一段上海街,
「Z」字形行駛有問題嗎?
真是有問題,可以將33A,37等
跟43c對調行車路線前往旺角道
我不贊成33A/37改行荔枝角道和上海街
因為問題只在旺角,卻對深水埗至旺角的乘客均帶來影響
我會建議兩線於彌敦道南行右轉太子道西
再左轉荔枝角道,最後右轉上海街
但是太子道西好像是不容許左轉荔枝角道...
最後我贊成701不應前往旺角道,洗衣街等繁忙道路,
因為此線上落客時間長.易做成塞車,
我建議於上海街改橫過旺角道,
最後右轉亞皆老街返回原有路線.
在旺角道至亞皆老街間的上海街新增一分站
可供701線長時間停站上落客,但對附近交通影響比較輕微
on11358
發表於 2007-3-12 02:05
原帖由 hjhj 於 2007-3-12 01:58 發表
最後我贊成701不應前往旺角道,洗衣街等繁忙道路,
因為此線上落客時間長.易做成塞車,
我建議於上海街改橫過旺角道,
最後右轉亞皆老街返回原有路線.
在旺角道至亞皆老街間的上海街新增一分站
可供701線長時間停站上落客,但對附近交通影響比較輕
我諗有一點要留意既係701原意係東西鐵接駁,
(雖然而家搞到兩邊總站都唔係九鐵車站)
況且呢兩個大站既客源足以令一個吉車頂閘,
暫在乘客同新巴既立場,又點會肯接納呢個方案呢。
hjhj
發表於 2007-3-12 02:06
原帖由 on11358 於 2007-3-12 01:25 發表
個人認為紅小唔應該霸兩條街(通菜街+花園街)o甘多,
好多時都係o係度泊車,浪費空間製造廢氣(部份唔熄車),
仲要兩條街都係三線行車,南行淨返洗衣街同西洋菜南街兩線行車,
只要拎返一條街(花園街)出 ...
不錯,紅小多只是把車停泊在該等道路,
浪費很多道路空間,當局應該取替有關停泊地點及車輛數目.
只要將各巴士線既分站分散於各橫街上
已可將因巴士靠站造成的塞車問題改善
hjhj
發表於 2007-3-12 02:15
原帖由 on11358 於 2007-3-12 02:05 發表
我諗有一點要留意既係701原意係東西鐵接駁,
(雖然而家搞到兩邊總站都唔係九鐵車站)
況且呢兩個大站既客源足以令一個吉車頂閘,
暫在乘客同新巴既立場,又點會肯接納呢個方案呢。
老實的說,誰不知彌敦道以東人流較多?
不論哪一線的乘客和哪一間公司都不願意有這樣的改動
我贊成更改701線正正因為其於此兩站上落客量太大,
令其他巴士靠站時間都延長,進一步惡化塞車的問題!
如果只選取其中若干條線更改,
我認為改701線對解決問題比較有效.
on11358
發表於 2007-3-12 02:44
原帖由 hjhj 於 2007-3-12 02:06 發表
不錯,紅小多只是把車停泊在該等道路,
浪費很多道路空間,當局應該取替有關停泊地點及車輛數目.
只要將各巴士線既分站分散於各橫街上
已可將因巴士靠站造成的塞車問題改善
除左可以將西洋菜南街左轉亞皆老街路線分散,
我既建議係將以旺角火車站為總站路線搬埋過黎橫街,
o甘就可以唔駛令o甘多巴士埋站後由慢線cut返出中快線,
亦可減輕洗衣街一段南行路面負荷(44,58X...要經兩次)。
不過理想還理想,現實做唔做到又另一回事,
其實大可利用水務局呢塊地去安置小巴站問題。
[ 本帖最後由 on11358 於 2007-3-12 02:48 編輯 ]
~誰@359~
發表於 2007-3-12 15:36
原帖由 fleetline 於 2007-3-11 23:54 發表
多左車行危機係大左,不過我趕走晒所有其他車,只有巴士行,
實際上車流量好有可能不增反減。
一分鐘就多一架半巴士喎…咁都不增反減?:o
原帖由 fleetline 於 2007-3-11 23:54 發表
這裡不是賭場,冇興趣同你玩showhand
33A同66X要由行西洋菜南街改行旺角道,原因係西洋菜南街塞車,
不過我而家將西洋菜南街趕走,情況已經完全唔同。
咁點解當年好改唔改要去洗衣街先…係咪證明當年西洋菜南街比洗衣機塞得更勁?
又諗深一層,你覺得西洋菜南街可以頂到咁多車流
事實上而家西洋菜南街交通情況一定好過洗衣街好多
咁又因乜解救唔改返E21、E21A、33A、66X入西洋菜南街呢?
原帖由 fleetline 於 2007-3-11 23:54 發表
以前一架905加一架的士,已經足夠頂出去旺角道,改路後最小點
都有條線比車行,這已經是一大進步,甚至咁好彩一次過有10架車
入西洋菜南街,只要一綠燈就清晒,又點算得上塞死?
一架905同的士就頂到出去旺角,加多咁多條巴士線真係唔知點死
原帖由 fleetline 於 2007-3-11 23:54 發表
統計學是世界公認的一種學問,世界公認既野都冇參考價值?
難道只有你的說話才有參考價值?
如果你唔認同既,你可以嘗試推翻,不過italk並不是比人推翻
數學家的地方吧!
我有衝動想成板F.5 Maths書Scan上泥畀你睇
果板叫做「Abuses of Statistics」,其中有一個subtitle叫「Using "Average" to Mislead Readers」
你就係做緊呢樣野啦…你拎一樣岩既野去misleading人地先係重點嘛…
關我推唔推翻咩事姐…同埋你都唔好以為我有能力推翻閣下曾經提出過既論點
就代表我有能力推翻N年間一眾數學家既研究啦…一支竹點都易斷過一紮竹既
原帖由 fleetline 於 2007-3-11 23:54 發表
因地制宜?
九龍灣工業區非繁忙時間一樣唔塞,你的建議咪一樣理得d人
由有車坐變冇車坐
都預左你會拎呢樣野出泥講嫁啦…我又唔反對297上山之後照入九龍灣既
不過到時山下客坐車去紅磡果陣,就唔好嘈架車入九龍灣原來只係為左停燈啦…:lol
原帖由 fleetline 於 2007-3-11 23:54 發表
冇人想自己落車要無端端行多截路,不過做建議冇理由做兩
個標準去做,當你接受唔到的時候,要其他人去接受其實是
一件好過份的事
我個人接受到咁既距離嫁,因為我有能力行,而且唔係日日行
不過如果我係一個阿婆阿伯,又或者係日日都要咁樣上上落落既人就接受唔到嫁啦
不如我問你兩個問題先啦
1.你聲稱「6/6A合併後要入返美孚巴總」係「估計當地居民會有咁既要求」,點解你會有咁既估計?
2.若果真係畀你估中,美孚居民真係有咁既要求,你覺得合唔合理?
如果第二題你答合理既話,咁點解你會覺得「95M乘客行得太遠」係唔合理呢?
咁點解你又唔會對95M乘客作出一個「搬站係不合理」既估計?
6/6A同95M兩個case要講行既距離,由曉光街行去聯合車站既距離,同美孚巴總去美孚分站唔差太多
而且,6/6A合併果條新線要入美孚巴總,對6A既乘客影響更大
美孚巴總既客又可以選擇坐地鐵,你都會覺得居民既要求合理、覺得咁兜係合理
咁點解o係步行距離相同兼冇額外選擇既95M case度,你又會覺得唔合理既?
兩個case唯一可以令你有咁唔同既估計,只係條線做既乘客
咁究竟美孚巴總乘客同95M乘客對你泥講,有咩分別會導致你有唔同估計呢?
我好想聽下你有咩解釋喎…:o
不過…如果你第二題係答不合理既話,咁恐怕你搵錯對象泥鬧,因為呢篇文係講油尖旺區
你要鬧既應該係覺得6/6A一定要兜美孚巴總既人,而唔係o係度離題插95M班客,又或者拖埋九龍灣落水
除非閣下既討論係另有目的啦…
[ 本帖最後由 ~誰@359~ 於 2007-3-12 16:16 編輯 ]
fleetline
發表於 2007-3-12 23:19
原帖由 ~誰@359~ 於 2007-3-12 15:36 發表
一分鐘就多一架半巴士喎…咁都不增反減?:o
咁點解當年好改唔改要去洗衣街先…係咪證明當年西洋菜南街比洗衣機塞得更勁?
又諗深一層,你覺得西洋菜南街可以頂到咁多車流
事實上而家西洋菜南街交 ...
一分鐘就多一架半巴士,不過少左若干架非巴士的車,
點會不減反增?
我唔反對現時西洋菜南街塞車的說法,不過經過重整後,
就只有巴士能留低,減了咁多流量都會頂唔到咁?
咁非常唔好意思咁講,雖然有誤差機會,不過又係得到全
世界採用,用一個全世界都用的方法,有問題?
咁你好心就唔好叫297上山,乜線都話上山,你完全冇去
理過本身297乘客的感受?
唔好再用老人家做擋箭牌,每一條線都有機會有老人家上
落,難道95M的老人家高貴D?
如果6A入美孚巴總,我唔認為好合理,
不過從巴士公司角度上,兜入去就可以慳番幾架車,
肯做的機會率唔低
我都再講一次,唔該請你用同一個標準對待每一件事,
唔係經你樓下既就唔改得,唔關你事既就點改都得: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