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kitalk.net 香港交通資訊網

 找回密碼
 會員申請加入


(B0)香港巴士車務及車廂設備 (B1)香港巴士廣告消息/廣告車行踪 (B2)香港巴士討論 [熱門] [精華] (B3)巴士攝影作品貼圖區 [熱門] [精華] (B3i)即拍即貼 -手機相&翻拍Mon相 (B4)兩岸三地巴士討論 [精華] (B5)外地巴士討論 [精華]

Advertisement


(B6)旅遊巴士及過境巴士 [精華] (B7)巴士特別所見 (B11)巴士精華區 (B22)巴士迷吹水區   (V)私家車,商用車,政府及特種車輛 [精華]
(A6)相片及短片分享/攝影技術 (A10)香港地方討論 [精華] (A11)消費著數及飲食資訊 (A16)建築物機電裝置及設備 (A19)問路專區 (N)其他討論題目  
(F1)交通路線建議 (C2)航空 [精華] (C3)海上交通及船隻 [精華] (D1)公共交通有關商品 [精華]   (Y)hkitalk.net會員福利部 (Z)站務資源中心
(R1)香港鐵路 [精華] (R2)香港電車 [精華] (R3)港外鐵路 [精華]   (O1)omsi討論區 (O2)omsi下載區 (O3)omsi教學及求助區
(M1)小型巴士綜合討論 (M2)小型巴士多媒體分享區 (M3)香港小型巴士字軌表        
 

Advertisement

 

hkitalk.net 香港交通資訊網»論壇 (B) Bus 巴士討論區 香港巴士討論 (B2) 新巴缺乏營運巴士的經驗?
開啟左側

新巴缺乏營運巴士的經驗?

[複製鏈接]
a396 發表於 2006-6-4 17:55 | 顯示全部樓層

                                    Advertisement



原帖由 LN9267 於 2006-6-4 13:02 發表

大家覺得971改行薄扶林道可唔可行呢?我覺得如果971改行薄扶林道,堅城點算呢?其實971在水街也幫了不少970了,但971行唔到彌敦道,始終比較輸蝕。

其實 Rt.971 唔行彌敦道o係某
程度上避免令彌敦道擠塞, 如
果你o係新填地街落車, 行多兩
步就到彌敦道, 我諗唔會咁辛
苦o卦?!

至於呢條線改行薄扶林道, 我
覺得有o的多餘, 有 Rt.970/X
呢兩條啦, 仲唔夠?
獨派交通迷同政治學人
DA33EW4639 發表於 2006-6-4 19:03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a396 於 2006-6-4 17:55 發表

其實 Rt.971 唔行彌敦道o係某
程度上避免令彌敦道擠塞, 如
果你o係新填地街落車, 行多兩
步就到彌敦道, 我諗唔會咁辛
苦o卦?!

至於呢條線改行薄扶林道, 我
覺得有o的多餘, 有 Rt.970/X
呢兩條啦, 仲唔夠?


如971行薄扶林道會與970系撞哂,真係倒自己米,輔助還輔助係另一件事
nwfb1601 發表於 2006-6-4 20:27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LN9267 於 2006-6-4 13:02 發表
我剛剛看埋e篇:
http://hk.geocities.com/ntoreg/970.htm

其實新巴是可以把971改行薄扶林道,利用971作為輔助970的路線,可是新巴始終經驗貧乏,未能好好利用這條路線,浪費了善用資源以有效服務乘客的機會, ...

講真,而家971某程度上係幫緊上唔到 904 o既客;而且
而家 904 班次都唔係好穩定,所以有時 D 客等唔到 904
,見到 971 到0個陣都會改搭 971。

所以 971 唔行薄扶林道都未嘗唔係一件好事0黎0既。
短 Trident 集團主席、愉景灣之友暨 sica何洛瑤 fans:Dbay116
 樓主| LN9267 發表於 2006-6-4 20:49 | 顯示全部樓層

                                    Advertisement



原帖由 nwfb1601 於 2006-6-4 20:27 發表

講真,而家971某程度上係幫緊上唔到 904 o既客;而且
而家 904 班次都唔係好穩定,所以有時 D 客等唔到 904
,見到 971 到0個陣都會改搭 971。

所以 971 唔行薄扶林道都未嘗唔係一件好事0黎0既。


正如塞翁失馬o個篇文言文,看事看遠d。

971o係薄扶林道可以不行,佢o係西營盤水街個站幫970 la,話晒970o係o個到差不多滿晒,971便發揮作用了。
愛車:九巴ATE189(LN9267)、新巴5787(VX1817)
2A_DL13 發表於 2006-6-5 23:30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alexero 於 2006-6-4 01:07 發表


都唔怪得晒佢既
其實我之前未響港島東返工時
都以為682成日都係小貓三四隻(看非繁忙時間客量)
亦唔知原來則魚涌一帶的上班人潮並不遜於灣仔銅鑼灣...
一來 ...



682朝朝早都頂閘出民康街,不過大半車人都係則魚涌落晒就係咁解。

不知為何新巴不考慮116的字軌先私牌前往利安,做682短程班次往
則魚涌/太古城,再做回116。

原帖由 053h4 於 2006-6-4 17:01 發表


但是否數碼港管理公司要求開辦?


X49的客源,應該係在數碼港居住,在中環上班或者需要在中上環
轉乘地鐵的人仕。


原帖由 davidng 於 2006-6-4 01:19 發表
香港經營巴士是無自由的 ! 所有路線改動, 收費, 班次, 甚至車種,
都受制於官僚的運吉署長 ! 運吉署長官字有兩把口, 一時話鼓勵競爭, 引入新經營者,
一時話避免惡性競爭,  避免路線重疊云云, 一時話怕居民反對 ...


題外話,不知新創建交通服務內某位施氏人仕辭職後,對於新巴城
巴的營運及作風不知會否有改變?

[ 本帖最後由 2A_DL13 於 2006-6-5 23:33 編輯 ]
2A_DL13 發表於 2006-6-5 23:31 | 顯示全部樓層
吉文
 樓主| LN9267 發表於 2006-6-5 23:42 | 顯示全部樓層

                                    Advertisement



新鮮熱辣,新文章(about 792M):
http://hk.geocities.com/ntoreg/environment.htm

舊d既:
http://hk.geocities.com/ntoreg/saikungextra.htm

What do you think?其實之前板友說792M做學生客,平日其他時間792M客量係點?如平日其他時間792M客量係低,變兩味得唔得?
愛車:九巴ATE189(LN9267)、新巴5787(VX1817)
alexero 發表於 2006-6-6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2A_DL13 於 2006-6-5 23:30 發表



682朝朝早都頂閘出民康街,不過大半車人都係則魚涌落晒就係咁解。

不知為何新巴不考慮116的字軌先私牌前往利安,做682短程班次往
則魚涌/太古城,再做回116。


同意
其實將朝早繁忙時間1/3至1/2班次改為以則魚涌做總站
已經可以讓巴士「私牌回流」更有效率
一來慳油,二來甚至可能因此慳返一兩架柯打車

X49的客源,應該係在數碼港居住,在中環上班或者需要在中上環
轉乘地鐵的人仕。


問題係,響貝沙灣居住的
有幾多個會搭巴士...
GD1570 發表於 2006-6-6 00:02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LN9267 於 5/6/2006 23:42 發表
新鮮熱辣,新文章(about 792M):
http://hk.geocities.com/ntoreg/environment.htm

舊d既:
http://hk.geocities.com/ntoreg/saikungextra.htm

What do you think?其實之前板友說792M做學生客,平日其他時間7 ...


792/792M好似係運輸署叫開
而唔係新巴自己話要開架WOR..

唔該搵人叫下那位「版主」CHECK清楚D資料先再出聲啦
唔好下下都說別人不是啦...
你有你可愛,我有我好笑。
Kingfishsjc 發表於 2006-6-6 01:21 | 顯示全部樓層

                                    Advertisement



該位網主其中一篇「學校路線的規劃」講到:

又如嶺南大學,以前未升格為大學時校舍是位於跑馬地半山,所以中巴有一條19(即往北角的那一條)是連接跑馬地半山至山下的銅鑼灣、北角。舊時嶺南學院的學生通常都是在銅鑼灣和北角一帶乘坐19上課,下課時亦是乘坐19由跑馬地再落到銅鑼灣轉車。現在嶺南學院早已搬離,所以19這方面的作用亦因而失去了,變成與廢線無異。


照地圖的位置, 19號的巴士總站係迴旋處再過少少既位置,
而嶺南書院的舊址就差唔多有三四百米遠, 另外門口又有
多條巴士線經過,好似15, 66咁. 我唔係好明點解19號的主
要客源會係該書院既學生. 難道當年既19號係由司徒拔道
落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會員申請加入

本版積分規則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站規|清理本站Cookies|hkitalk.net 香港交通資訊網

GMT+8, 2025-5-1 17:0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